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学生青春想法
多希望,刚毕业时也有人对我说

多希望,刚毕业时也有人对我说

作者: f49a81c5ce2a | 来源:发表于2018-11-17 22:37 被阅读23次

政法本硕,8年政府工作经验。2010年国考到中直单位,2013年省遴选考到省府办,2015年遴选到国家部委,面试、遴选经验,机关感悟,一一与你分享。

人生,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这么简单的道理,我用长长的弯路才亲身体会出来。

不得不承认,我够努力,但是往往在选择面前,不够明白,也不够坚持。

希望更多的人,走上理想的康庄大道,而不是在职业道路上弯弯绕绕。

第一个工作平台的选择,务必慎重。

有多少人费着劲,经过笔试、面试、体检、考察政审、公示,考进公务员队伍,拿到编制,却后悔不迭,想跳槽,想考研,想遴选,岗位成为鸡肋。

有多少人在基层,困苦、迷茫、想要挣脱,又没有勇气,没有路径,沉淀的几年,可能成为你职业的基石,也有可能基本就是在浪费青春。

我当然希望这样的情况不会发生在你身上。

自我认知“猫要鱼,狼要肉,你要什么呢?”

这个问题从毕业后就一直在自问,也是这个问题带着我在探索着真的我,我希望自己走上的路,成为的我,是以后永不后悔的我。

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背景,家庭,欲望,期待,梦想,是选择的前提。常有人问我,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岗位如何选择的问题,其实更多的我的回答只是站在提问者的角度,帮他进行权衡后的客观建议。

大部分,我所了解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除了家庭条件特别优越,没有野心与欲望,就图个清闲混生活还是在少数。绝大部分还是希望,把公务员当做一个职业来发展,突破职业瓶颈,还是希望自己会有所作为,至少也是要有职务的晋升。

所以想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有可能刚毕业的大学生随大流的公考,考公仅是为了多一个选择而已。混沌的、不思考的、撞运气的选择,往往需要自己以后承担更多。

作出选择的时候要清醒。


02

宜大城市不宜小城市。

北上广深的公务员还是要优于小城市的公务员。有一种论断是,大城市,公务员多,好企业多,公务员本身存在感低,这不假,但是那是同在大城市的横向比较,我们需要个人的横向比。

公务员本身流动性较弱,在一个单位工作,基本上就相当于选择一个生活的城市,生活的城市决定了未来生活的环境,公共服务水平,子女后代的教育,眼界,医疗资源,还有身边同事的质量,一个应届毕业生,解决大城市户口的机会还是非常难得的,户口带来的隐形福利不能忽视。当然,你说压力大,生活质量不能保障, 事实是,在任何城市的公务员,收入都是当地中等收入水平,小城市,也是一样。大城市的专业公务员,积累几年后,跳槽的机会多,选择多,小城市,一辈子可以选择的机会太少了,即使有宏图大志,客观条件也不允许。

总的说,落后的城市,更讲究关系,发达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和意识更高,带来的所谓公务员的地位有差距,比如杭州,服务意识就要比东三省强,相对的,公务员面对企业的强势地位要弱很多,所以发达城市公务员也不是最优选。

至于房子,北京上海压力大,哪个城市都不小,需要考虑家庭、配偶收入,还有个人其他途径的投资综合考虑。如果很恋家,家底丰厚,只需要你有一个有保障的工作就好,那就回家呗。

宜高不宜低。

级别还是奔着高级别的去,可以考部委当然要选部委,可能去省直、市直还是去省里,市里,这直接影响着级别职级的晋升可能,基层那“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忙碌,各种检查、考核、暗访、报表,周边同事的水平和素质,对于一个应届毕业生来说,很难培养出良好的职业素养,不利于长远发展。

我个人那些较为良好的职业习惯,都是到省直后,在关键岗位培养和磨砺出来的,不同的级别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视野,不同的平台给一个人的助推力是全完不能同日而语的。

我当时进入国税,看重的是这个系统,但是市和省不对外公开招考,我打算进去后好好努力,进入省局,可是,进去之后才发现,那通道是封闭的,只对关系户开放。

市级的同学副科、正科,你还在基层混所谓“股长”呢,尽管掌握的实权不一样,但是,目前还没有人真正的不在乎级别。比如我现在,在基层耽误了两年多,同样的同事,刚毕业就在省直,现在已经是处长了。

现在省直不对应届招考,需要积累基层经验走选调生或遴选之路,要选择比较有发展的单位和岗位,很多省直单位、国家部委都是系统内遴选,比如组织部、检察院之类,考上基层财政局积累几年遴选到财政厅还是希望比较大的,或者市县政府办也不错,办公口办文、办事、办会磨练人,锻炼全面,遴选到省两办,直厅委办厅局办公室几率都比较大,当然这只是举例子,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03

宜实不宜虚。

实,就是实实在在的岗位,比如税务,审计,财政,发改,住建,教育、卫计委等实实在在的业务,工作几年可以修来实实在在的本领,接触实实在在的企业,不是教你吃拿卡要,而是明白了相关领域如何运行,以后也有来钱的道,比如卫生口,家人以后可以开药店。比如税务口,家人做生意还是要便利些。而不是如档案局啊、气象局啊、宗教局啊这些“虚”一些的单位。一个是同在体制内,这些单位相对边缘化,存在感的确是低,第二也是未来发展受限,遴选也不占优势。

