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国学与传统文化
通古鉴今(二)勤勉的黄帝

通古鉴今(二)勤勉的黄帝

作者: 四木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8-05-24 23:04 被阅读24次

涿鹿之战后,黄帝彻底击溃了蚩尤的九黎部落,在战争过程中,蚩尤给黄帝部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是战争结束后,黄帝并没有对蚩尤部落大肆屠戮,相反,黄帝不但把蚩尤的部众吸收到自己的部落中,而且还与少昊、太昊部落修好(少昊、太昊曾经是蚩尤的盟友),这一举措令战败的九黎部落和太昊、少昊两大部族喜出望外——他们担心的报复并没有发生。

通过对九黎部落的处理,我们可以看出,黄帝是一个极有远见卓识的人。他的这一举措,不但壮大了自己的实力,提高了自己的威望,而且还收买了九黎部落的人心。大家都知道,征服一个部族,武力征服的效果,远没有精神征服的效果来的持久稳定。就这样,黄帝通过自己的征伐,将越来越多的部落纳入到自己的部落联盟中来,华夏族的雏形已现。

取代神农氏后的黄帝做了什么呢?

《史记》里是这样说的:“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这说明取代神农氏后的黄帝,并没有高枕无忧,反而是四处征战,以至于“未尝宁居”,在此,我们不得不佩服黄帝的勤勉。

黄帝率领着他的军队,往东到达东海,往西到达空桐(今甘肃平凉西北),并且登上了鸡头山(今宁夏泾源),往南到达长江,登上湘山,往北驱逐了荤粥,并且在河北的釜山(不是韩国的……)与诸侯核验了符节,然后又回到涿鹿,把都城定在了涿鹿。不仅要感叹黄帝的身体素质真好,来来回回跑了这么远,当时要不是四周都是原始丛林,估计能把亚欧大陆跑个遍,反正那时候跑到哪,哪就是我们的领土,又没人抢,哈哈,开个玩笑。

定都在涿鹿的黄帝,并没有住在都城。他四处巡视,没有固定的住所,所以他走到哪,都用兵营来防卫,而且黄帝的军队有一个特别酷的名字——云师,因为黄帝所封的官职都又云来命名。

可能那个时候,黄帝还是对众多小弟不大放心,带着军队到处巡视,一来为了展示实力,威慑一下不听话的小部落;二来假如真出了什么问题,直接就干了,相信以黄帝击败炎帝、蚩尤时表现出来的军事能力,收拾一下小部落,应该易如反掌。但是就算是这样,黄帝还是对各小弟不放心,于是他又设置了左右大监(不是太监)来监视各部落。

看来黄帝对自己打下来的江山真是操碎了心。

不过最终,黄帝还是稳定了自己的权力。然后他做了几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究竟是什么事情呢?

第一件,制鼎,史书上说,鼎这个东西,是上天赐给黄帝的,不知道大家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所以这鼎肯定黄帝自己制作出来的,但是在那个年代,告诉大家鼎是上天赐给的,效果远比说是自己制作的好,就类似于我们现代人写一篇文章没人看,但是假如说是某个大作家写的,销量肯定噌噌往上涨。

第二件,观测太阳,推算历法。这个意义就比较大了,有了历法,就可以预知节气时日,这样民众在耕作时可以顺应天时,来保障丰收,在当时老百姓的眼里,推算历法肯定比制鼎实用。

第三件,设立官职,现在我们通过有限的史料,只能知道,黄帝当时任用风后、力牧、常先、大鸿等大臣治理民众。

做了这些事后的黄帝,心力交瘁,不久就病逝了。当然,这么牛逼的人物是不可能平凡地离开的,传说在他得到第一个鼎的时候,天上突然飞下来一条金龙,金光笼罩四野,那条龙告诉黄帝,因为黄帝的丰功伟绩惊动了天帝,天帝很赞赏他,就派金龙带他去见天帝。当黄帝跨上龙背的时候,大臣们都很不舍,也想追随黄帝而去,但是金龙扭动了几下身躯,所有的大臣就都掉下来了。然后金龙就带着黄帝消失在天空中。

这当然是一个传说,但是这个传说也在侧面说明了黄帝在百姓心中的地位。黄帝的事迹与贤德,代代相传,直至今日。

就算是数千年后今天的我们,也不得不佩服黄帝。

首先,黄帝能打败炎帝、蚩尤,征服许多部落,就足以说明他的军事才能绝非等闲;

其次,在打下天下后,他也把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条,遍观历史,能打江山,却在做江山时把江山治理的一塌糊涂的皇帝有的是。所以,我们不得不佩服黄帝。

相关文章

  • 通古鉴今(二)勤勉的黄帝

    涿鹿之战后,黄帝彻底击溃了蚩尤的九黎部落,在战争过程中,蚩尤给黄帝部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是战争结束后,黄帝并没有...

  • 通古鉴今‖黄帝崛起代神农

    关于五帝的故事,我们还没有文字记载,但是留下了大量的传说。传说似乎可信度并不高,但是其实当我们扒去传说的神秘外衣,...

  • 人民日报整理的140句对偶佳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啊!

    博文 | 通识 | 知古 | 鉴今 | 有品有趣 .End.

  • 通古鉴今(十六)武丁中兴

    通古鉴今(十六)武丁中兴 在(十五)里,先是小篇幅讲了一下为什么武丁继位之后“三年不言”,关于这个问题,早就有许多...

  • 通古鉴今(十一)商汤灭夏

    商汤我们都不陌生,后世一提起贤君来就是“尧舜禹汤”,说明在中国人的眼里,这四位都是君王的典范。 商汤统领商族的时候...

  • 以古鉴今

    汉武帝即位后第二年,因日食事件为引,广招天下贤良策问,以求德政,以匡不逮。由是,儒家思想影响中华数千年…… “臣谨...

  • 鉴古知今

    昔石勒不知书,使人读史。闻郦食其劝立六国后,大惊曰:此法当失,何得有天下。至留侯谏,乃曰:赖有此耳。余每感其事而喟...

  • 楷书结构30法,没半句废话!家长们学会了教孩子

    博文 | 通识 | 知古 | 鉴今 | 有品有趣 汉字都有其特定的形态。笔画的长短疏密、偏旁的大小高低,都有一定的...

  • 融古通今

    吾國之文明,經歷數千年而未曾中斷,于世界諸國之中,蔚為『獨特』。 故現代風潮興起之時,吾國之精英,猶不肯放棄改造舊...

  • 道医-中医与西医的区别:(一)

    历史渊源(时间)年代的久远。 鉴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都说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我们道医-中医何止五千年,具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通古鉴今(二)勤勉的黄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nme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