今天一看日历,5月29日,马上又到了儿童节的日子。对于儿童们来说,儿童节应该是一个开心的时间。可是,看一下身边的那些孩子们,有多少孩子的家长不是严阵以待的在孩子的身边,唯恐孩子们多玩一会儿。
看到这些可怜的孩子,也会想到自己以前的模样,当有了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的意识之后,来自于各方面的压力,压在那些幼小的身躯上面。当人们因感叹发出“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时候,可曾想过孩子那幼小的心灵需要的是什么。
都说三岁看长,七岁看老,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不知道有多少家长们认识到自己对这方面知识的薄弱。某些方面来看,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很多年轻夫妇常常会把孩子托付给自己的父母照看。
这样做确实可以减轻自身的压力,殊不知,却忽略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互动,在最需要情感滋养的时间,父母却忽视了。乃至于有些孩子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感情要超过自己的父母,这样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孩子对童年成长阶段的缺失。
如果那些年轻的父母再往回看一下自己的童年,是不是有相同的感触,虽不曾有现在孩子一样的压力,但是却感觉不到父母在身边的温暖。如果有人问你的童年是什么模样?让你现在谈一下自己的童年趣事,不知道你能想到一些什么事情,对于那些已经逝去的童年中,有多少是让我们终生难忘的?又有多少的事情是让我们遗憾的?我想应该能说清楚的不多吧。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好像感觉不到什么幸福和快乐。之所以会这样说,因为在我的印象中,那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都是大人们禁止的,乃至于,剩下的就是做一些大人们允许做的事情,要不然是不会看到什么好脸色的。小孩子能懂什么?在他们幼小的心里只知道对所有的事物好奇和好玩。
事实上有很多的父母并没有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和包容,有这样一个故事,大人带孩子去迪士尼乐园玩,回来问孩子玩的怎么样。孩子的回答是不好玩,看到的都是大人们的腿。很多时候,只要父母换到孩子的角度看世界,就会知道孩子们需要的是什么。
反过来看,在大人们的心中,只要孩子听话就是好孩子,在这样的意识中,幼小的孩子们被训的服服帖帖的。某些方面来看,人们天性中就有一种反抗基因,这种反抗基因是帮助人们对抗一些意外产生的。
当那些幼小的孩子不具备反抗能力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常常是训服,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眼中的世界也会变得不一样,原来的那种训服会成为对抗的动力。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一种普遍的现象,一些家长们眼中的老实孩子,到了十几岁,会突然变得判逆起来,这种判逆常会被人们称之为判逆期。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有专业人士做了大量的研究之后发现,那些问题少年背后都有一个不幸的童年。童年时期的阴影常常会深刻的影响到一个人的正常生长,有些在童年受到严重伤害的人,甚至于发展出扭曲的人格。
在我们身边不乏有这样的情景,清晨,一个家长模样的人骑着车子横闯红绿灯,不时的回头对孩子骂骂咧咧,抱怨孩子起来的晚。还有一些家长习惯于用威胁的语言,再不怎么样,就怎么样,好像这样才能够震慑住孩子的骂闹。这样的简单粗暴方式,带来的往往是隐性的伤害。
可以想象一下,那些简单粗暴的行为是不是经常可以看到,对于父母们来说,这种行为又是多么的司空见惯。被压抑的个性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形成,一些大孩子很容易的把一些不满发泄到那些比自己小的孩子身上。
当然,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有些在童年受到严重伤害的人,在成年后仍然活出来了精彩人生。现在可以回答前面提到的问题,童年的模样应该是生活在一个温暖和谐的氛围中,在一个被理解和包容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会有更多的同理心。
做为父母,保护孩子的童年,就等于帮助孩子拥抱未来。一个从小就体验到幸福人生的孩子,长大之后,大概率上也会以相同的方式打造自己的人生。所以,教育孩子,并不一定非要上什么补习班,家长们的言传身教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每一个有智慧的父母,都知道从小给孩子种上一颗爱的种子。未来这颗种子必然会生根发芽,成长为一个懂得爱的人,才更有可能在未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话说回来,给孩子最好的爱是陪伴,在年幼的心灵中,有人陪伴在身边才是莫大的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