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简友广场
《饮食滋味小记》第二章

《饮食滋味小记》第二章

作者: 穿大T的左莫 | 来源:发表于2022-07-21 13:40 被阅读0次

吃的最终目的是“求和”

应地而食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就是说,每个地域的人都有其不同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特点,你在某地生活,就得适应当地的环境,就是吃常食。

一个人出生在哪儿,或者久居在哪儿,就吃哪儿的日常饮食。

人,越吃新奇特的东西,元气消耗越大;而越吃常食,身体会惯性运作,消耗就越小。

现代人的水土不服是:不去外地,吃遍驻京办。

一般来说,方圆百里的植物会养育出适合在此地生存的动物。比如我们在北京,因为北京是个内陆城市,我们就要尽量少吃海鲜,要吃天上飞的、地下跑的,就是吃鱼也要尽量吃淡水鱼。

为什么呢?这是自然的平衡系统,生活在海边儿的人,吹海风,闻海味儿,人自然就会想吃那些海产品。而我们内陆的人,由于没有那样的消化环境,身体就容易出问题。

所有上瘾的东西都通神

任何食物都有营养,但却不是任何食物都适合每个人吃。

如果吃了很多营养很丰富的东西,但吃完之后浑身难受,就不如不吃。

中医是根据植物或动物生长的环境来判断它的属性——阴、阳、寒、热。

有人认为蘑菇中含有诸多营养物质,鼓励大家吃蘑菇,但蘑菇生长的地域环境可以判断它们的属性应该是阴寒的,而且是带有湿气的。

一个阴寒内盛、体形较胖、阳气本身就不足的人,你还能让他多吃蘑菇吗?

有人阴血不足,经常出现虚火、燥热、五心烦热、眼干、口干、鼻子干、阴道干涩等症状,建议他们食用蘑菇。

另外,当我们吃一些热性食材的时候,比如鸡肉(我们都知道鸡是睡得早起得也早的动物,阳性特别足),如果担心热性过大,就用蘑菇来炖鸡,这样就可以平衡鸡肉的热性了。

饮食要讲究道、理、法、术、器

器:吃什么

饮食最低的境界是吃什么,即食材,“形而下者谓之器”。

术: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做

术是烹调的方法,所有饮食里面的做法,都是善于利用它原来的本性,尽量消解它对人体的负面影响,让我们省下了很多身体的元气,然后用节省下来的元气去养神。

因此,饮食烹调的技术很重要,这就涉及我们如何用火、用水。

法:吃的方法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里讲“法于阴阳”,就是说我们要按照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来饮食起居

理:吃哪儿出产的东西很重要

什么叫理呢?就是地理,吃哪儿出产的东西很重要。

道:吃饭的心情最重要

什么叫道呢?就是天道、天时,涉及通神。吃饭的心情最重要。

饥的时候要吃饱,饿的时候要吃好

在古代,“饥”与“饿”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别。“饥”指一般的肚子饿,“饿”是严重的饥饿。

饥的原因主要就是因为食物而发生的一系列的生理反应;而饿主要是因为食物而引起的一系列的精神层面的反应。

饥的时候要吃饱,不管什么东西都要吃进去,但是吃到百分之七十,就要停了;饿的时候一定要吃好,但是在饿的时候一定要少吃,也不能不吃。

所以我们说宁饥不饿。

饿的时候就会伤心,那么饿了要吃什么呢?点心,咸的点心,或者巧克力和百合。

自觉、自感、自悟

现在的人们感和觉也越来越差了。但是我们并没有感觉,食物进入我们身体之后产生的寒热温凉、升降浮沉、归经等反应我们也似乎感受不到。

如何才能判断自己是否恢复了自觉呢?甭跟着饭点儿吃饭,而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去判断是否到了饭点儿。

跟着饭点儿吃饭的前提是什么?前提是您得健康,也就是您的饥饿点儿和饭点儿是同步的。

早晨7~9点是胃经的工作(当令)时间——饥了;
中午11~下午1点是心经的工作(当令)时间——饿了;
晚上5~7点,是肾经的工作(当令)时间,这些就是饭点儿。如果您做到了同步,那么恭喜您,恢复了自觉。

现在很多人都是亚健康状态,却把自己当成健康人,守着饭点儿吃饭:“呦,12点了,该吃饭了。”

其实这种“该”,都是人后天的意识,而现在人很多后天的意识都是错误的,是强迫症的一种表现。

就像很多小孩都有异食癖,比如挖墙皮吃、抠鼻屎吃,为什么?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饿。换言之,他没吃到他该吃的东西,这就需要给他去调养。

