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译文
杜绝圣贤的权威,抛弃所谓的智慧,人民可以得到更大的好处。抛弃仁义等法则,人民才能回归孝慈。抛弃机巧和厚利,盗贼自然消失无踪。
这三者,所谓圣智、仁义、巧利,全是巧饰的东西,不足以治理天下。所以要正面指出,使人的认识有所归属:外表纯真内心质朴,取消私心减少欲望,杜绝学问没有忧患。
体会分享:
本章重点是论述治国之道,指出解决社会矛盾的策略以及具体措施。对于“仁义”,老子并不全然反对,只是希望“圣王”或“君主”慎重处理,不要拿“仁义”来说事,对民众进行盘剥压榨,要废除那些虚仁假义,伤天害理的做法。因此,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观念。圣王,指人治社会的统治者。
春秋战国时代是大变革的时代。为政者各施谋略,为了王霸之业物质利益,到处征伐。所到之处,攻城略地,都以“仁义”为标榜。到了这种程度,已是天下大乱不可救药了。这是老子所深恶痛绝的,所以断然提出“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的主张。因为以“仁义”为口号,往往是尔虞我诈,卖弄才智,弊病丛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