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乐读创业社书评总集-131周
《自恋时代》---诊断、根源、症状、治疗

《自恋时代》---诊断、根源、症状、治疗

作者: 爱吃香蕉的猴 | 来源:发表于2018-10-29 07:32 被阅读6次

关于作者 

本书的两位作者简 · 腾格和基斯 · 坎贝尔都是美国心理学研究年青一代的杰出代表,也是美国自恋研究领域中的新一代领军人物。他们分别任职于美国圣地亚哥大学与乔治亚大学。两人是夫妻,也正是因为共同的研究兴趣走到了一起。在本书之外,两位作者还分别出版过《我一代》和《当你爱上一个只爱自己的人》两本心理学畅销书。

关于本书 

本书是这对学术伉俪多年研究的思想结晶,通过诊断、根源、症状、治疗四个角度,集中探讨了当代社会中的自恋文化。这本书不仅从社会层面分析了自恋文化为何会在今天席卷整个社会,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还为身处其中的每一个普通人开出了躲避这场 “心理瘟疫” 的药方,教给人们如何正确地认识自我。

核心内容 

因为教育理念的错位、明星文化的蔓延、社交媒体的诱惑等原因,自恋文化已经成为一场席卷整个社会的心理瘟疫。自恋并不能帮助我们获得成功,还会在心理健康和社交关系方面对我们造成严重伤害。身处自恋时代中的我们,既要学会恰当地面对自己,也要正确地教育孩子。

前言

这本书的副标题像是作者对所有人发出的一句质疑:现代人,你为何这么爱自己。光听这个副标题,你可能就产生了疑问,爱自己这事儿怎么还成错误了?作者认为,爱自己爱的过了头,就很可能会在心理层面发生质变,形成一种 “自恋型人格”。这种自恋型人格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交关系都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成为了当代美国社会要面对的最大问题。当然,你应该也能感觉到,这个问题在中国一样很普遍。

所谓的自恋型人格,我用一句话来讲,就是对自我价值感不切实际的夸大。举个例子,一个人拍张自拍,分享给朋友,这没什么问题,但如果这个人把照片修得连自己亲生父母都不认识,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自我欣赏,就是过分自恋了。

自恋型人格会让我们看待自己的眼光越来越膨胀,越来越脱离现实,还会让我们在职业发展和人际关系上遭受种种挫折。听到这儿你可能会想,自恋型人格如今为什么会这么流行?它究竟有什么危害?从我们自身来讲,又该如何进行调整?我为你解读的这本书,就从诊断、根源、症状、治疗这四个角度,深入讨论了这些问题。

这本书的两位作者简 · 腾格和基斯 · 坎贝尔都是美国心理学研究领域年轻一代的杰出代表,他们分别任职于美国圣地亚哥大学与乔治亚大学。这两个人是夫妻,也正是因为共同的研究兴趣走到了一起。简 · 腾格曾经写过一本畅销书,叫做《我一代》;基斯 · 坎贝尔也写过一本书,叫《当你爱上一个只爱自己的人》。所以你看,这两个人对于自恋这个话题,已经拥有了很多年的积累。2010 年,他们共同出版了《自恋时代》这本科普畅销书,可以说是两个人在思想层面孕育出的一个孩子。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三个重点内容:首先,作者帮我们分析了自恋文化形成的四大根源,分别是教育理念的错位、明星文化的蔓延、社交媒体的诱惑以及宽松的信贷政策。接下来,作者为我们纠正了一种误解,那就是自恋并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恰恰相反,自恋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最后,作者给身处自恋时代中的我们提了两个醒,也就是如何恰当地面对自己,如何正确地教育孩子。

第一部分

我们先来看看这本书的第一个重点内容,也就是自恋的成因。在这之前,我们先要界定一下,这本书里提到的自恋人格特质,指的并不是自恋人格障碍,前者是一种性格特征,后者却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相比之下,一生中会面对自恋人格障碍的人并不多,但被自恋人格特质困扰的人,却越来越多。这样一来,作者就提出了这本书的第一个重点问题,我们的文化为什么会越来越推崇自恋?

