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原文: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雄、雌,人生的两种状态。雄代表欲望大,争名夺利,有一番作为。雌看破表象的状态。
知其雄:干一番事业,雄心勃勃,追逐名利。
守其雌:能够守着内在的智慧,把欲望放下,能够成全别人,给别人建功立业创造条件。
为天下谿:谿,低洼的状态。①谦卑。②成就他人。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白,繁华、光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到极致,就成为天下人的典范。
为天下式:式,表率典范。
常德不忒:忒,差错。不忒,没有差错。
复归于无极:无极,对世间的级别、差别名利没有分别心,这是无极的状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荣,名利双收。收其辱:用自己人的人生为天下苦难的众生去背业,忍辱负重。
为天下谷:谷,低洼。修到极其谦卑的境界。
常德乃足:德行圆满。
不归于朴:朴,所有人生的枝枝蔓蔓都没有了,回归到生命最初的佛性、真心、良知状态,活出了人性的智慧。
朴散则为器:德行和圆满的智慧体现了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给他什么样的工作都能做好。
圣人用之则为官长:一个人只有达到德行和智慧圆满的境界,才有能力做领导,真正的去做领袖。
大制不割:一个人一旦有机会,承担了大的使命和责任,他必须是一个圆满各方面都具备的人。
收获:真正有大使命的人一定是君子不器之人,它不能只具备某一方面的才能,有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面对方方面面的问题的问题、挑战都能处理好。此即为圆融智慧,大致不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