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诗词花苑想法哲思
一件华美的旗袍,承载不了旷世的孤独一一一漫读张爱玲

一件华美的旗袍,承载不了旷世的孤独一一一漫读张爱玲

作者: 张小笨123321 | 来源:发表于2019-05-09 01:45 被阅读49次

华美旗袍承载不下旷世的孤独———漫读张爱玲

张小笨

“笑,全世界与你同声笑;哭,你便独自哭。”

“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

“男人彻底懂得一个女人之后,是不会爱她的。”

“我们都是寂寞惯了的人。”

从小读着张爱玲的文字,那么些经典的句子,反反复复咀嚼。直到今天,才看懂,她是多么的孤单、多么的通透。

张爱玲是一个让人心疼的女人,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在自己的爱情里,活在自己的文字里。

她出生名门,却恰逢乱世,所以一切的荣华富贵,对于她来说都是一场烟花。童年的富贵繁华、少年的败落破碎,在张爱玲的生命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一件华美的旗袍,承载不了旷世的孤独一一一漫读张爱玲

1920年9月30日张爱玲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一幢没落贵族府邸。张爱玲系出名门,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父亲属于遗少型的少爷,张爱玲母亲是新式女性。

1930年,张煐被改名为张爱玲,这是为了上中学报名方便。“爱玲”为英文“Eileen”的译音。同年,张爱玲的父母离婚,张爱玲跟随父亲生活。

张爱玲的童年,从父母离异开始,变得阴暗破碎。因为,张爱玲的父亲张廷重与民国政府前总理孙宝琦之女孙用番再婚了。

后母很不喜欢张爱玲,总觉得她孤僻不合群,冷漠难相处,所以对她百般刁难虐待。而张爱玲,对后母保持着应有的礼貌,尽量小心翼翼。但是,冲突与矛盾还是一触即发。

那年夏天,日军突袭上海,战争爆发。张爱玲害怕,思念母亲,跑到母亲处住了一段时间,去之前忘记告知后母。于是,回来后,后母打了她,她欲还手,但是并未成功,却被父亲毒打,关了起来。父亲对张爱玲越来越不满意,经常对她施暴,用花瓶砸她,还扬言要用打死她。

一直计划着要逃跑的张爱玲,总算重获自由。在母亲的资助下,她考入了香港大学文学院学习,她成绩优异,连获奖学金,并考取英国伦敦大学,却因为战事激烈无法前往。而且香港学习也没有持续到毕业,三年以后,也就是1942年,因为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张爱玲未毕业即回上海,从事文学创作为生,与姑姑张茂渊为邻。

就在这段时间,她发表了几篇重要著作,包括《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红玫瑰与白玫瑰》、《金锁记》、《倾城之恋》、《心经》等。

短短一年的时间,张爱玲轰动了上海滩。一时间,大街小巷,人人皆知张爱玲这个才女的存在。23岁的张爱玲成名了,正如她自己所说“成名要趁早”。

原来,破茧成蝶,只在刹那间。

一件华美的旗袍,承载不了旷世的孤独一一一漫读张爱玲

1943年,张爱玲结识胡兰成,并于1944年8月秘密结婚(婚礼上只有炎樱和胡兰成的侄女胡青芸在场)。这一段,大家都是熟悉的,我也不必赘述。

1944年初春的一天,南京市一座庭院的草坪上,躺在藤椅上翻读《天地》第11期的胡兰成还未读完张爱玲的小说《封锁》,就已经被作者干练细腻的笔调所震惊。一回到上海,胡兰成立即去拜访张爱玲,然而,他碰了壁,从门缝中塞进了一张纸条,留下自己的电话,悻悻而归。第二天,张爱玲给胡兰成打电话,告诉他要上门拜访。

张爱玲在给胡兰成的第一张自己的照片后面提的字是:“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这是她爱的告白,这花是张爱玲全盘托付的心。

但胡兰成毕竟不是一个专情的人,所有的女性都只是他的备胎而已,包括张爱玲。

很快,胡兰成离开上海去了武汉,很快又迷上了一个年轻貌美的护士;在逃亡杭州一带时,他化名张嘉仪,与一大户人家的姨太太以夫妻名义逃到温州同居,躲过了别人的注意。

张爱玲作为胡兰成的第一备胎,对胡兰成牵肠挂肚,但当她只身一人从上海到温州去找他时,只能和胡兰成还有他的情人一起待了20天,临行前,张爱玲对胡兰成说了寥寥几句伤心话:“倘使我不得不离开你,不会去寻短见,也不会爱别人,我将只是自我萎谢了。”

胡兰成在逃亡的时候,大部分的费用都是张爱玲寄给他的,但是他本性难移,习惯性把张爱玲当做第一备胎。最后张爱玲给他写了一封分手信:“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经不喜欢我了。这次的决心,我是经过一年半的长时间考虑的。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也是不看的了。”

而胡兰成对张爱玲的确也是一往情深,他待她如何?我们无缘置喙,但是他在武汉差点被炸死,爆炸、生死一瞬间脑海里竟然只来得及蹦出一个词“爱玲”。

我们都以为,和胡兰成分开后,张爱玲真的凋零了。但是,在《小团圆》中她亲自告诉了我们,她这一生最爱的,不是胡兰成,而是桑弧。她用“初恋”来评价自己和桑弧的那一段感情。那么,到底谁是桑弧?

