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家有3-6岁这个学龄前期儿童的家长来说,教会孩子读书并且让孩子爱上读书是一件既有趣又充满挑战的事情。
3岁之前孩子的专注点在“是什么”,所以他们可能更喜欢听你声情并茂的讲故事;到了3岁之后因为“自我独立意识”的出现(这也是孩子“第一反抗期”的到来),多数孩子从3岁开始说不,开始用自己的方式思考“为什么”。这个时侯,父母掌握一种既可以启发孩子思考、想象、观察和语言等多种能力又可以增进亲子间关系的陪读方式,对孩子和对父母都是十分有益的一件事。
享有“日本绘本之父”美誉的松居直在曾写过一本《如何给孩子读绘本》的书。他认为,要使孩子喜欢书,不是靠文字,也不是靠图画,而是靠耳朵。语言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父母亲自给孩子讲故事,能给孩子带来独特体验。因为语言是有感情和温度的,在家庭中最重要、最宝贵的就是夫妻、亲子之间丰富的语言交流。
松居直说大人给孩子读绘本,往往认为读一遍文字,让孩子看看图,就算读完了。这其实不能算是真正读过,孩子也难以有所收获。
读绘本,不仅要读字,也要将图画部分纳入“讲述”中。孩子在用耳朵听的同时,也需要用眼睛仔细读图,在文图合奏中进入故事情境,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因此,大人是如何理解故事、图画的,又是如何运用声音语言、翻页动作等讲读要素引导孩子的,直接影响着阅读效果。
给孩子读绘本,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读者和听者是“在一起”的。孩子们内心所期待的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梦想,就是在读故事时实现的。依偎在父母身边,一起看着插图,这样的时光对孩子来说是千金不换的无上幸福。亲子间共同拥有语言,分享欢乐,并接纳对方,这种经验给予孩子生存的力量。同时,作为读的一方,父母们也能体味到生活的乐趣和喜悦。
我对此理念抱有深深的赞同态度。许多家长在孩子上小学时总反应孩子不爱读书,不爱学习。究其原因是从小没有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而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更应该是从让孩子亲近书,喜欢书开始。
由此看来,绘本的确是一个抛砖引玉的好方式,因为不同的孩子看到的都是不同的东西。而这些不同的东西,让孩子有无尽的想象空间,观察、思考、推理,再到最后的文字认证。而最后读文字的过程,实际上脑子里已经把场景很好地刻画下来了。这个时候,一些具体的词语就不用去解释,而是用一些场景来对应了。这是对思维最好的训练。
有一天在网上看到一篇国外老师如何引导孩子读绘本的案例,觉得十分有借鉴价值。所以在这里发给各位对引导孩子读绘本有困扰的爸爸、妈妈们。
绘本引导阅读:ruby’swish
(1)读封皮
绘本的封皮,很有中国特色。老师先读出了书名:Ruby's Wish,然后问大家:看看这张图,能看出来什么呢?嗯,这上面有个小女孩,黑头发的,是中国人吗?同学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老师继续:你们觉得这本书是写谁的呢?大家都说:这个小女孩。老师又问:你们能猜出来她可能叫什么名字吗?同学们一起说:Ruby。老师说:嗯,我们等下看看是不是写她的。老师又问:那你们谁能告诉我,wish是什么意思呢?孩子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dream、wants,老师说,嗯,都对,hope也是。Wish是很容易就可以实现,很简单的吗?孩子们说不是。
(2)读图的要诀
翻页,看下面这张图。老师说:这个故事发上在哪个国家?孩子们说是中国。那是现在的中国吗?还是很久以前的中国?孩子们们说是很久以前的中国。为什么呢?因为人们的服装不是现在人们穿的服装。图上有很多房子,还有人在喂鸟、挑东西。这么多的房子是一家人住吗?同学们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老师说,如果是一家人住这么大的房子,那她是不是很富呢?同学说,嗯。老师接着说,那我们等下就来看是一家人住还是很多人住。
再翻页,看这张图。里面有很多人,他们是什么关系呢?是同学?同事还是什么?有人说:family.老师问:为什么觉得是family呢?-因为上面有老人,还有很多小孩,还有抱着小孩的妈妈。老师问:如果是一家人,那坐在最中间的应该是什么人呢?有人说:是爷爷。老师说:嗯,这个家庭是不是很大啊?再回头看前面的图,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房子,人多啊。等下看看我们猜的对不对。
看这张图里面有四幅画,谁能说说是什么意思呢?有人说,是四个季节。老师说,嗯,看春天的时候什么什么样,夏天的时候什么什么样(详细解释画面了)。那大家看看这和四幅图有什么共通的地方吗?有人说:小女孩的衣服都是红色。老师说:哦,对,再看看封面,也是红色。那说明什么呢?对,小女孩最喜欢红色。
大家看这张图,在干吗呢?有人说:写字,有人说:上课。老师说:那边上的大人可能是谁呢?有人说:老师。但也有小朋友看了半天说:是爷爷吧。这个时候大家回头去找前面爷爷的那张图,有人说,胡子是一样的,是爷爷。老师说:那爷爷在干吗呢?有人说:看小朋友写字呢。老实说:那爷爷是喜欢他们写字吗?小朋友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老师说,嗯,还看不出来。到底是老师还是爷爷,等下看看啊。
