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322793/72b92271565d1648.jpg)
(二)佛教与其他宗教的关系
“佛一圆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说到这个,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曾经在酒店工作时与一位信基督教的美国老太太探讨过的问题。老太太问我,为什么佛教里面有那么多神佛呢?到底拜哪个?我们基督教只有一个就是上帝,所以我们拜上帝就行了。老太太表现出一副对佛教很不认同和理解的态度,透过她的微表情和姿势我很敏感地捕捉到了这一点。那个时候,我对此也不是很清楚,只是主观觉得神佛菩萨多还不好吗?满汉全席,总有一款适合你。所以啊,辛亏了当时英语比较蹩脚,我假装出一副很知道答案却因为语言不通难以诉说的样子,捶捶胸,顿顿足,叹口气,再焦急地转个圈就成功糊弄过去了。
那么佛教里面为什么那么多神佛菩萨呢?首先你仔细想想一个问题,咱们中国从古至今有多少“神仙?”除了佛教,如果再加上道家的各路神仙,儒学的各种圣贤祖先,我的天啊,真的拜不过来,这得费多少香火钱。相比较全宇宙只有一个神的基督教顶礼膜拜更方便,而且香火钱也能省不少吧。从这一点来说,我看好基督教。省钱又省力。
所以呢请问大家从这个省钱省力的角度有没有得出点什么结论?我个人觉得,从这个背后可以折射出东西方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嘛,人情社会,脑子比较活,不太容易轻易相信什么。西方人,似乎是更加直接和简单一点。一个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太极混沌思维,一个是二二得四,四四十六的的逻辑推理思维。没什么好坏之分,只是特点不一样。因此,针对不同地域、人种、文化……的差别,根据不同人的性格、根器、倾向、习惯……的差别,形成了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文化,宗教信仰就是其中的一种。所以,上面的问题就很好回答了。基督教有适合基督教生长的文化土壤,人们需要上帝,于是上帝出现了。在中国,有适合儒释道发展的土壤,人们需要它存在,因此就滋生出这样的文化。就像虽然我已皈依我佛,但确实道家经典看起来更让我觉得舒服和易懂,这还是文化基因所致。至于佛教里为什么那么多神佛,还是同样的答案,因为人们对神佛有不同的需要。就像四大菩萨,观音菩萨代表慈悲,文殊菩萨代表智慧,地藏菩萨代表大愿,普贤菩萨代表大行。然后现世福报找药师佛,死后极乐有阿弥陀,不仅要和我们现在的教主释迦摩尼佛同心同德,还要提前和以后的领导“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搞好关系。因此,以人为本,此话不假,用在哪里都一样。换句话说,一切都是为人服务的,而人们都只会被“好处”所吸引。
这就又可以回到之前文章里说过的,我们生活在二元对立的世界。因此,宗教文化也是一种二元对立的产物,我们信仰它,使用它,但也要知道这只是引路的“指南针”,到达了我们的目的地,指南针也就失去了它的作用。佛经里常用的比喻是,佛法是渡河的小船,渡了河到达了彼岸就可以弃船而去,不要像大傻瓜一样到了陆地还背着船走。当然,在你还没渡河的时候还是坐船行吧。
可以说,不仅仅是佛教如此。各家各派都是一样的。(这里说的是常规情况。还有特殊情况就是文化被某些欲望膨胀的野心家利用)就是让你用你喜欢的方式“渡河”,让你用你能接受的方式了解“道”,认识“道”,过合道的生活。有人不理解道的重要性,不明白为什么要过合道的生活,很简单,因为合道的生活才让我们真正的体会何谓自由,才让人生不是“苦海”,佛教常说,人生苦短,它不是为了吓唬你,告诉我们人生苦短的同时,它也告诉了我们如何脱离苦海的方法和途径。(当然,年轻的时候人们都不太能体会人生的苦,非要年老色衰,体力不支的时候才能体会到)这世界上的宗教都是一样的,都是“道”的论述者,只是方法,侧重点,以及深度各有差异。不管是谁,如果你没有因为信仰让自己内心体会到自在与轻松,体会到真正的喜悦和阳光,那么,这种信仰是无意义的。是虚无的。这只是一种自我欺骗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