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自己思考》关于如何思考目标的理解和感悟(二)
“我今年要做到每天晨跑半小时。”
“我要在3年内实现环球旅行的梦想。”
“我要改进我的工作质量,争取完成50万的广告任务。”
……
这样的目标你做过吗?反正我是做了不少。但是激情很大,动力也挺足,可是到最后,没有几个事坚持下来,苦恼不已。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错误呢?有的书上说,目标不够具体!有的书上说,没有落实到具体行动!有的书上甚至说,你的意志力不够坚强。
哎……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直到我看了《教会自己如何思考》的第三章——TO,我想去哪里
给目标下一个“定义”
书中,德博诺先生语重心长的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去哪里,就不太可能抵达目的地。”
不对啊,我知道我去哪里啊,我想减肥啊,目的地瘦20斤。我想赚钱啊,目的地一年攒钱10万。
这看似没什么不对的目标,其实埋伏了陷阱。
哪里是陷阱呢?其实就是出在“定义”的问题上。
书中,作者反复用了两个词,一是重新定义,二是变更定义。
什么意思?
例如
原始定义:我想解决我肥胖身材差的问题。
德博诺先生说了,你大声的说出目标,看看是否合适?这个目标你可以重新变更新的定义。
重新变更:
1,今年,我要穿上M码的衣服
2,今年,我做到晚上不吃任何主食
3,今年,我需要找小伙伴监督我减肥
4,除了不吃饭,还有什么办法让我瘦身?
5,我要避免看到任何肉类
6,我要让自己爱上蔬菜水果
我们可以尝试不同的定义,上面每一项都是这个目标的替代定义,他们都指向了同一个问题,我要解决我肥胖身材差。
而不同的定义又有不同的解决方案。
1,如果你想穿上M码衣服,你可以只减上半身。
2,如果你想晚上不吃任何主食,你可以买营养餐代替
3,你想找小伙伴监督,你可以在朋友圈打卡,可以加入社群,也可以找和你一起想瘦身的小伙伴
4,除了不吃饭,你还可以健身跑步游泳……
5,你不想看到肉类,你可以去素食餐厅,可以把家里冰箱的肉都送人
6,你想爱上蔬菜水果,可以学着做各种好吃的沙拉。
你如果把你自己的目标定义成另一种方式,其实是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目标“神器”——扇形图
但是有了目标还不行啊,怎么落实到每天的行动当中呢?
书中介绍了一个图——扇形图
其实我读完后,是这么理解的——
你需要有个总目标,然后分出许多子目标。
分解目标时,一直问自己一句话,这句话的公式是这样的:“我如何+事情?”
例如:我的总思考目标是,“我想瘦身20斤”
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分别是:
1,减少每天吃饭的量
2,增加每天运动量
3,增加水果蔬菜摄入量
这时候,这三个解决方案就成了三个思考子目标。
例如第一个,减少每天吃饭的量,就可以换成公式——我如何减少每天吃饭的量?
这个问题,又可以有新的解决方案。分别是:
1,不吃晚饭
2,早餐吃鸡蛋和牛奶
3,中午吃水果蔬菜和鸡肉
这时候,这三个解决方案又变成新的思考子目标,公式——我如何做到不吃晚饭?
以此类推,直到找到最后可以执行的细小行动。
扇形图什么样?我简单画了一下。

这个扇形图,最重要的方式就是不停的给每个方案提问。
我又对照了我今年给自己定的目标,例如每天日更写作。我心里想的是,每天保证完成一篇就是了,完全没有想到问自己一个思考的总目标“我如何做到每天日更?”,如果当我一步步问自己问题时,其实可以找到更切实可行的目标和行动。
而且按照给“目标下定义”这个方法,“我如何做到每日日更写作”这个思考目标定义,还可以重新变更更多的定义,帮助我找到更多的解决方案。
目标没实现,问题有可能出错了
但是我又有个疑问了,就算我细化了目标,给目标定了很多定义,也找到了行动方案,就能保证我一定能行动吗?
答案是不能。
WHY?
德博诺在书中写道:“解决方案的成败取决于真正的问题究竟是什么”
这是什么意思呢?
今天我开车回到小区,发现到处都没有停车位,好不容易在一个拐弯处发现了一个空,距离刚好可以放下车,我就很激动的想停进去。这时我想的问题是“如何停才能不碰到别人的车?”我就让车头先进去,车屁股在外面,但是这样我不碰别人的车,别人很容易碰到我的车啊。然后我又想,“怎么不让别人碰到我的车?”我就让车屁股先进去,车头在外面,把后视镜掰过来,但还是危险重重。
这时候我想到,我的总目标是什么?“那就是如何把车好好停进去?”想到这个目标以后,于是我找到了一个好心行走的路人,帮我指挥停了进去。哈哈
所以,总结了一下,为什么我开始的解决方案,都不可行?因为我没有找到真正的问题,只有找到真正的目标问题,才可以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案。
所以,如何制定目标?
第一,学会给目标下各种各样的定义。
第二,用扇形图,给总目标和子目标分别提问,一步一步找到解决方案
第三,解决方案不可行,有可能是源头的问题出了问题。只有真正的问题才可以找到解决方案。
所以当我们解决方案不好用,不要怨天尤人,先冷静下来,看看是不是因为我们的总目标出了差错。
很多人认为,我们遇到问题,才需要思考。因为这个问题导致了我们不舒服,所以需要思考怎么解决,但是,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然,除了问题需要我们思考,还有很多不同的思考情景,还有哪些种类呢?不同场景要怎么思考?明天继续更新。
每天都要加油鸭!
这是王小七同学,2019日更的第5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