看这张图,他们在干什么?对,写字,把每个人的字都贴在墙上了。这里面的大人是谁呢?和前面的是一样的吗?有小朋友说:不一样,胡子不一样。哦,那他可能是谁?很多人说:是老师吧。哦,那老师在干吗?在摸小姑娘的头。小姑娘怎么样呢?恩,有点害羞。你怎么知道的?哦,脸上有点红。那你们觉得老师是在表扬她还是批评她?有人说:表扬。为什么呢?老师的脸上有点笑意,她的字写的最干净。
看这个图,是白天还是晚上?恩,是晚上,黑天了,别人家都关灯了。看上面的窗户里是谁呢?看她的头发,像谁?恩,像ruby。他可能在干什么呢?有人说:写字,有人说,干活。老师说,不管她在干什么,说明什么呢?对,说明他她努力,别人睡觉了她还不睡。
看这张图,谁啊?对,还是ruby,有什么不一样吗?恩,辫子不一样了,长大了。看她写的字是不是也不以前多啊?她写的是什么字呢?不知道,等下看看。那她写字的时候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呢?也不知道。
这张图说的是什么呢?里面的人是谁呢?有人说爷爷(小朋友看的主要就是胡子)。爷爷在干什么呢?坐在桌子旁。ruby在干吗呢?高兴还是不高兴?看不出来。那她现在什么感觉?紧张吗?有人说:紧张,因为她都不敢进去,手还放在后面。哦,老师说,那为什么紧张呢?不知道,等下接着看。
看这是干什么呢?小朋友拿着灯笼?有人说:八月十五、中秋节。有人说:过年。老师说,嗯。那ruby拿了个什么样子的?圆的。什么颜色呢?蓝色的。咦?她不是最喜欢红色吗?看看都谁手里有红色?哦?女孩都没有,而且女孩都是圆的灯笼。男孩呢?恩,男孩的好看,什么样的都有。
看这张图,他们在干什么呢?恩,两个人在说话。这次ruby还害羞吗?没有,因为她看着爷爷的眼睛呢。ruby是高兴还是不高兴?恩,不高兴。爷爷呢?爷爷很严肃。
这张图是怎么回事呢?下雪了,ruby在干吗?恩,一个人在院子里,很孤单的样子。好像很不高兴。
这张图呢?什么时间呢?哦,是过年,大家穿的都很喜庆。ruby手里拿着什么?红包。那这个红包是她给别人的还是别人给她的?小朋友七嘴八舌,最后得出结论:是别人给她的,要不然不会她自己去拆开啊。那红包里装的是什么?看不出来。
这张图,看看这两个人是什么关系?右边的是左边的奶奶?哦,右边和左边是一个人?等下看看谁说的对。
(3)在绘本中打开眼界
和孩子们一起连猜带看,当我开始尝试用这种方法陪孩子阅读时。用宝爸的话说,读的真不错,声情并茂,孩子跟着她的阅读自己看。到最后弄明白了:这个ruby是中国的大家闺秀,老爷子很开明,所以从小就让女孩和男孩一起读书。但是大了以后,很多女孩就不读了,开始做女红准备出嫁。ruby书读得好,对于不能像男孩子那样上大学很是不满。所以写下了字幅表达自己的不满。后来,这幅字到了爷爷手里,爷爷觉得很震惊。爷爷知道了ruby的想法后,过年的时候,送给ruby的红包就是一张大学的录取通知书。ruby,是这所大学的第一个女学生。而ruby,就是作者的奶奶。
(4)文图合奏的力量
整本书,老师并没有仔细地分析句子结构段落大意之类的。只是引导孩子认真看图,根据画面展开联想,然后从文字当中去认证这种联想和推断。看图和阅读的时间基本相当,读完后,老师和孩子们简单地讨论:Ruby的Wish到底是什么?她实现了吗?谁帮她实现的?那是不是很不容易做到呢?老师介绍说,在古代中国,女孩子是不上大学的,爷爷一定是费了很大的力气才让她成为第一个女大学生的。老师要求同学回家之后再读,但是没有具体的要求。
(5)读书是一种体验
关于读书,总感觉国内外的思路不一样。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书就很少有画面特别好的。最近几年,国外引进了很多优秀的绘本,才让这一代孩子饱了眼福。但是在读绘本的过程中,普遍的还是比较偏重文字。尤其是大人,在孩子还小的时侯过于用机械式的方式让孩子把图片和认字、理解完全地联系起来。实际上,孩子在6岁以前孩子多处于“无意识记忆期”,孩子只对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心,并且愿意在上面花时间。而这种读绘本的方法,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体验,它让孩子将无尽的想象空间转化为观察、思考、推理,再吸引到最后的文字认证。而最后读文字的过程,实际上脑子里已经把场景很好地刻画下来了。
那些总说孩子不爱看书的爸爸妈妈们,经过我多方了解和总结,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孩子觉得生字多,超出了孩子的能力,长此以往导致孩子在阅读上失去了兴趣。对此,我前几天写了篇文章说到这个问题《孩子究竟什么而学习?》觉得这方面还是要尊重兴趣产生的规律。
我相信,如果家长可以用上面这个外国老师这样的方式与孩子一读绘本,并且在读的过程中去一步一步地增加孩子识字量,应该就不会有早识字限制孩子想象力的问题了~~
当然这本书的文字内容相对比较多了,不大适合3岁左右的孩子。而老师或者家长的阅读指导,实际上是一种方法上的介绍,等于让孩子按照这个思路去看图并且展开联想。如果孩子懂得用这样的方式去看书,即便以后,家长不再这样细致地去引导孩子。孩子也可以按照习惯自己引导自己去在书海中遨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