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于2008-12-01 17:08:23,首发于人民网强国博客。
在党委领导下,我院教代会、团代会、学代会的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有效地激发了广大师生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广大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有力地推进了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学校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决策、咨询、执行和监督制度,坚持依法治校、民主治校、科学治校、充分发挥教代会、学术委员会和各类咨询机构的作用,不断提升学校管理的制度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学院坚持实行教代会以及二级教代会制度,充分发挥其主渠道作用,凡学校发展规划、重点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教职工津贴分配方案、新校区征地和基建、学校财务状况等教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都要经过每年一次的教代会审议或表决通过;将校务公开重点锁定在权力运作的公开上,如职称评定、人事调动、辅导员选留、优秀大学毕业生选调、基建工程招标、大宗物资采购、内部津贴发放等被认为是有“权力”的事情全部公开,并在校园网上发布公告,报名条件、考核程序一目了然,考核结果进行公示,保持了学校决策与广大教职工的良好沟通,真正使教职工在学校工作中有一种主人翁的地位和责任感。
学院进一步落实安全责任制,维护校园秩序,确保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立了定期向党外人士通报学校工作情况制度,以及校系两级领导与党外人士联系交友等制度,积极为党外人士参政、议政创造条件;定期向离退休老同志通报学校建设与发展情况,发挥他们在办学中的积极作用。
学院充分发挥工会代表大会以及分工会大会制度作用。工会发挥其校内矛盾的“调节器”和职工生活的“减压器”的作用,通过开展“我为学校发展献计策”、“寻找身边的榜样”等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化解各种矛盾,让大家少一些抱怨,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摩擦,多一些建议;少一些紧张,多一些宽容;少一些与邻为壑,多一些与人为善,促进教职员工将个体追求与学校办学目标结合起来,把个人的成长进步与学校的建设发展结合起来,使和谐校园建设真正落到实处。教工之家建设成绩显著,学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一枚。
几年来学校各项工作实现了“阳光”操作、校务公开。老师们把校务公开形象的比喻为民主参与的“高架桥”——它使群众参与决策有了通畅表达和交流的机会;民主决策的“轻轨”——它为学校采纳教职工合理化建议、科学决策铺设了有机整合的通道;民主管理的“平台”——它将系统化和网络化的民主管理纳入了制度的环境和秩序;民主监督的“视窗”——它使领导的作风和行为、各种资源配置的理由和状况、学校的发展动态置于教职工的监督之下。
目前,广大教职工的办学热情被激发出来,大家的智慧和干劲都凝聚到谋发展、干大事上来,形成了上下一心谋发展、党内党外齐贡献的良好局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