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智慧
一天之中收获很多,放学之前,三年级班主任Y老师上传了一张照片(出于隐私保护,对图像做了处理),原本以为是比较平常的妈妈在教孩子的照片,后来经过她的解释,这是孩子在教妈妈念单词,这个寒假,妈妈已经学习了不少,孩子的作业也比较认真的完成,而在上学期他是班级里的“困难户”,作业拖拉,课堂上也不怎么听讲,同学关系也不融洽。
过年之前,上学期期末的“父母成长营”,Y老师推荐男孩的妈妈来参加了活动,并且在活动中分享了自己的困惑,因为她小时候姐妹多,学习没有能够持续,所以在孩子的教育上也是很艰难,也不懂该怎么办?
1月16日父母成长营现场,妈妈和孩子有了一个郑重的约定,“在寒假里教妈妈学英语,学语文。”孩子也表示能够每天都会和妈妈一起学习。

妈妈当然还有工作,还要谋生,但她也承诺会坚持下来。
一个多月的很快过去了,还包含了热闹的春节。
今天,这大概就是Y老师在开学第一天检查“作业”的方式,男孩不仅自己的作业完成的很好,而且自己作为“小老师”,教会妈妈一些单词,文字。
小老师的样子很专注,妈妈也学的很认真。
这是一张堪称载入史册的照片,其意义非同凡响。
为什么这么说?
经常有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愿意学习,学习习惯不好,学业成绩很差,无可救药等等,这些父母在寻找原因的时候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教育出了问题,都在责怪其他人,例如责怪环境不好,责怪其他孩子带坏了自己的孩子等等,你有没有想过,当你抱怨的时候,其实是一个值得同情的人,实际上孩子的问题最大的原因就是父母陪伴孩子的方式出了问题,如果不纠正,很有可能抱怨终身而无法解脱。
在父母成长营的现场,我曾经多次给出一些具体的指导方法,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做反馈,却发现大多数现场父母参与者根本没有任何行动,询问之下这些年轻的父母一脸茫然,觉得那些事好像就是在PPT上展示一遍而已,和自己教育孩子没有任何关系,而其中坚持做下来的父母,效果就很好,因为他们拥有行动力。
在寒假前写过一篇培养习惯的文字,那篇文章里,我列了6条建议,因为知道父母太忙做不到太多,标题里提醒3条,直接打了五折,结果真正做到的父母会看到自己孩子的变化,这一点现在看来毋庸质疑。
这就是第一张照片感动人的地方:父母真正成为学习者的时候,孩子就开始真正改变了,也会越来越出色。
而这6条建议,显然不限于寒假,只要父母想到开始做其中任何一条,坚持一个月,就会看到孩子的变化,也会体认到自己的生命变化。
这位妈妈在交流中聊到自己开始学习之后,也能理解孩子的难处,学习本身是需要付出精力,需要毅力支撑,自己年纪大,记性不好,但不能放弃学习,才会给孩子带来积极的榜样作用。
孩子在一旁听了,眼泪都掉了出来,他知道妈妈是在真正努力学习的。他将来会不会有反复,我想也会有,因为生命的复杂性就在于不可预知,但只要父母秉持这样的反思精神,时刻以学习者的姿态介入孩子的困境,孩子的问题就会成为生命成熟的阶梯,每解决一个就会成熟一部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