在他们看来,在美国社会,自恋文化的形成主要有四大根源,分别是教育理念的错位、明星文化的泛滥、社交媒体的诱惑以及宽松的信贷政策。其中,宽松的信贷政策指的是,人们可以通过低息贷款甚至是零首付贷款来轻易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为自恋文化提供了经济基础。不过,随着国家贷款政策的收紧,这种自恋式消费已经没有之前那么便利了。所以,在这个重点内容中,我主要向你介绍自恋文化的前三个主要根源。

我们先来说一下教育理念的错位。作者认为,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过分的溺爱和鼓励,是造成自恋文化的罪魁祸首之一。为了理解这个观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项关于自恋型人格的心理学研究。在这项研究中,参与者被要求回想一下,在自己的童年时期,父母是不是会经常表扬自己,很少批评自己,还会认为自己有异于常人的能力,甚至干脆崇拜自己。研究结果发现,自恋程度比较高的参与者,对这些问题往往会给出肯定的答案。从这个角度来看,自恋其实是父母过度反馈的一种结果。

怎么来理解我们这里说到的 “过度反馈” 这个概念呢?就是现在的父母,在表扬孩子时有点用力过猛。比如有时候孩子刚刚取得一点点小成绩,就被父母夸上了天,甚至还有时候即使孩子犯了错误,父母也会表扬他。所以,孩子渐渐成为了家里的“小皇帝”,他的自尊和自信简直就是不容侵犯的。当然,父母的初衷也许是好的,要鼓励自己的孩子,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但实际情况却往往事与愿违。孩子表现糟糕,却因为家长的表扬而自我感觉良好,这样一来,孩子就会觉得,我不用付出什么努力,照样可以获得别人的肯定。这为自恋型人格奠定了基础。

说完了教育理念的错位,我们再来解释自恋文化的第二个根源,明星文化的泛滥。作者认为,人们之所以越来越自恋,另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特别喜欢崇拜和模仿明星,糟糕的是,明星文化中就充满了自恋。为了解释明星文化中的自恋元素,作者在书中聊到了一项有趣的研究。

美国肯塔西大学有这样一个研究团队,他们将登上美国流行音乐排行榜的歌曲作为研究对象,不过,他们可不在乎这些歌曲好不好听,而只想知道,这些歌曲的歌词里出现了多少次 “我”,又出现了多少次“我们”。结果发现,从 1980 年到 2007 年,歌词中出现“我们” 的频率不断下降,相反,“我”这个以自己为中心的词,出现的频率却不断上升。也就是说,流行歌曲中强调自恋的元素是在逐渐增加的,强调集体的元素,却在逐年减少。

听到这儿你可能会说,明星都是受万人瞩目的对象,他们当然自恋,但这事儿跟普通人自恋有什么关系?在这里我为你补充一项 2015 年的研究成果。美国学者艾丽斯 · 马威克分析了 “instafame” 现象,这里的 insta 指的就是著名的图片分享 App Instagram,而 fame 这个英文单词,意思是名声。两个词组合在一起,指的是在 Instagram 上有点名气,但在其他平台上却没什么人知道的普通用户,这有点像我们说的网络红人。马威克集中分析了这些红人用户的自拍照,发现了一个规律,就是在那些点赞多的自拍中,这些用户往往都会摆出明星文化中常常看到的姿势,研究者给这种现象起了个名字,叫“视觉词典”。也就是说,我们在自拍的时候,脑海中有意无意的,会翻阅一个类似自拍指南的词典,在里面寻找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摆什么造型。更重要的是,这些着装和姿态,恰恰都是明星文化来塑造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明星文化中的自恋元素,真的会像感冒一样,传染给年轻一代,让他们不断陷入以自我为中心的怪圈中。

说完了教育理念的错位和明星文化的泛滥,最后,我们来解释一下社交媒体的诱惑。作者认为,社交媒体简直就是为自恋而生的,他们甚至干脆就说,自恋文化和社交媒体就像是一对双生儿:自恋的人想在社交媒体上推销自己,社交媒体也非常鼓励人们自恋,于是,这就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社交媒体真的会让人更加自恋么?为了验证这个观点,本书的两位作者亲自上阵,做了一项有趣的心理学实验。他们将参与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人要在实验中编辑社交媒体上自己的个人资料,这是一件特别专注自己的事情;另一组人要在实验中借助谷歌地图,绘制一张从家到学校的线路图,这就是一件不那么专注自己的事情。做完这个事情后,研究者请他们分别参加自恋测试,结果发现,花时间在社交媒体上的参与者中,74% 的人在自恋测试中的得分要比那些查看地图的参与者高。也就是说,社交媒体可能会在潜意识中,提高一个人的自恋程度。

