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关键字词注释 绝:断。弃:抛弃。圣:聪明。圣智:智巧生欺诈。仁:上下相亲。义: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仁义:通过言行表达内心的善举,属个人行为,用于治国则不合时宜。复:重来。巧利:取巧获利-投机,出盗贼-贪污。盗:窃取公物。贼:获取私利。以为:以之为,把它作为。文:谥文之意,评价、概括,喻政府公文、政策。足:脚,喻行走。令:政令,喻治理。有:给出,制订。所属:所规定的标准。见素抱朴:见,现,外表;素,是没有染色的丝;抱,环抱,喻内;朴,没有雕琢的原木;外素内朴。绝学无忧:⑴学识的至高境界:看清本质,悟透一切,从而没有烦恼;⑵抛弃智巧名利之学,返璞归真,则无烦忧。
阅读理解 统治者抛弃聪明智巧,不与民争利,民众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治理国家抛弃个人的仁义之情,理性治国,民众自然恢复孝慈的天性;打击欺诈行为和非法谋利,压制投机取巧,投机取巧和贪腐就没有了。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全是统治者的治理手段和技巧,把这种个人行为的技巧作为政令是行不通的,所以制订管理的标准:形式简洁,内容朴实;物质上打击谋私,思想上淡化欲念;抛弃智巧名利,返璞归真,则无烦忧。
本章论题 去假:去私欲;大道废,是圣智仁义巧利等假道(个人行为)畅行,使真道蒙蔽,去假存真-顺道,则大道复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