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歌的语法

作者: 西域冰雪 | 来源:发表于2017-05-14 10:06 被阅读113次

文/冰雪伊人

—古诗词曲音韵格律系列—

只留一段春光美,且向花枝点墨香

旧体诗词,作为诗歌形式,同样要求高度集中的反映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作为旧式题材,本身还受到特殊格律的严格制约。由此,在语法上除了具有古代散文的一般规律外,还有一些为古代散文所没有的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对于通过分析语言,正确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帮助。

一、词类活用----词类活用频繁,是旧体诗词语法特点之一。

1、名词活用作动词:

如  “粪土当年万户侯”

粪土是名词,这里活用成动词  “把、、、当做粪土”的意思

又如“弹洞前村壁”

洞,这里也是名词活用成动词,是打穿的意思。

2、形容词活用成名词或者动词:

在动词后充当名词宾语的

如“把酒酹滔滔”“六月天兵征腐恶”“跃上葱茏四百旋”“帝子乘风下翠微”;在名词后充当动词谓语的,如“不周山下红旗乱”。这种形容词,虽然用作名词或者动词,仍具有形容的词性,比起用一般名词或者动词,往往能节省笔墨而富有表现力,为诗词所常用。

3、词类的活用,在诗词中有时还通过对句关系,使意思更加醒豁。如“惟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动词“牺牲”,用做名词,形容词“多”用作动词,就是由于同“换”和“日月”的对仗而更家明确的。

二、语序变换

语序变化大而多,是旧体诗词语法的重要特点。诗人往往由于强调某种思想感情的需要,或者适应某些格律的要求,在语序上比散文作了更大、更多的调动。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调动突破了语法的一般规律,起着散文中所没有的倒装作用。

A、因格律关系的变换:

1、 词序的倒置

“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九重霄)

2、 修饰词和被修饰语的倒置

“屈指行程二万”(二万行程)

“人民五亿不团圆”(五亿人民)

“故园三十二年前”(三十二年前故园)。

3、 主谓、动宾句子成分的倒置

“一唱雄鸡天下白”(雄鸡一唱)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五岭连天,三河动地)

B、      因修辞关系的变换:

1、      为强调一点而故意调动

“长夜难明赤县天”

这里“赤县天”是主语,“长夜难明”是谓语,但为了在一开篇即强调、总结旧中国灾难深重这一特点,加上押韵关系,就把谓语提前了。

2、 为创作某种意境而加以调动:

“萧瑟秋风今又是”这里本是一个判断句,即“今又是萧瑟秋风”;“萧瑟秋风”在判断词“是”的后边,组成合成谓语。但为了首先创造一钟意境,然后强调“今又是”这个词,使气候相似、社会不同的意思表达得更为强烈,就把“萧瑟秋风”提前了。甚至由于这种高度的语言艺术,如果还原回去,读起来反而觉的文法不通了。

三、省略与压缩

由于诗歌反映社会生活的高度集中化,和受到格律制约,形成了旧体诗词语法的另一重要特点:语句的尽量省略与高度压缩。在旧体诗词中,出现不完全句的现象,比起散文来显得经常、复杂而特殊。

1、虚词的省略

为了在极其有限的篇幅里表现最重要的东西,诗词中总是尽量的省略除了副词以外的虚词,特别是介词。如

独立寒秋  独立于寒秋

茫茫九派流中国  茫茫九派流于中国

省略了介词“于”

2、 动词谓语的省略

动词、能愿动词的省略,在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中都很少见。但在诗词里,一些动词性不太强的动词或者能愿动词,都可以省略,成为缺少动词谓语的句子,而意思仍很清楚。

A、 保留副词、省略动词的句子,而意思仍然很清楚。

如  雨后复斜阳,六亿神州尽舜尧,芙蓉国里尽朝晖

B、省去动词,把两个名词性的词组排列一起,让读者去体会它们之间的关系

如  “寥廓江天万里霜”和“飒爽英姿五尺枪”还有“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3、 主语的省略

散文中的主语省略,多半是依上下文关系而省略。诗词中的省略,则可以不必依此关系,而由谓语推及主语。

A、 省略句中“我,我们”的:“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助苍龙”“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B、 省略句中特定主语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六亿神州尽舜尧”前者主语“你”及柳亚子,后着主语是“人民”