同理减肥不要一味地去锻炼、出汗。最后体重是减下去了,似乎是成功了,殊不知这样的减肥之法,减去的是人体最珍贵的精血。

真正的减肥是要减去我们身体不需要的东西,要做到这样,就需要我们先观察自己,恢复自觉——人可以无知,但不能无觉。

你现在最想吃什么就去吃。比如你现在就想吃冰激凌,那你就去吃,让你的欲望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就像股票一样——达到最高点后就开始跌了。

找到自己身体中潜藏的邪恶欲望,消除它们

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吃了很多不该吃的东西。很多人心里都有“鬼”,有的人甚至跟着“鬼”走。

明明吃了对身体更加不好却又特别想吃。

我曾经有一个病人就特别馋水果,我一摸他的肚子,里面有好多水果还没消化,就好像有一肚子的冰块儿,这已经有潜伏着的“鬼”(痰浊、瘀血)了,然后潜伏在里面的“鬼”就容易招来“外鬼”。
最后,当我把他肚子里面那些阴寒的痰浊、瘀血化掉之后,他说:“哎,徐大夫,我现在不想吃水果了。就是放在我眼跟前儿,我也不想吃了。”

欲望到底是什么,先把它勾出来,然后再治。

还有为什么有些人比较好吃?其实这是因为他们将吃作为必要的精神享受,通过吃来寻找快感。

不同食物之间,并非只是营养含量不同的差别

西方营养学认为鸡肉和猪肉,只有营养含量的差别,但就其本质而言都是肉,是没有差别的

中医认为,食物本身在神、气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

天上飞的动物偏热;水里游的动物偏寒;陆地上跑的、吃草的、吃肉的动物,偏中性

我们在吃食物的同时,也把食材中带有的这种天、地、水的能量,也带到了自己的身体里。因此,爱吃鸡肉的人偏热好动;爱吃猪肉的人偏冷、偏静、偏沉降。

小孩子少吃鸡肉

鸡是阳性动物容易在人体内煽风动火、引发气血上行,对小儿这种纯阳之体的影响可能会特别大。现在小孩子的一些多发病症大多与喜食鸡肉有关,比如高烧、扁桃体发炎、多动症(挤眉弄眼、吐舌头、咬指甲)

成年人早醒是衰老的表现

睡眠不好的人首先忌吃鸡肉,用一些酸、苦的药收敛,比如桑叶。桑叶得秋天金气,桑叶收敛肝气、肝血的功能特别强。老年人都是白天打瞌睡,晚上睡不着,或者觉少,三四点就起了。现在很多中年人凌晨三四点就醒来了,醒来之后满脑子事,生物钟与鸡同步了。老年人睡不着是因为阴血不足、阳气独亢,用滋阴、回神收敛的药,他就能够沉睡。

相关文章

  • 《饮食滋味小记》第二章

    吃的最终目的是“求和” 应地而食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就是说,每个地域的人都有其不同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特点,你在...

  • 读《饮食滋味》小记

    《饮食滋味》这本书与其说是读完的不如说是抄完的。 从年初开始看,边看边记笔记,每一个篇章明明那么叙事顺畅贴...

  • 《饮食滋味小记》终章感想

    我们这一代中国人,饮食结构和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流行摧毁了传统,营养和元素代替了味道……关于吃的一切都有了变化。怎...

  • 《饮食滋味小记》第七章

    酒精是一种可以用来保存药物的很好的媒介,很多药物的药性难以通过水煮发挥出来,这时就要用酒来泡,这就是中医治疗的另一...

  • 《饮食滋味小记》第五章

    水为何物 大多数人对水的了解只是到了水质的层次,这是一个比较粗浅的看法——当然这是一个正确的看法。 水质 饮水第一...

  • 饮食滋味

    小侄儿最近鼻子老是有血痂,我查了下,肺火导致,要吃雪梨藕这些。 所以昨天发完货去超市挑选了雪梨,晚上炖了一锅雪梨银...

  • 《饮食滋味》

    人体不运化的状态,基本和下水道被油腻的东西堵住是一个道理。 咽唾养生方法:用舌头舔上牙膛,舌头一翘,唾液就往出冒,...

  • 《饮食滋味小记》第三章

    在中医饮食营养学中,有一条很重要的理念:“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这是中国人的饮食观。西方人的饮...

  • 《饮食滋味小记》第八章

    你会“消”“化”食物吗——使用水、油、火的智慧。 古人说,“顺其性曰德”,如果把食物烹调好的话,就是很好的德;如果...

  • 《饮食滋味小记》第六章

    汤 成语“扬汤止沸”“如汤沃雪”里的汤,专指开水和热水,至少得是热水,所以古人泡温泉就叫泡汤。 汤是被加热煮沸的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饮食滋味小记》第二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pmu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