让我们稍微总结一下。这本书的第一个重点内容,为我们解读了自恋文化形成的三大主要原因。首先是教育理念的错位,也就是父母的过度反馈让孩子自我感觉良好,这就为自恋型人格埋下了伏笔。第二是明星文化的泛滥,也就是明星将自己的自恋人格转化为影视和音乐作品,传达给了青年一代。最后,是社交媒体的诱惑,作者干脆认为,社交媒体简直就是为自恋者量身设计的。

第二部分

说完了自恋文化的成因,我们再来聊聊自恋型人格的后果。作者认为,和很多流行的看法不同,自恋并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事实恰恰相反,它是我们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为了理解这个观点,我们先回到这本书针对的具体社会背景,也就是当代美国社会中去。这本书的两位作者曾在美国大学生群体中做过多次调查,询问学生们如何看待自恋。让两位作者感到特别惊讶的是,竟然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告诉他们,自恋是十分必要的。更加意想不到的是,很多教育家也有同样的观点。比如加州州立大学长滩分校的社会学教授马克 · 弗拉克斯就直截了当地说,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没有 “我是第一” 的态度,是绝对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美国人相信自恋,倒也说得过去,因为一直以来,美国就是一个非常个人主义的国家。那么说完了美国,我们再来看看中国社会,情况是不是会不太一样呢?

我们都知道,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特别强调放低自己的身份。孔子就说过,“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在我们读书的时候,老师也经常说,谦虚使人进步。不过,这种文化从千禧年开始,似乎已经有了一些变化,我们的社会也越来越要求每个人都充满自信,学会自我肯定和自我包装。想要理解这种社会文化的变迁,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风向标,就是畅销书。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现在在网络购物平台搜索一下 “爱自己” 这个关键词,就会发现,近几年市场上出现了非常多带有这三个字的书籍,比如《好好爱自己》《狠狠爱自己》《像爱奢侈品一样爱自己》等等。你看,其实在我们的社会中,也在不断被渗透进美国式的个人主义和自恋文化。

那么,这种自恋到底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呢?在这本书里,两位作者提出了自恋的很多危害,这些危害可以被划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自恋会让人崇尚虚荣,二是自恋会让人们的自我认知发生错位,三是自恋会损害我们的人际关系。接下来,我们就分别来了解一下。

首先是崇尚虚荣。我们都知道,自恋者的一大特质,就是爱慕虚荣、崇尚物质。心理学家蒂姆 · 卡塞尔发现,自恋者崇尚虚荣和物质是有代价的,这里说的代价就是快乐。举个例子来看,在自恋型人格的驱使下,年轻女性为了保持火辣的身材,往往不得不严格控制饮食,这就导致了大量的身体和心理问题,比如饮食障碍、抑郁情绪等。再举个例子,自恋者总想去购买那些能彰显他们身份地位的商品,比如跑车、珠宝、豪宅,他们买这些东西,与其说是自己真的需要,不如说是为了在别人面前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用作者的话讲,这些人不惜疯狂贷款,也要在 “看起来更有钱” 这个比赛中战胜邻居。不过,战胜邻居的快感也就是那几分钟,但账单带来的经济压力,随后导致的焦虑情绪,却可能长时间地影响自恋者。

说完了爱慕虚荣,我们再来看看自我认知,也就是对自己的认识。自恋者普遍都十分自负,认为自己无可替代。为了维持这一虚假的形象,他们就要抓住一切机会彰显自己。有时候这种做法就会闹笑话。比如有一项心机很深的心理学研究,要求参与者说说看,自己是不是了解问卷中的 150 个知识点,比如 “你知道《蒙蒂塞洛合约》是什么时候签订的吗”。不过这 150 个知识点中,有 30 个内容完全就是编造出来的,根本没这回事儿。这项研究发现,那些自恋的参与者真的什么都 “懂”,连那些完全不存在的事情他们都知道。心理学上管这种现象叫做 “过分宣称”,用大白话讲,就是吹牛。

