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伊犁工作的龚光荣终于结束了职场生涯,回到本地看望老母亲。刚好提前退休跟随媳妇在广州陪伴媳妇的张炬国也回到了本地办事,在本地居住的刘国成和程光辉做局,经过四十多年时间的考验,这个铁杆兄弟组合终于又坐在了一起,感慨万千,叙说着过往的经历,仿佛时光倒退到1979年,一群毛头小伙和矜持的姑娘们从不同的初中走到了红星中学,成为一个班级的同学。
当时班级共有40个同学,生源来自于红星一牧场各个单位的子弟们,有农业分场的,有机关单位的,还有煤矿的……性格各异的同学组成了一个大家庭,很快地班级无形中成立了几个小团体。
以李兴文为主的机关派;
以万兆华为首的农业派;
以应将挑头的煤矿派;
……
而不参加任何派对的龚光荣、张炬国、刘国成和程光辉不自觉地成了一个小团体。
他们几个相伴走过高中两年,程光辉家在学校附近,住校的刘国成往往在食堂打好饭直接端到程光辉家,程光辉父亲在山区工作,母亲是学校后勤的司务长,饭点的时候家里只有程光辉和弟弟,刘国成在他家十分随意。
1981年高考,成绩顶尖的张炬国考取了新疆大学,身体强壮的刘国成被分配在农业连队当一线产业工人,而龚光荣和陈光辉被分到了基建队去修水渠。几年后,好学肯干的龚光荣被调到机关大楼组干科,而美术字写得好的程光辉被抽调到宣传科,然后在各自的领域里精彩着,煎熬着。
随后的岁月里,四个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改变:
学历最高的张炬国迎娶了她的学生,并且生了一个聪明决定的女儿,医学硕博连读后在上海做医生,本人高级职称享受提前退休的待遇,妻子任内高班带队领导在广州工作,张炬国跟随妻子当护花使者;
结婚最早的刘国成早已儿孙绕膝,办理退休手续的当年带着和他相依相伴的老婆,来一场轰轰烈烈地自驾游,然后生活归于平静;
好高骛远的程光辉,听从老婆的蛊惑辞去公职,去创业,一事无成,后半生都在打工中度过,消瘦得就像换了一个人,远在成都定居的儿子也不怎么和他们夫妇来往;
龚光荣当年进修的时候,认识了现在的妻子,毕业后跟随妻子去了伊犁从事武进工作,因为职位在身,结结实实到法定年龄才离开工作岗位,目前在首府自己家、青岛女儿家和家乡老母亲家来回走动。
从校园到工作,娶妻生子,教育子女,再到职场蜕变,以至于安全着陆,享受退休生活,经过了怎样的颠簸流离,我会在以后的章节中娓娓道来。
写《军垦二代铁杆兄弟》的初衷,缘于今年也恰巧是我在兵团生活的第30年,也算半个兵团二代人,见证了兵团的发展,我所属的团场的变化可谓是日新月异,从那个时候土木结构住宅到目前的营房式规划整齐的小院,还有以前的自行车过度到摩托车,再到如今的小汽车,生活质量不可同日而语。目前的一线产业工人也真正实现了农场有地,城里有房的小康水平。
虽然以前也写过《我所了解的军垦一代》,不过只是我对老一代军垦战士的初步了解,并不能真实地反映那一代人的具体生活。而《军垦二代铁杆兄弟》的主人公是我生活中熟悉的人,甚至个别人还是我们的朋友,在以后的章节里我会以最真实的感受叙述着四十年的变迁。
愿我的文字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也希望一部分年轻人投入到兵团的建设当中,为边疆的稳定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为盼!
网图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