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挑战赛第二天,卜恩年老师给出的关键词是“拒绝平庸”,卜老师用两个疑问句做导入来引发我们的深入思考。
看到这个话题的时候,我并没有着急写文,而是先在网上查了“躺平的时代”,以下是AI给出的答案。
躺平,顾名思义,就是选择不再积极奋斗,放弃追求高薪、高职位,而是追求一种低欲望、低成本的生活方式。“躺平”一词曾在2021年至2023年间广为流行,反映了当时一部分年轻人面对高压社会、内卷竞争产生的疲惫和无奈,他们选择降低生活欲望,以一种看似消极的方式对抗社会压力。
进入2024年,“躺平”的热度有所消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意识到“躺平”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和成就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目标,寻找新的方向和动力。年轻人不再执着于传统的成功标准,而是更加注重个人的兴趣、价值和体验,追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个人成长和发展。因此,“躺平的时代”已经过去,年轻人正在以更加成熟和理性的态度面对生活和工作,积极寻找新的方向和目标。
现在已经不是一个躺平的时代,而是一个选择大于努力的时代,我们如何选择变得非常重要,因为我们看似不经意的选择,总是会在往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左右着我们的命运起伏,给我们带来的幸福感也完全不同。
选择来自每个人内心不一样的取舍,也涉及到我们的价值观。比如我们选择安逸还是折腾?进取还是平庸?随波逐流还是坚持做自己?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个人的选择结果,选择并没有标准答案,折射出来的是我们对人生的见解与取舍。总之,你是你选择的结果,没有人会为你的选择负责,除了你自己。
对于我这个已经奔五的人来说,不管我如何选择,不管我做任何的选择,唯一不变的选择就是我拒绝平庸,我选择认真做好自己。
什么是平庸?平庸就是跟大多数人一样,被社会的标准所左右,被多多数的声音所左右,然后做大多数人的选择,虽然这样可能让我们更有安全感,但是我们却成为了别人。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什么是初心?初心就是一开始驱动我们去做一件事的起心动念,而不是对外界财富权利的追逐。我虽然是一个笨小孩,但是我的初心是keep moving,在成长的路上,我虽然走得很慢,但是我从未停止向前行走的脚步。
我经常问自己,我的内心所向往的是什么,我做一件事的意义在哪里,什么东西才是我真正在意的等等,当我去认真思考的时候,我就有了方向,我不会被名利所束缚,不会为得失而懊恼,我只坚定做自己。
我选择读书,写作;我选择求真务实,我选择善良坚定.....于是我有了筛选的能力,我有了和时间做朋友的能力,我有了我内在的核心力量。
我特别喜欢的一本书是《海鸥乔纳森》。乔纳森的追梦人生,是它选择的结果,也是它不干平庸的结果,它的成长让我们得以窥见自我成长的三重境界:
1.追逐梦想,是成长的起点,它激发热情,引领前进的方向;
2.自我超越,是成长的过程,它激励挑战,突破自我的极限;
3.回馈他人,是成长的归宿,它赋予力量,拥有博爱的胸怀。
想想自己也一样。我从08年开始走进阅读和写作,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停止过这一动作,虽然一路走得跌跌撞撞,但是我始终坚守着我的初心和热爱,这是我逐梦的起点也是我做的最正确的选择。从一人行走到团队行走,从老梁到老梁读书会,这个过程用了14年,这是我追梦的路,也是我成长的路,更是我拒绝平庸认真做好自己的路。
拒绝平庸做自己其实并不难。当我们做好自己的时候,我们就能更好地引领和影响更多人的一起做自己,就像卜恩年老师,他一直走在做自己的路上,同时他还带着读书吧1368名老师在成长,他希望我们更多的老师做好自己,成为自己,然后用自己的成功去辐射和影响更多的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是他的伟大之处,也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我们身边有很多拒绝平庸的人,比如张爱敏老师,比如王彩琴导师等等,她们在成长的路上都是终身成长者,而且她们用自己的成长引领着更多的老师一起成长。
很多人会担心做自己会不会让自己活成了孤家寡人,这是对做自己的误读。做自己强调的是保持个人的独立性、真实性和自我价值观,而不是要求个体与社会完全脱节或孤立无援。
一个认真做好自己的人,通常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需求、情感和边界,从而与他人建立更健康、更平等的关系。他们不会因为迎合他人而失去自我,也不会因为过于自我中心而忽视他人的感受。相反,做自己的人往往能够吸引那些与他们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形成积极、支持性的社交网络。他们能够在保持个性的同时,与他人共同成长、相互支持,从而避免成为孤家寡人。
因此,做自己并不意味着孤立无援或排斥他人,而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有助于个体在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和获得幸福感,就像我们在读书吧这个群体里面,我们总是能从优秀老师的分享中获得力量和方向,我们从交流分享中彼此赋能,互相看见和确认。
让我们跟着卜老师一起拒绝平庸,认真做好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感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