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姐姐高考失利,爸妈结束煤场生意
转眼到了姐姐高考的日子。姐姐终于为她高中的贪玩付出了代价,她高考失利了。分数只够上专科。
爸爸妈妈深受打击,妈妈天天抹眼泪,痛骂姐姐不争气。诉说她和爸爸为了让我们读书吃了多少苦。是的,我们是从农村出来的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的农村亲友,孩子大多数只读到初高中就没有读了,现在都在外面打工挣钱,过几年后还能帮扶家里。有的早早结婚,人生也安稳了。只有我们,一直跟在爸爸妈妈身边,他们无条件地支持我们读书,忍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可是偏偏姐姐高考失利了,这让他们的努力成了一场笑话。
刚好也是放暑假的日子,家里一片愁云惨雾,我和妹妹便和姐姐回了老家。在老家的时候,妈妈也是天天打一个电话来,对姐姐进行教育。姐姐开始还听着,后来再听到妈妈的骂声便直接挂了电话。再后来,妈妈打电话过来就不骂姐姐了。我和妹妹还远没有到要高考的时候,便已深以姐姐为例,暗暗下决心要好好读书。
虽然爸妈一直说,如果姐姐考不上大学,就让她出去打工。但是,到底他们没有这样做。而是选择了让姐姐复读一年。这一次,爸妈对姐姐的目标是考上一本。
这一年,因为国家对煤炭等污染行业的管控和天燃气的兴起。我们家的煤炭生意越来越不好了。后来,爸妈便结束了卖煤的生意,转行做起了固体废弃物回收的生意。
随着新城的建设,我们也搬到了新城爸妈租的场子里。原来的老城、原来的小学、原来我们卖煤的地方,都被拆迁改造了,变成了从江边通往城区的大马路。那个承载了我们童年、小学青春的地方,永远消失在了时间的长河里。
爸爸还是一如既往,骑着摩托车接送我们上学。姐姐不再住校,而是和我们一起走读。
姐姐复读这一年,我也上高一了。原本和姐姐相差三岁,基本不会同校的我们,也终于同校了一回。记得刚刚开学的时候,学校就进行了一场考试,目的是分班,选出三个重点班的学生。玩了一个暑假的我,这次考试感觉很不好,很多很熟悉的知识都快忘记了。考完以后,我跟爸爸说,我发挥的不好,可能进不了重点班了。爸爸后来对我说,当时他听到这句话,心都凉了。
幸运的是,可能和我一样发挥不好的人很多,我还是考进了重点班,并且和两个初中同学分到了同一班。往后的日子里,我无数次的回想,分到重点班于我而言到底是幸还是不幸。幸的是我们和同龄人显著的区分开来,我们在一栋独立的教学楼,有最好的老师,最优秀的同学,其他初中同学提到我们都是带着羡慕的目光和口吻,爸爸妈妈对外介绍也是带着自豪的语气。不幸的是,我从鸡头沦为了凤中。以前在初中班上,成绩好的凤毛菱角,我是老师的宠儿,班里的尖子,样样都是最好的,人也无比自信。可是到了重点班,人人都是尖子,甚至有好多比你更优秀。老师的目光不再是看着你一个人,稍有不慎,就可能沦为班上的中下层。这不免让我压力倍增,心里落差极大。更让我不适的是,重点班的老师讲课都很快速,他们的口吻是,你们是重点班的人,这些知识我就不跟普通班一样细讲了,你们领悟应该都很快。但是老师错了,有些人可能是不用老师怎么讲,自己看看书就能学会,比如那些学霸。可是有些人,是需要老师这样仔细讲解,认真监督,比旁人领悟能力好点,才能成为尖子生的,比如我。因为老师的快速教学,和我自身能力的欠缺,进入重点班后,很多知识我都觉得很困难。明明初中学起来很轻松的东西,到了高中反而变得难了,我终于体会到了落后生的感觉,数学、物理等理科更是一落千丈。后来分班的时候,我选择了文科。相比理科,文科更是考验记忆力的东西,没有那么多抽象的理科思维。选择文科后,我发挥了自己擅长背诵、擅长记忆的优势,成绩总算还是不错,能在年纪前15名左右。但是英语却从此失去了初中的感觉,只觉得单词也背不下来了,语法也不懂了,每次都是靠感觉,维持在110到120分的样子。
姐姐也比以前沉默了很多。晚上和我一起下课,回去她会刷一下数学题,重点做一下最后两道大题。有时候饿了,妈妈会给我们煮一碗面,放了咸菜、土豆丝,满满的一大碗,非常香。其实我们回去的时候已经是11点钟了,这个是吃东西是非常不好的,但是我们常常都会忍不住诱惑,还是吃下这满满一大碗面。再洗漱一下,睡觉的时候常常要到12点,而早上,也是6点钟就要起床。现在想想,高中真的是人生中最辛苦的一段日子,那个时候我们的学习能力、毅力、忍耐力都是从今往后的人生中再难匹敌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