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只鹤

作者: 毛豆六六 | 来源:发表于2015-03-04 10:10 被阅读410次

          黄昏前,雨刚停息,天空又柔和地垂下了阴云,隐约呈现出一片淡淡的粉红色,云烟氤氲地扩展开去。

          红叶漫山尽染,芒草穗的白波在荡漾。

          走过秋天河水流淌声的桥……

           川端康成这本书的后半部分,我划了很多描写风景的句子。翻译的尚且如此,懂日语的话原版读起来会更好吧。

           这本书故事情节远没有曹禺的《雷雨》复杂,不过相同的都是主人公“犯错”后道德的谴责。不伦和外遇,在那个曾经道德健全的时代,远比我们能想到的还要震撼吧,阮玲玉临死前的“人言可畏”可能是最好的诠释。

           故事由一个男人和四个女人主导,人物情绪充满了纠结和挣扎,还有一种不去解释、不想解释、内化矛盾的压抑。读过后情节倒是不明晰了,脑海中只有描写的那清淡中又透露出浓墨重彩的景色,内心与外物形成鲜明对比。

           日本的文学作品只读过村上春树、川端康成和一些零散的不记得作者的散文。 读到过的文字,所有的感觉几乎如出一辙。压抑。充斥着人性中那一点见不得光的黑暗。并且文中一定有日本特有的景色描述,像是一幅泼墨山水,色彩单一,却变化万千、淋漓尽致。也许这跟地域有极大的关系?弹丸之地,内心中总会生出一种与生俱来的压迫感而无处释放,进而形成了彬彬有礼、沉默内敛的性格?

          曾看过有篇文章分析为何日韩鬼片如此吓人,里面其中之一的原因是因为其地域狭小进而影响了国民性格。现在想来,老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无不道理。

          作品中的人物在道德错误中不断自我纠结,最终一定是本人抑或他人的“死亡”换回了纯净的心灵,仿佛只有死亡才是一种新生。还记得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里说到,死并不是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似乎死也是生,但像是生重新开始的第二篇。而那些明快令人印象深刻的景致,也不过是作者的一种寄托,认为自然体现的是如此自由而美好的,不受到人性的束缚。儒家文化影响下,有些精神追求,跨越了人种和国界,天人合一,是至高无上的境界。

          我想,伟人之所以伟大,大约是因为他做了常人想却不做的事,和常人想说却说不出的话的缘故。川端康成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除了时机和契机,大概还有一重原因是他精准的描述出了日本及日本人吧。当然所有的东西过时的未必是好的,只是对于过去的时代和遗留的精神,后人仍应该保留一点敬畏之心。

          估计不会再读第三次。

    声明:

    此文为简书作者毛豆六六原创。

    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征得本人同意 ,并注明作者姓名、授权范围及原作出处【简书】。

