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为了寻求别人关注和认可,不记得自己做过什么事了,感觉自己一直以来都是被忽略的人,引起别人的关注和认可的事,我大概已经放弃去争取了吧。
然而对于公平,让我想起小时候的一件事。都已经七八岁了吧,姨家的老大出生时办酒席,不知道大人出于什么原因,好像记得还是计划生育管的严的原因吧,说什么也不让我去参加。因为我是被藏起来的小黑孩。
那次是我生平有印象以来第一次撒泼打诨,地上打滚,什么方法都用了。但最后我还是没能参加成功。那份绝望,失望,不被爱的无助,彻底把我击垮了。我进入自爆自弃,做什么事都无所谓了,反正生活对我那么不公平。
所以,什么事情我都不争取,懒得争取,因为我知道没我什么事。
在婚姻中,工作中,生活中,我也一直用这个私人逻辑。
在生活中,老公看到什么合适自己和家庭在政策一出,必然要奋力争取,而我总是对什么事都可有可无,无所谓的态度。
在婚姻中,看到老公对家人稍微好一些,我心里就难受,因为怎么就没有人爱我的委屈让自己很不舒服。但我不会争取说,你帮她们都买了新年礼物,也给我买一份吧,不敢去争取,怕自己失望。
在工作中,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行了,别的即使自己做了也是特别贡献,但从来不敢要特别贡献奖。
面对不公,放弃去争取的权利,从来都没在帮助过我,为什么我还要一直用这种处理事情的模式呢。
因为待在坑里真的舒服,我是受害者的坑,我差一点要把它坐穿。
是时候出来了,亲爱的自己。
付出和收获是一对好朋友的。
面对一段关系,我更是处理起来糟糕透顶。
听微课的时候梳理自己要做正面管教时,这几段合作关系。每一段,都是被别人发现我,然后兴致勃勃的来找我合作,我欣然答应。
但合作起来却困难重重,主要是我什么都不敢表达。感受到不公平后,我就默默无声地退出了。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好像我人生的基调就活在面对失败,挫折,不公平,就默默的退出,退到圈子外。再去找新的圈子,然后再一次的循环。
面对父母,我用远离表达我对她们的爱的需求。
这很变态,这样的处理方式导致父母以为我不爱她们,跟她们没有感情,而我却只能得到更多的不被爱和不公平。
现在的学习让我清楚的看到自己把对父母的期待完全投射在老公身上,昨天的自由书写让我看到,平时吵架时,对老公的喊话,都是我内在小孩对完美父母的期待而不得时的愤恨的那个小孩子的喊话。
也让我明白这对老公的不公平,没有能好好看到面对的老公这个人,这个个体。
我愿意做出的改变,在生活中,多用鼓励的语言,正面的语言,多觉察自己的模式,多尝试看到老公的个体特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