日常生活中吹吹牛倒没什么问题,但如果在经营公司中,对自己的判断还那么不符合实际的话,问题就大了。另一项科学研究就调查了 100 多家美国公司的 CEO,想看看这些人身上的自恋特质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CEO 越自恋,对公司现状的判断就越不符合实际,公司业绩的波动性就会越大。

最后,我们一起来解释一下人际关系这件事。这本书的两位作者认为,自恋者的人际交往模式其实很简单,用一句话来讲,就是一切都需要围着他们转。心理学上管这种现象叫做自恋型社交障碍。自恋者建立起的人际关系是非常脆弱的,因为所有关系的前提都必须是别人尊重他、赞美他、甚至崇拜他。这样一来,一旦周围的人对他表示出哪怕一丁点不满和批评,自恋者都会采取强烈的敌对反应,比如否认、辱骂甚至是暴力,因为他们本身的占有欲和自大感不能容许一点质疑。这本书的作者就说了,那些自恋的真人秀演员在镜头前可能真的会有一些优势,因为他们知道如何让节目更有看头,但如果他们把这种处事方式带到生活中,恐怕没什么人愿意和他们交朋友。

很多人认为自恋的人更容易成功。实际上,自恋与成功不但没有必然联系,而且恰恰相反,它会成为我们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具体来讲,自恋会让人崇尚虚荣、自我认知错位,还会损害我们的人际关系。

第三部分

听到这儿你可能会想,自恋文化在当今社会如此盛行,又毒害深远,那么,我到底是不是一个自恋的人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罗伯特 · 瑞金斯和霍华德 · 特里两位教授,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就设计出了一种自恋人格量表,一直沿用至今,影响非常大。而我们这本书的作者为了大家方便,把这个量表简化成了 10 个问题。听完这本书,你也可以在文稿上找到这个量表,自己测测看。

不过,话说回来,不论我们自己是不是自恋,身处在这样的自恋时代中,被传染的几率相比之下就一定会更高。于是,在这本书的最后一个重点中,作者就针对这个问题,给我们提了两个醒:第一,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正确地看待自己?第二,如果我们是父母的话,又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我们先来说说如何正确的看待自己。作者的第一个提醒很简单,他认为我们应该将自我推销和自恋区分开,少点膨胀、多点谦虚。

自我推销和自恋,不是一回事儿么,我们该怎么区分?这两个词听起来挺像,但细琢磨起来,其实千差万别。按照美国心理学家维尼吉亚 · 关的说法,自我推销是一种技能,甚至在这个时代中,已经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一种生存技能。比如我们申请学校,或者在准备求职简历的时候,难免都会在里面把自己包装一下。这不但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客观来讲,适当掌握自我推销的技能,可能还会在你升学、求职的过程中起到一些作用。不过,相比之下,自恋就是一种长期、稳定的人格特质了。它往往是不分场合的,而且是贯穿在你的所有社会交往之中,给你造成巨大的伤害。

回到自恋这个话题中,我们到底应该在人格层面如何对待自己呢?作者认为,在这个时代中,我们应该少一点膨胀,多一些谦虚。有人可能觉得,谦逊好像就是自我贬低的意思,其实并不是这样,真正的谦逊是一种准确看待和评估自我的能力。美国心理学家朱莉 · 伊丝林就发现,谦逊的人会更关注自己继续前进的方向和空间,也会更加理性、平和地对待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这些人还更容易获得朋友和家人的陪伴与支持。其实中国古代先哲也有过很多这方面的观点,比如曾子就告诉我们,吾日三省吾身,我每天都会反思很多遍自己的行为,这就是谦逊的力量。曾子绝不会告诉我们,每天都要照三次镜子,修三张照片,说三遍自己很好看。

说完了第一个建议,我们再聊聊这本书给我们提的第二个醒。也就是说,作为父母的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避免 TA 形成自恋人格。做父母的人大多有一种感觉,就是自己的孩子都是小天使,这其实也是人之常情。不过,我们对孩子的爱一旦盲目起来,就变成了溺爱,不但不会帮助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还会让孩子形成我们所说的自恋人格。所以,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提出了三条具体的建议。

