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垦二代铁杆兄弟》终于完成了,但是没有像以前那样轻松自如,而是有点心情沉重,都是因为书写过程中有点小波折导致的,还有其中一位主人公的命运,让我唏嘘不已。
这部系列剧主要描述从高中才有交集的几个男同学这几十年的心路历程,原型都是身边的朋友和熟人,为了书写方面,人物和事件不混淆,也为了更真实地再现那段经历,我想当然地运用了真实姓名。
本以为在书写平台没有名气,更没有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就这么一如既往地往前推进。可是我低估了网络的强大,至今我也没有明白,我的文章怎么被熟悉的人看到的,这个熟人还把文章发给了其中的一个主人公。好在,主人公是我们的朋友,只是提议以后书写不要用真实姓名,还调侃自己也在工作中写过好多材料,并且还肯定了我的文笔。但我心里明白,这位朋友给了留足了面子而已。
这点波折打击了我书写的积极性,同时也给我书写文字敲响了警钟。当时非常纠结要不要删除这些文字?当初我给自己定的规矩:无论是文章,还是系列剧,一旦开头,哪怕是跪着也要写完!在我的人生字典里没有“放弃”二字,更何况已经写了那么多!虽然我的文字暂时还没有价值,但每一个字都是我用心敲出来的,也是我的新路历程。
最后我选择了逐一修改,修改过程还算顺利,但是再继续书写推进有那么一点不适应,还好我坚持下来了,完美手工,应该给自己一个肯定。
故事中的主人公虽然都是典型的军垦二代,但是原生家庭的不同,对他们的影响很大,无论是工作、成家、职场都有一定的影响。每一个人代表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类型!
向军
父亲是老革命,根红苗正,性格开朗,务实,奋进,凭着自己的能力从工作岗位上,考取干部管理学院,带薪学习。
在学习期间遇到了互相欣赏的另一半,并且修成正果,并且在妻哥的帮助下,从兵团单位调到地方单位工作,并且小有成就。
他是军垦二代中调离原单位,走向外面的成功典范!
宋得志
父亲是建国后参军支援边疆事业的,也是那个年代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在军垦一代中一直从事技术工作。望子成龙的心态非常强烈,宋得志高考失败后,父亲鼓励他外出学习一门技术作为立世之本。
几经周折,宋得志顺应当时的市场需要,学习了畜牧兽医专业,毕业后秉承父业,一直从事这项工作,直到退休,并且得到不错的待遇。
他是典型的军垦二代的代表,生于兵团,长于兵团,奋斗在兵团,退休于兵团。
程建军
出身很好,母亲是那个年代不多的知识女性之一,自己也有绘画和书法的基础,刚工作就超越了大部分年轻人,越过一线锻炼的时期,直接跳越到机关单位工作。就在前程什锦的年华里,父亲贪污公款,并且和别的女人私奔,影响恶略,母亲神经受挫,同时也导致程建军自卑!
这样的家庭,程建军在婚恋市场受阻,不得已和高干家庭受工伤的女儿走在一起,各有所求,互有目的,注定了后半生的悲剧。
程建军代表了不愿按部就班生活,想跳出原有的生活圈子,打拼一番天地的那种人。
永成子
父母都是普通得再普通的军垦一代人,在农业岗位上兢兢业业劳作,抚育子女。永成子作为家中的第二个儿子,及享受不到长子受宠的待遇,也享受不到小弟被全家人呵护的感受,注定是家庭边缘化的人物。
永成子虽然步父母的后尘,当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垦二代,但他所受的教育和所处的时代,让他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乘着改革开放的大板车,从容地走了一通,并且结局不错。
他就是军垦二代中比较与时俱进地人物代表。
张解放
父亲是那个年代的文化人,有体面的医生工作,他又是家中的老幺,既能享受家中的优越资源,又能享受全家人的宠爱,在优越的环境中成长,阳光,奋进,考到首付最著名的高校,成为一代天之骄之。
虽然张解放毕业后到地方单位工作,但和兵团人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军民团结一家亲,在他的家庭中得到最好的验证。
他就是走出兵团大门在外打拼,却又不时回到兵团大门内的那一类人的代表。
万军
根红苗正,做管理工作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给他启发,帮助。刚工作那会跟着父亲到山南开荒、种地,建立家庭农场,为他以后走上管理岗位奠定了基础。
改革的春风吹遍兵团南北疆的时候,万军成为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并且协调了主业和副业的关系。向来是抢打出头鸟,他的成功遭到了嫉妒,本来能力很强,却在职场中遭到了边缘化的待遇。但是万军心态好,大丈夫能伸能屈,坦然接受,以平静的心态接受这一切,虽然过程曲折,但是结局却很美丽。
他就是兵团改革开放中,顺应时代发展,勇于前行的那一类人的代表。
兵团是当时的环境需要,第一代军垦战士从全国各地集中到此地,屯垦戍边,建设美好家园。军垦二代的出生,成长,拿起了父辈们的接力棒,成为了继续建设家园的主力军,在各自的岗位上精彩着、奋进着,谱写了一曲又一曲人生的新篇章。
![](https://img.haomeiwen.com/i24360287/d6398ec2fe2a2bbf.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