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育写作学习(上)

教育写作学习(上)

作者: 好山家门前 | 来源:发表于2020-08-11 22:49 被阅读0次

2020年8月11日 周二 晴

前沿:

写作是什么,如何写,怎样写才会吸引人,对我来说,大部分的概念来自读书时代的学习,工作至今从未进行过专业的写作训练,自己的随笔也是更多属于心情文字,抒发一下感概而已。对于散文,叙事,描写,论文等的概念认识早已经随着时间还给了老师。前几天,要完成课程大作业,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时间截止的最后时间上交,偶然的机会看到小伙伴们的作业,满是惊讶,“***做法,***路径,***思考”光看题目,我就严重怀疑自己审题错误,把文章类型写错了,论述文写成了散文,顿时血液在血管中沸腾,似乎要流汗的感觉。大作业是一学期课程的回顾,在格式上出错,在体裁上出错属于不可原谅的错误。那时,最大的希望是,要尽可能了解各做写作的微技巧,不能再出低级的小儿科错误。后来,指导老师发短信征求意见,作为优秀作业,是否可以公开。我知道,我这次是猫碰到了死耗子,侥幸过关。偶然看见镇西茶馆推出的系列写作微技能顿时欣喜若狂。以下是李镇西老师的教育写作微技巧,与大家一块学习。

1.一线老师为什么要写作?

写作是为自己,写作是为精神------让自己的教育更多有滋有味,让自己的生命更加有声有色。

写作看可以促使自己更好的实践、思考、阅读。教师的成长无非就是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思考,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只有做得精彩,才能写得精彩,而精彩地写,能够促使我们更好地做;写作让我们更有成就感和尊严感,让自己看见教育行走的坚实脚印,自己的成长过程清晰可见,现实中的我 与教育文字中的我交相辉映;同时,也可以传播我们的教育智慧;最后,通过写作,每个人都可发现一个卓越的自己。苏霍姆林斯基桌上的手稿告诉我:从某种意义上说,苏霍姆林斯基是用教育写作成就了自己,塑造了自己,发现了自己!写作还可以为未来的自己留一份或怦然心动或热泪盈眶的温馨记忆。

2.每个人都可以写出好文章

好文章的“好”的标准是什么?得心应手地表达我们的教育思考和教育情感,写出我们的教育案例、教育故事,就是好文章。内容实在,感情真挚,文从字顺,思路清晰,就是“好文章”。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哪些功夫?

敏于感受,勤于思考,急于表达

置身于同样的生活中,有一颗敏锐的心,总能比其他人更有所发现,有所感动,有所喜悦,有所忧虑,不一定“多愁”,但一定要“善感”-----感悟、感动、感触、感慨、感叹......对校园中常见现象的感受,是写作的第一步;一个细节,引发教师的心潮起伏,浮想联翩,是写作的起跑线。

大家都看到了现象,或者说面对大家都已经司空见惯而想到其背后的东西——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远而近,由果及因......写作的灵魂是探寻现象背后的本质,文章的血肉是一件件事情丰富。

有了不由自主的感受和情不自禁的思考,我们自然有分享得欲望,或谈观点或讲故事的教育文章已经孕育于心。

关键是,要有一颗细腻的心,要比别人更容易“怦然心动”和“若有所思”。心动和所思的可能是一个普通的电话、一次有效的对话、一抹真诚的微笑、一声常见的问候.......

3.教育写作的形式

“教育备忘”“教育杂感”“教育故事”“教育案例”“教学实录”“教育论文”“教育书信”“教育文学“......

教育备忘,就是“记流水账”。少则几个字,多则几十个字,一般不超百字,就把“想到什么”“做了什么”“发生了什么”记录下来。这些文字的意义是为周末或假日有时间写作时,留一个记忆的线索。这三言两语就是某个教育思考和故事的标记。

教育杂感是对教育现象有感而发写成的杂文或随想录甚至小言论等。随意是其特点。可以以小见大,由浅入深,夹叙夹议。也可以写事件,但不追求故事的完整,可能是一个片段的思考,但要有分析的深度。杂感之杂更多是思考对象的宽泛,杂感之感则是思考,由表及里,从小处着眼,往大处思考......