首先,当孩子总是想要各种东西的时候,父母该怎么办?作者的答案是,学会拒绝,不要让孩子认为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所有人都要围着自己转。比如我们经常看到,在很多家庭中,独生子女就像是家里的 “小皇帝”,往往会受到特别的关照。父母这一辈人可以省吃俭用,但孩子想要什么,一旦开口,父母就满足他们。但问题在于,孩子还没有形成理性的判断能力,他们想要的东西和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往往并不是一回事。等“小皇帝” 们走出家门,也会这样与其他人相处,期待所有人都会满足自己的要求,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来讲,就是“四海之内皆父母”。另外,作者还在书中多说了一句,如果你拒绝了孩子,孩子又哭又闹,该怎么办?作者的回答是,一旦拒绝,决不让步。因为如果你妥协了,这只会在孩子心中形成这样一种条件反射——哭闹是有用的。

其次,当孩子面对失败的时候,父母该怎么办?我们刚才说到,现在很多孩子参加的比赛,可以说是人人有奖。这时,父母不应该盲目地鼓励孩子,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学会如何有风度、坚韧地面对失败。要知道,当孩子长大之后,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为他准备一个参与奖,毕竟,在我们的一生中,失败是必经之路。作为父母来说,盲目地迎合与鼓励自己的孩子并不是一个聪明的做法。当然,在孩子真正取得一些成绩的时候,父母的鼓励的确是有帮助的,不过,到底该如何鼓励呢?作者就为我们做了一个示范,比如说,当孩子数学考试成绩不错的时候,不要说孩子 “很聪明”,而要说 “你考得不错,能看出来你很努力”。这些措辞上细微的不同,久而久之,能培养孩子完全不一样的人格。

最后,当孩子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高时,父母该怎么办?这本书的一位作者就经历了这样一件事情,她的孩子穿上一件印有公主字样的衣服,问她说,妈妈,我是不是公主?结果她愣了一下,马上回答,不,你不是公主。作者这么做,就是希望可以帮助孩子形成对自己正确的认识。作者接下来更是简单直接地说:除非你是威廉王子或是哈里王子,否则就不要让自己的孩子穿上印有公主或王子字样的衣服,同样,也不要为孩子购买印着 “我很了不起”“我最棒” 这些字样的衣服,总之,就是不要让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来欣赏自己。不过在现实中,很多的父母都鼓励自己的孩子这么做,甚至他们本身就觉得自己的孩子独一无二。美国大数据科学家大卫 · 格维茨就发现,当人们在谷歌上搜索 “我的儿子是不是” 的时候,后面最经常跟着的词语,就是天才。所以说,父母首先要跳出这种幻觉,接下来才能帮孩子正确地认识他们自己。

总结

《自恋时代》这本书主要讲了三个重点内容,也就是自恋文化的成因、后果和应对方式。

在第一个重点中,我们解读了自恋文化形成的三大原因,首先,父母教育理念的错位,会为孩子心中埋下自恋型人格的伏笔。其次,娱乐明星将自恋文化传染给了青年一代,让他们在模仿和崇拜中渐渐形成自恋型人格。最后,社交媒体也在诱惑人们爱上自己。

其次,我们解释了这本书的第二个重点内容:自恋与成功不但没有必然联系,而且恰恰相反,它会成为我们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具体来讲,自恋会让我们崇尚虚荣、会让我们的自我认知发生错位,还会损害我们的人际关系。

最后我们说到了这本书的第三个重点内容:身处自恋时代中的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应对。作者认为,对于成年人来讲,一定要把自我推销和自恋区分开,少点膨胀、多点谦虚。除此之外,在教育孩子方面,作者也为我们提了三个醒:在孩子觉得自己就是宇宙中心的时候,家长要学会拒绝 TA 的要求;在孩子遭受失败的时候,家长要鼓励 TA 坚强的面对失败;在孩子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高时,家长同样也需要帮助 TA 正确的评估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恋时代》---诊断、根源、症状、治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ppv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