4、 语句的压缩-----多是采用集锦的修辞手法

诗人为了在短短五、七字中表现出丰富的内容,常常采用高度压缩的手段,使得诗句呈现复杂的情况。

A、 采用集锦的修辞手法,把几个名词排列在一个句子里

如“宁化、清流、归化”“ 赤橙黄绿青蓝紫”古人这样的作品也有很多例如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B、 把几个主谓词排列在一个句子中

如“路隘林深苔滑”“赣水苍茫闽山碧”

C、 用几个单纯而完整的主谓分句构成一个并列符合句

如“我失骄杨君失柳”

D、把一个大而复杂的符合句压缩在一起

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两句很多人都说是合掌了,其实不是。这两句都是转折关系的复句所压缩,实际上是“虽然五岭逶迤,但红军视如细浪腾,尽管乌蒙磅礴,可是红军视如泥丸走”

E、 几个不同类型的词组交错压缩在一起

如“长空雁叫霜晨月”表面上好象“雁”是主语,“叫”是谓语,“月”是宾语。其实  “雁叫”是一个主谓词组,“霜晨月”是一个偏正词组,而“长空”是一个词。按古汉语散文可以理解为“霜晨月雁叫于长空”凛冽的霜晨,朦胧的月色,万里长空过雁在鸣叫,三层意思统一在云贵高原的残冬早晨这一特定的自然条件上,构成了行军的浓重气氛。

不完全句

本来,散文中也有一些不完全的句子,但那是个别情况。在诗词中,不完全句则是经常出现的。诗词是最精炼的语言,要在短短的几十个字中,表现出尺幅千里的画面,所以有许多句子的结构就非压缩不可。所谓不完全句,一般指没有谓语,或谓语不全的句子。最明显的不完全句是所谓名词句。一个名词性的词组,就算一句话。例如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中两联: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若依散文的语法看,这四句话是不完整的,但是诗人的意思已经完全表达出来了。李白的诗,清新得像庾信的诗一样,俊逸得像鲍照的诗一样。当时杜甫在渭北(长安),李白在江东,杜甫看见了暮云春树,触景生情,就引起了甜蜜的友谊的回忆来。这个意思不是很清楚吗?假如增加一些字,反而令人感到是多余的了。

崔颢《黄鹤楼》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这里有四层意思:“晴川历历”是一个句子,“芳草萋萋”是一个句子,“汉阳树”与“鹦鹉洲”则不成为句子。但是,汉阳树和晴川的关系,芳草和鹦鹉洲的关系,却是表达出来了。因为晴川历历,所以汉阳树更看得清楚了;因为芳草萋萋,所以鹦鹉洲更加美丽了。

杜甫《月夜》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这里也有四层意思:“云鬟湿”是一个句子形式,“玉臂寒”是一个句子形式,“香雾”和“清辉”则不成为句子形式。

但是,香雾和云鬟的关系,清辉和玉臂的关系,却是很清楚了。杜甫怀念妻子,想象她在鄜州独自一个人观看中秋的明月,在乱离中怀念丈夫,深夜还不睡觉,云鬟为露水所侵,已经湿了,有似香雾;玉臂为明月的清辉所照,越来越感到寒冷了。

有时候,表面上好像有主语,有动词,有宾语,其实仍是不完全句。如苏轼《新城道中》:“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这不是两个意思,而是四个意思。“云”并不是“披”的主语,“日”也不是“挂”的主语。岭上积聚了晴云,好像披上了絮帽;树头初升起了太阳,好像挂上了铜钲。

毛主席所写的《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月”并不是“叫”的宾语。西风、雁、霜晨月,这是三层意思,这三件事形成了浓重的气氛。长空雁叫,是在霜晨月的景况下叫的。

有时候,副词不一定要像在散文中那样修饰动词。

例如毛主席《沁园春·长沙》里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恰”字是副词,后面没有紧跟着动词。又如《菩萨蛮》(大柏地)里说:“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复”字是副词,也没有修饰动词。

应当指出,所谓不完全句,只是从语法上去分析的。我们不能认为诗人们有意识地造成不完全句。诗的语言本来就像一幅幅的画面,很难机械地从语法结构上去理解它。这里只想强调一点,就是诗的语言要比散文的语言精炼得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古典诗歌的语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otq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