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诗经·国风·陈风》
她就像是月光下的佼人,明媚、璀璨。她的文字令我不由自主地想去仿写。
安妮宝贝在采访集《得曾未有》后,首次使用了庆山的笔名。相比之前的作品,我更青睐她近几年的生活散文。禅修使她的心变得平和,母亲的身份使她对世间更多了一份慈悲,父亲的离世是她对于人生有了新的转念。这一切,造就了如今不一样的庆山。
从大学至今,已过十载。而我喜欢庆山也足足十年之久。今日,我不想再重复以往论调,而是用一种全新理性之视角来思考庆山对于我生活的影响、人生的帮助。我想,写罢此文,我定会通透。
醉心。
庆山文字古典、凝练。以往看过写作方面的技巧,告诫写作初学者要仿写,然而,阅读一些名家作品,总是没有过多文字特色,令我提不起兴致来模仿。直到有一日,看到庆山新书《月童度河》,令我眼前一亮,“一枚海棠”中第一段就令我欣喜不已。从语言来看,一百多字只出现了3次“的”,却有两个精致深刻的比喻句,词汇不俗套,如形容词微黑。于是我在写作中不自觉地模仿她的语言特色,如之前写的《田园生活两则》。
庆山的文字,还有一段我尤为喜欢。
一些年之后,我要跟你去山下人迹稀少的小镇生活。清晨爬到高山巅顶,下山去集市买蔬菜水果。烹煮打扫。午后读一本书。晚上在杏花树下喝酒,聊天,直到月色和露水清凉。在梦中,行至岩凤尾蕨茂盛的空空山谷,鸟声清脆,一起在树下疲累而眠。醒来时,我尚年少,你未老。
我仿写了她这一段话,“此刻,我想跟你在安静清尘的小城生活,享受“心远地自偏”的灵气。清晨为你“洗手作羹汤”,去集市买新鲜的蔬菜水果,并摆满厨房的桌台。一起整理书柜、叠衣、扫地、浇花,喂猫、拉开帘子,让阳光在地板上铺成一道道花影。午后共读一本书,让孤寂慢慢沉淀在对方的心里。晚上在花海般阳台下共饮,聊天,直到月上柳梢头。在梦里,相约旅行在秀美霓虹的凤凰古城,琴声宛转,歌声沉静,一起在江边沉醉而眠。醒来时,我尚年少,你未老。”
我醉心于她的语言风格,醉心于她憧憬的爱情,正如我憧憬我自己的爱情。
清醒。
老电影《爱情呼叫转移》中有一句经典台词:“爱一个人就要爱她的全部。”我爱庆山的文字也是无条件的。然而,在阅读《月童度河》中,发现有两处问题,也许正是她文字局限所在。有这样的想法,说明我不再是只会沉迷于她,而是理性看待这一切了。这使我欣慰。
仍有一些悲观意味十足的文字。如:
在密集空间里,我们所有人,好像在无声地腐烂着,缓慢地死亡着。
有些人评价她的文字是一剂毒药,是有道理的。这些文字令人沉迷,读起来心情十分沉重,给人悲痛压力。思忖着,这样消极文字是否可多读?
庆山散文集读下来段与段之间均有割裂感,难以成为统一整体。她的每句话单拎出来,都可以称为经典语句,可连在一起,读起来却有些费劲,似有拼凑之嫌。读罢序言方知,她的这些生活片段都是平日卡片式记录的整理,确是拼凑的。
转折。
前几年,我流浪于庞大的工业城市,孤独、无助、漂泊。她的文字给我安慰。
而如今,我回到故乡,在小城教书,平静、恬淡、安然。她的文字亦给我安心。
她的转折连同我的转折,在心境上,她同我一致。足矣。
沉静。
也许是过了“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了,想去读一些“看庭前花开花落”的平淡文字,而庆山能够满足我的心理需求,让我焦虑的心慢慢沉下来。
她对于生活片段、人物性情的细微刻画,令我惊叹不已。如此简单的生活,从早到晚,买东西、坐地铁、逛街、采访、与闺蜜聊天,都可以让她写得这么迷人。正是通过阅读她的文字,让我对周遭世界有了新视角,知道了该去怎样观察周围看似平常的一切。我对生活又有了新的色彩和定义。
都说庆山是都市文学代表,而如今,我已远离大都市,置身于田园的我,也自觉与庆山文字匹配。古典元素、凝练、哲理、佛教,自然,这些关键词充斥于她观点之中,她的文字带有理性的禅味。在人生的低谷,读她的文字,极易产生共鸣。焦虑的心也渐渐放下了。
写作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庆山成长了,我在她的影响下,也成长了。在人生路上,有此一人,寻求心灵慰藉,像是自己秘密花园中深埋的百宝箱,每当想念之时,挖出细细品味,再深埋于心底,作为心灵的寄托。
需要,也许是作家对于读者来讲,最高的赞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