    用于非商业、非盈利、非广告性目的时,需注明作者及出处【简书】。

    对于侵权行为,保留依法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电脑线圈:@凌千一 东野圭吾的作品似乎《白夜行》和《彷徨之刃》挺不错,社会小说总是引人深思。相关的,韩国一些社会电影也很深刻,比如《共犯》《芭比》。
      • 电脑线圈:@凌千一 近来又有说《菊与刀》视角狭隘,原文在此http://weibo.com/p/1001603815328340653522。国人一方面崇洋媚外,一方面妄自尊大,谁说只有日本人有两面性?但决策层又不会受大众的影响,所以不用担心。
      • 毛豆六六:@凌千一 多谢推荐,高中那会也读了一些,不过已经过去太久了,不写笔记都忘了,抽空再读读。以后多多讨论啊。 :smile:
      • 毛豆六六:@凌千一 这便是可悲之处,到今天也如是。除了政治文化因素,自然环境对于民族性格的影响也是巨大且潜移默化不易察觉的。日本资源有限要发展必然需要一日三省吾身。中国家底子厚实,富n代心理较重。那天在微博看到一篇分析中国人性格的文章,与以前的看得不同,准备读完手头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再来讨论一二。
      • 凌千一: @莫唯 谢谢美女推荐啦╮(╯▽╰)╭
      • 494a169df8b1: @凌千一 《暧昧的日本人》是一个中国人对日本的研究,写的很中肯,有如暧昧这个词。
      • 凌千一:芥川龙之介,山本文绪,星野道夫,吉本芭娜娜,三岛由纪夫,青山七惠,东野圭吾,渡边淳一文笔都很好,可以试试看一下他们的哦,期待你的书评╮(╯▽╰)╭
      • 凌千一: @电脑线圈 东西方地处世界的两端,文化的基础有着各自的本源。西方人持有的是罪感文化。罪感文化源自西方基督教神学家奥古斯丁所提出的原罪论。此原罪论指出,在人的本性中,人人都有缺陷,人人皆非完美者。因此,人人都需要有一种忏悔和悔悟之心。也就是说,在西方基督教传统背景下,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受制于凌驾万物之上、洞察一切的上帝,上帝迟早会对人的善恶进行审判。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进天堂或下地狱在于自己如何为人行事。这种观念使得个人直接面对上帝,直接体验自己的良心感受,道德的约束是内在的。本尼迪克特将“提倡建立道德的绝对标准并且依靠它发展人的良心”这样的社会定义为“罪感文化”。因此,在罪感文化中,人们才有向上帝“忏悔”不为人知的隐秘罪错的宗教行为。
        而日本是一种耻感文化,或者应该说东方人持有的是一种耻感文化。耻感文化强调的是外在的约束力。罪错暴露,才会受到他人的谴责与惩罚,社会才会把耻辱降落到这个人头上。假如罪错不为人知,那么也就不会有社会群体的压力。耻感文化中的个人,其所作所为首先考虑的是他人、社会的评价,以受人赞许为荣,以人人排斥为自己的羞耻。因此,在西方人眼里应该是犯罪的行为,东方人感到的不是罪恶,不是去去忏悔、赎罪从而希望获得解脱,反而会认为坦白忏悔只是自寻烦恼,只要不良行为没有暴露在社会上,就不必懊丧,唯恐自己的罪错被他人知道,那样他会感到被讥笑,感到耻辱和不安。
      • 凌千一: @静如初寂 《菊与刀》最初是美国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奉美国政府之命,为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所做的调查分析报告,旨在指导美国如何管制战败后的日本。因为是译作,所以语言干净利落,不过理论性较强,没有戴季陶的《日本论》易读,但确实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不错的观察思考角度。戴季陶写于近百年前的《日本论》中说:“日本把中国放在手术台上、显微镜下观察了几千次,那么中国呢?”说来惭愧,这种窘迫的现状到今天还没有完全改变。?中国人的自负心理已经存在了太久,高姿态摆了太久,这种优越感使得自己无法也不能低下头去向一个曾经深深伤害自己民族的国度学习。然而,世界的竞争法则就是弱肉强食,当你停滞不前,或者倒退的时候,你就必须做好被人吞噬的觉悟。一个民族一直陷在自我悲情是愚蠢的,弱者与输家并不占有天然的道德与智力高地。如果不能在反思中滋养出一个更好的现在,历史将一无是处。
      • 电脑线圈:@静如初寂 我觉得宗教的意义在于让人们能正视自己的罪恶,比如基督教对于原罪的讨论,但不是也有耶稣提人类偿还、让人们有得到救赎的希望吗,这是一种心灵上的安慰——当然如果没精神追求也挺让人羡慕的,做事没有任何自我约束,美其名曰“内心强大”。
      • 毛豆六六:@电脑线圈 最近在看菊与刀,虽然说美国人未必剖析的全面,但是对于理解日本文学还是有点意义。这本书是去年看的,估计看完菊与刀体会又不同了。 :smile:
      • 毛豆六六:@电脑线圈 感谢评论,多多交流🙏你的话让我想起了很多东西。意识到自己道德罪恶感是良心的基本体现,但是否肯修正自我体现的就是人性了,如果有可能人们通常是逃避罪责的,在无从逃避时才想起了上帝想起了救赎。就像是追风筝的人。日本文学作品里的救赎是比较极端化矛盾的,胆小却又敢剖析自己,更多阴暗面。可能也是人家为啥能用一百年赶上英美的原因吧,比较善于反省。
      • 电脑线圈:感谢分享感悟!鬼不可怕,人才可怕。人心是复杂的。
        我觉得日本文学反映出来的道德问题和罪恶感并不仅仅属于日本文化甚至广泛意义上的儒家文化,只要有精神追求都会意识到这一点——没有精神追求的人倒能活得心安理得。人终究是要相互倾轧生存下去的,面对这些自称有罪的人,那些毫无愧疚的去戕害他们的人是否更为罪恶?
      • 毛豆六六:@雪落千里 谢谢提醒,打错了,是千只鹤

      本文标题:千只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pumx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