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那闺女》中,傅园慧喜欢身上背着一条红带子。傅爸爸说,他们管这条红带子叫“摸摸”。
傅园慧在婴儿期时,就喜欢摸一块小毛巾。长大之后,就改成了摸红带子。
当节目主持人问,如果不摸会怎么样呢?
傅爸爸回答说,摸摸红带子会给傅园慧安全感,如果不摸的话,可能手就没地儿放了。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好多孩子,甚至大人都有物质依恋的现象。
也就是说,有的人特别喜爱某样东西,随时随地地带在身边。
人在缺乏某种心理补偿时,在有意识或下意识中,往往会找一个替代物来满足这种心理需求。
当这个替代物产生的心理暗示能带来某种满足和愉悦时,人就会对这个替代物产生依赖感。
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安全毯现象”(人从高处往下跳时,如在地上放一块毯子,对人可起缓冲和保护作用),又叫“缓冲垫作用”。
可以看出,成人的依恋物来自于童年,一块小手绢,小毛巾,一个布娃娃都有可能成为给孩子安全感的东西。
甚至于妈妈胳膊肘上的窝窝都会成为“摸摸”,给孩子带来安全感。
有次,我在校园里散步时,遇到同事带着孩子玩。
同事的孩子在一旁看了会儿蚂蚁后,站起来要求摸摸妈妈胳膊肘的摸摸。
同事说,孩子最喜欢摸她的这个地方,有时甚至都把衣服给扣坏了。
我想,孩子摸妈妈的胳膊肘窝窝也可以给她带来安全感。
还有些人在紧张时喜欢抽烟,好像这样会给他带来安全感。
心理学家佛洛依德将人0至1岁的阶段称为口唇期,孩子主要是通过手和嘴去探索发现世界。
如果这个时期口唇欲望得不到满足的话,孩子在长大之后,可能就会通过寻找别的方式来满足口唇的欲望,比如洗澡,吃棒棒糖。
所以孩子在小时候有物品依恋时,家长不要过度干预的好。
单纯地禁止,可能会引发孩子心理上的压抑,孩子常会坐卧不安,发脾气,或引起其他的不良习惯。
孩子依赖安慰物只是个阶段性的情况,一般不用管,耐心地等待他慢慢摆脱依赖就好了。
再者,安慰物也并不是完全不好的。安慰物可以给孩子安全感,甚至可以替代妈妈的部分作用。
试想,妈妈不在身边或孩子进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时,安慰物是可以帮助孩子安全感的。
因此,给予孩子充足的爱与安全感,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最重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