桑弧,1916年12月22日出生于上海,原名李培林,原籍浙江宁波,中国内地导演、编剧。

1946,30岁的桑弧经柯灵介绍认识了张爱玲,随后便邀请她为文华公司创作电影剧本。张爱玲很快就写出了电影剧本《不了情》。从此,他们开始了合作,两人合作了多部电影而产生感情。

但是张爱玲终究像她笔下的大多女性,没有得到毕生的真爱。他们的传奇很快尘埃落定,有人说是因为桑家父母反对。有人说是因为张爱玲太理性,觉得他们无法开花结果。

一件华美的旗袍,承载不了旷世的孤独一一一漫读张爱玲

最终,桑弧娶了一个圈外女子,1952年,张爱玲离开上海去了香港,此后,张爱玲与桑弧再未见过面。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张爱玲和胡兰成就是这样。所以对桑弧,她爱过就足矣了。

1955年,张爱玲离港赴美,在美国他遇到了自己的第二任丈夫,一个美国的三流编剧,赖雅。

对于张爱玲与赖雅的结合,不少人更替张爱玲感到惋惜,以为一个年长张爱玲30岁的美国三流作家,晚年贫病交加,他能给张爱玲什么呢?的确,似乎没有带来什么,除了一个被马桶冲走的没有出世的孩子。

不知道什么原因,张爱玲会打掉那个孩子,它才四个月。失去了这个孩子,注定了她的一生会孤苦伶仃。

果然,74岁独居的张爱玲逝世于洛杉矶寓所,人们发现她离开的时候,已经是一周后。

对于婚姻,张爱玲似乎并不排斥,但是两段婚姻都没有给她带来幸福。也许,她要的只是体会人生,一段传奇的人生。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她成功了!

张爱玲生活在一个传奇的年代,过着传奇的一生。

我们爱她,因为她的文字,因为她的理性,因为她的通透,因为她的孤单,因为她是张爱玲!

张爱玲敏感到了极致,看透了上海市井小民的心态,看透了乱世爱情的不归,看透了人间百态肆意妄为……

但她唯一看不透的大概就是自己的全世界!所以,最后她的这段传奇终究没有圆满的收场。

一件华美的旗袍,承载不了旷世的孤独一一一漫读张爱玲

相关文章

  • 一件华美的旗袍,承载不了旷世的孤独一一一漫读张爱玲

    华美旗袍承载不下旷世的孤独———漫读张爱玲 张小笨 “笑,全世界与你同声笑;哭,你便独自哭。” “生在这世上,没有...

  • 快乐是一种能力,自愈是生命最美的救赎

    近日读张爱玲的作品,颇有感触。张爱玲,一袭华美的旗袍,骨子里冷傲疏离,民国烟雨中走来的临水照花人。 用张爱玲的话:...

  • 《色.戒》女人与男人的无间道

    张爱玲原著,李安导演的《色.戒》终于看完了,华美的旗袍,精致的妆容处处可见,典型的张爱玲式风格,也是张爱玲与胡兰成...

  • 远距离的想念

    白日承载不了我的青春 黑夜承载不了我的孤独 陪我到北岛去看一看海 去划一划船 打一打浪 星子的眸里 泄着冷冷的华

  • 沉香袅袅说“张爱”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蚤子。--张爱玲 张爱,是张爱玲的朋友炎樱对她的昵称。 当年蜚声上海文坛的旷世才女...

  • 读张爱玲倾城之恋

    蛮喜欢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断断续续看了好几遍……随录多年前自作歪词一首 点绛唇.读张爱玲倾城之恋 蕣华乍散 光阴漫度...

  • 《张爱玲传》预告:旷世才女的个性人生

    亲爱的书友,今天起我们共读任茹文的《张爱玲传》,走进这位旷世才女的个性人生。 在中国现代女性作家里,张爱玲无疑是个...

  • 活着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里面爬满了虱子。 — 张爱玲 那时读余华的《活着》,感觉世界怎么会有那么多的...

  • 2016即将完美谢幕!让我们优雅启航2017!

    全球(中国)旗袍总会/华太俱乐部 一件华美旗袍?还是一副窈窕倩影?抑或是一身令岁月难挡的优雅? 由全球(中国)旗袍...

  • 2017-04-21

    回到家中,迫不及待的想换上旗袍试试!穿上旗袍的女子,最幸福的一件事莫过于将自己的倩影记录下来。 旗袍,仿佛承载了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件华美的旗袍,承载不了旷世的孤独一一一漫读张爱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oti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