教育故事,指实践中发生的值得记录的一段有情节、有寓意的教育经历。

首先,故事需要蕴含某种意义,或是成功的经验,或是失败的教训,或其他的启迪等。

第二,故事应该完整。虎头蛇尾,结构不全是忌讳。所谓完整,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

第三,尽量保持故事本身的曲折性,注意叙事顺序。

第四,尽可能保持现场情景,特别是原汁原味的有价值的细节。

第五,夹叙夹议,但不要过度阐释,切记让"理论分析"冲淡了故事,可以写出当时的心理活动,但必须是当时的真实想法,不要以写作时的认识取代当时的思想。

教育案例,就是怼一个教育(含教学)实际过程的描述和分析。包括具体的情景,可以是相对完整的片段,可以是一个含有教师与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的内在的完整故事。案例选取应是含有研究价值的内在的真实发生的事件。因此,事件必须有典型性,即不是罕见的特例,而是人人都可能遇到的,这样的案例才有交流和启迪的价值。

教育案例侧重于对教育过程的分析,也即叙事为了分析。故事只是载体,分析议论是将蕴含在这载体中的意义提取出来。

完整的案例包括:“案例背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相关情况)、“案例介绍”(事件的经过,包括细节)、“案例分析”(事件的意义和价值);但千万不能过于机械地把这三部分当做文章的结构。只要有这三个要素,顺序是可以灵活安排的。

4.教育写作的形式

教学实录,是对课堂教学过程完整而详细的记录及其反思。

实录的最大特点是原汁原味的现场感。师生互动、讨论等有什么记录什么。记录形式有两种:对话式,叙事式。对话式记录类似于剧本,每一句话都记吗,前门标记“师”“生”。

师:同学们在自读中有什么问题吗?可以提出来。

生:“河曲智叟”的“曲”是什么意思?

叙事式记录,是执教者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写出教育过程,类似于一个教学故事。

学生开始读,我来回巡视。我发现有同学没有读出声音来,只是默看,便提醒:“要读,一定要读出声来。”

这样写的好处是我可以随时写出教学过程中我的想法,而且读者读起来比较流畅。无论哪种形式的教学实录,都要有分析和反思。

教育论文,是专门论证自己某一个教育观点的文章。

第一,一定要源于对真实问题的思考与研究,千万不要追赶时髦。实践中遇到了真实问题,自己进行了真实的思考。

第二,忠实于自己的心灵与生活的本色,不乱贴标签。即自己思考多深就写多深,所用数据都是自己生活中的鲜活事例。

第三,从问题出发,用思考统帅,以事实说话,让数据发言。

第四,整个文章的大体结构,可以是“问题”(是什么触发了你的思考?)——“思考”(你是怎样思考的?)——“实践”(如何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思考?)——“结论”(最后得出怎样的启示)。

第五,行文朴实,语言准确。

教育书信,即教育过程中,与学生往来的带有教育意义的信件。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有时候交谈并不是心灵沟通的最好形式,书信成了师生对话的合适途径,有些内向的学生,书信即可以避免了面谈的局促不安,又能与自己家信任的老师进行有趣的心灵交流。特殊学生也可以进行书信交流。

教育文学,就是有关教育的诗歌、散文、小说、剧本、报告文学等。

5.以小见大,夹叙夹议

老师们地文章无非两大类:说观点,讲故事。

说观点

你是由什么现象触发思考的?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除了这个现象,还有没有其他类似的现象?这些现象背后蕴含着什么道理?为什么会这样?这些道理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这些启示对改进我们的生活或工作有什么意义......

