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多岁

作者: hannah亦含 | 来源:发表于2024-05-04 17:36 被阅读0次

这一年,我细读过几个人物。我发现他们都有一个转变的四十多岁,而且是对他们人生有重大意义的转变。

曾国藩 43岁(1853年)从书生到创建湘军, 46岁(1857年7月)返乡丁忧一年。50岁(1861年9月)督办四省军务,创办安全内军械所。

蔡元培,1907年5月,他四十岁的时候,作为曾经的翰林院编修,前往德国留学4年。

雷军,2007年,38岁,离开金山公司。2010年,41岁,创办小米公司。

我细看和对比了一下, 可以这样说, 这三人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普通家庭背景, 靠读书走出自己的道路,但单一地靠勤奋努力走到一定阶段之后,他们必然会在拥有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上,体会到挫败, 然后思考我是谁, 我要做什么,我该怎么做,然后才能深刻地认识时代和趋势,和时代紧密相连中作出他们自己的选择和坚持。

看他们的经历,我注意到他们都有一段类似间隔年的时间。 比如说曾国藩46岁丁忧整整一年。雷军离开金山公司之后也有差不多3年时间,只投资了不同创业公司,这段时间算他对行业和观察和思考和选择。 蔡元培在德国4年留学之前, 从1892年之后的五年时间用来读书和游历和尝试建立他要建立的组织。

对人的一生来说, 间隔年是真的有必要。 这种时空的转换让人更客观, 也让人脱离情感情绪地, 特别是底层逻辑和个人角度地看事做事。 而这种间隔年的时间也不一定放在固定的年份, 比如西方是很流行在大学前安排一个间隔年。

雷军在金山公司的时候求伯君也曾给了雷军半年时间的休整时间。

曾国藩也是在遇上各种刁难和挫折的时候不等皇帝批准直接去丁忧, 实际上也就是他很需要这样的时空能放下身边难事,去思考去看书去寻找自己的问题和解决问题。

蔡元培作为一路考试的翰林院编修, 面对甲午战争的失败, 有心报国的人,自然要睁开眼睛来看世界和生长的这块土地,所以虽然说在德国留学, 他同时给唐绍仪4个侄子教授中文, 并完成了《中国伦理学史》。

我近一年来,都是过着读书读城的生活, 看花看山看水, 也会思考很多人生问题, 我从来不信啥运气,更多地信奉勤奋努力。 这一年读书,更多是读传记,交错读,即使是读曾国藩,我也换了不同作者的作品来读, 并读了相关历史。 我也佩服有些人很专一地读,反复读,读得特别透和深, 我读的过程,重点放在他们的底层思维和价值观和做事的方式方法上, 对理论和文学性是很少关注,比如最近几天看了雷军的很多演讲和访谈, 这也让我进一步和读过的曾国藩和蔡元培的人生经历去对比和思考。 读过他们的四十多岁, 让我思考, 这是不是他们认知上的重大改变。对人的一生来说, 断舍离和专注, 勇气和方法是多么的重要。 人,在满足了生存等初步的需求之后,还是需要能够完全脱离曾经困住你的那些行为习惯和思维,摆脱和改变一些不顺应时代的习惯和价值观,哪怕你曾经因为这个获利很多,来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自我构建、自主学习、探索创造。

相关文章

  • 幸福来的如此突然

    心里真的慌的一匹,四十多岁的我居然还没结婚,居然连个男朋友都没有。之前还说别人四十多岁不结婚,怎么就让自己四十多岁...

  • 四十岁

    四十多岁是一个尴尬的年龄,四十岁不能像三十多岁那样装小往年轻人里混,也不甘心被五十岁合并同类项。四十多岁的人...

  • 年轻不过是一种心态

    四十多岁的人了,经常失眠

  • 四十多岁

    二十多岁的时候,觉得日子好漫长,觉得四十岁与我,没有丝毫的关系。 那个时候,觉得四十岁,太老了。尤...

  • 愿你有余秀华那样的爱,而没有她的恐惧

    01 如果你听说,一个四十多岁的残疾女农民离婚了,你会作何感想? “四十多岁”、“残疾”、“农民”、“离...

  • 人 一个人 一个女人 一个胖女人 一个四十多岁的胖女人 一个四十多岁灵魂有香气的胖女人 一个四十多岁灵魂有香气爱写...

  • 我的自信呢?

    人说四十不惑,四十多岁了,应该是沉稳自信,内心笃定的吧。我倒是貌似沉稳,可内心却时常忐忑。不得不问自己,你四十多岁...

  • 不惑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三十多岁的几年里一直想明白什么是四十不惑,想着能够脱离各种困惑,但终不得。 四十多岁了,才渐渐...

  • 岁月如梭

    岁月如梭,一晃四十多岁了,就如二十多岁的时候,我嫌三十岁不再年轻;三十岁的时候,我觉得四十岁太老;而如今四十岁了,...

  • 那语

    思想是在语言中生成的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生命最好的回应是活得很快乐 二十多岁时结交一个四十多岁的朋友;四十多岁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四十多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pmh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