写文章之前,多问问自己上面一系列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记录,其实是文章的结构。《“老师,用我的笔吧”》即使如此,抓住一点,层层推进,叫递进式。

6.要学会并列式论述

所谓“并列式”就是围绕一个话题,分别从几个方面展开了论述,但小论点之间也要有主次之分。

以“如何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修养”为例:“乐于请教,勤于思考,光于阅读,善于积累,勤于写作”这几个方面。

请教不仅仅是几次交谈或听课,而是长期观察、跟班见习,不在于具体的做法吗,而在于其教育思想和带班艺术。也包括以书信方式向有影响力的专家请教,向学生请教也是重要的。指多在学生中进行调查研究,及时了解他们对班主任的评价及建议。

勤于思考含义之一,不迷信权威,辨析其中的可能之处,不盲目照搬,要经过自己的头脑,结合自己的实际,消化,吸收。之二是善于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时解决问题的前提。之三是敢于创新,可以根据新的实际,对已经成定局的教育结论给予新的认识与研究,或修正,或补充,或发展。

广于阅读是四个方面,经典教育理论书籍;杰出教育家的专著;反映国内外教育研究最新观点、最新动态的教育报刊;反映青少年生活、心理的各类读物等。

善于积累,指学生的作文、作业、日记、周记等反映学生心灵世界的文字;建立“特殊学生档案”,对这些学生长期进行跟踪观察,记载他们的成长过程、变化情况、学习状况、社会交往、家庭环境等;班主任本人进行的教育实践、实验的有关记录材料,班级重大活动材料等对学生的各个别教育、对偶发事件的处理等;对学生进行调查的结果,包括各种数据等。

勤于写作,指记录自己的思想火花:一次联想、一回顿悟、一个念头、一缕思绪等一随感或格言的形式记录;二是教育笔记:在班级教育与管理中成功或失败的做法,对特殊学生的跟踪教育等;三是教改实验报告、学生心理调查报告、班主任工作总结等;四是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或体会写成的有一定理论高度的教育论文。

相关文章

  • 教育写作学习(上)

    2020年8月11日 周二 晴 前沿: 写作是什么,如何写,怎样写才会吸引人,对我来说,大部分的概念来自读书时代的...

  • 3.3 模仿钟杰老师的一篇文章

    上一节橘林教育写作课程的一个重点内容是通过模仿来学习写作。首先,模仿这篇文章的写作主题,即在自己的教育工作经历当中...

  • 读书‖教育叙事的写作技巧

    今天周一,继续读《改变,从写作开始》这本书,学习第3讲——教育叙事的写作技巧。 我们知道,教育叙事就是将来自教育生...

  • 用心读书,读书用心

    今天继续学习李镇西老师的教育写作课程之写作内容与形式。 1.教育备忘 指的是每天做了什么,内容的字数不限,这种流水...

  • 你的“奖励”可能正在毁了孩子

    在孩子学习这件事上,我们很容易与“玩”对立起来,教育最常用的方式就是指责或是惩罚,表现不好就罚孩子学习,罚写作业,...

  • 美系教育中写作训练的五步法

    写作是一个刻意练习循序渐进的过程。美式写作教育通常认为通过五个阶段的学习和练习,可以基本上完成优秀的书面表达者的系...

  • 2.6 那些被我舍弃的教育片段

    根据橘林教育写作课的课程安排,上一讲学习了写教育自传的三条积极意义,作业要求写下印象深刻的三个中小学教育经历的片段...

  • 有亲子教育的写作群吗??

    用上,有亲子教育类的写作群吗?想进群学习啊。

  • 教育写作学习(下)

    2020年8月17日 周一 晴 今天继续学习李镇西老师的教育写作。 1.怎样在文章中“讲道理” 文章要有说服力, ...

  • 教师专业写作:下足4个“深功夫”,不成功都难

    今天研读了成尚荣老师为《教育写作-教师教育生活的专业表达》作的序文,让我醍醐灌顶,揭开了最近在教育写作上遇到的层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写作学习(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pke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