有些人考公务员奔着竞争的人少去,好考,考上再说,这个想法最好不要有。

宜专不宜转。

专,是说专业。最好是专业对口,大学四年教育,研究生全日制教育,专业给我的滋养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选择公务员最好专业要对口,不要去转专业,比如我,法学专业,进税务口,以为稽查大案要案,行政复议可以大显身手,其实这些案子,更多的是依赖财会,有财会的基础才能研究透案情。更何况,哪有那么多行政复议,专业不对口,会受憋,一身功夫施展不出来,还要跟税务专科毕业的重新学一遍新的专业。当年,我也是想技多不压身,还报考了注税,后来,简政放权,注税取消了。偷懒的我,还是悄悄庆幸。必须要承认,作为普通人,都有惰性,我们的意志力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顽强,很多时候是被动的被推着走的。职业最好与专业连续,这可以省去很多力气。

比如,我当时觉得法院很辛苦,尽管专业对口,压力太大,不太想去,现在8年过去,法院同学改革,工资待遇涨,积累了专业可以跳槽大企业,跳槽当律师。

宜清不宜听。

清,通过“尽职调查”弄清楚自己所选的单位全部情况,必要的时候去试用、实习,与单位人员多聊聊都是可以的。

不能道听途说,不宜听信传言。

比如我当时的单位,相比于其他税务局公积金是最少的,对,同一个城市的不同税务局公积金不一样,比如我所在的税务局所在地非常繁华,但是实际上纳税大户却不多,因为都被市局抽走了。直接影响个人收益和待遇,当时没有弄清楚。

包括身边同事的基本素质,这决定了你以后职业的起点和职业环境,也非常关键。

奔着对自己负责的原则,去“实地踏察”,不要冒着风险去决定。

宜性格不宜性别。

性别,似乎成为考公务员的必备考虑因素。常常有人说,女生嘛,又不需要干事业,考个公务员,稳定,顾家,好嫁人。

这的确不错。如果你是这样的贤惠之人,男朋友又特别支持,俩人之间有一个考公务员,是一个比较好的搭配。公务员福利保障还可以,身边女性到了三十多岁,考虑的特别多,不必担心失业,不必担心生小孩被炒,身边确实有好几个高高兴兴备孕生二胎的,这让企业的同学很是羡慕。

但是我也看到,很多女生公务员,家底不是特别优厚,或者有更多追求的,在做代购或者其他生意的。也有不安于只是相夫教子,想要看更大世界的女生,在积极准备考遴选。

所以,跟性别有关,但是关系不大。还是要看个人,小富即安的男生考公务员未必不好,心有大志的女生考公务员未必就是最好。

主要看性格。

04

宜远不宜短。

远,是长远,要考虑长远,不要为眼下的压力吓倒,所有的困难都会过去,短,是目光短浅,只看的到眼前。

按照未来给自己的人设,倒推现在的选择。

未来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倒推目前如何决定。

刚毕业的大学生,最大的心愿是求得有保障有“好”工作,解决毕业与社会之间空档的压力与迷茫。别害怕,目光放长远,不要因为害怕而选择公务员,不然,未来的哪一天,你会更痛苦,本身有想法,愿意奋斗,在公务员系统内会比较痛苦,希望公务员的路,不是你报考的权宜之计,不是你毫无选择的保底。

不要把努力的机会留到以后,就现在,使出最大力气,去努力。

“不要害怕,去成为你。”

我多么希望,这句话,刚毕业的时候,有人对我说。

相关文章

  • 多希望,刚毕业时也有人对我说

    政法本硕,8年政府工作经验。2010年国考到中直单位,2013年省遴选考到省府办,2015年遴选到国家部委,面试、...

  • 有人对我说

    有人对我说:你年轻有活力,记性又好,是领导的左膀右臂哦,是劳动模范啊! 然后有人说——她还是太年轻,脑子不灵活,什...

  • 塵随马

    《安然》 ——我多希望医生也对我说,你不是抑郁症,你是真的惨。 ...

  • 谋杀韶华事件始末4

    “你才20岁,还年轻,别想那么多。” 我希望有人这么对我说,但没有。 我的心理辅导老师说,生活从来没有容易二字,也...

  • 谋杀韶华事件始末4

    “你才20岁,还年轻,别想那么多。” 我希望有人这么对我说,但没有。 我的心理辅导老师说,生活从来没有容易二字,也...

  • 愿自己十年归来,仍是少女!

    我希望, 在我最累的时候,有人对我说加油; 在我最难过的时候,有人对我说没事有我; 在我开心的时候,有人对我说你能...

  • 没有平台你什么都不是

    人与人的差距很大,有人说,人与人的差别比人与狗的差别大,刚听刺耳,想想也不无道理。 刚毕业时,同学们各奔东西,到最...

  • 多希望这些话,有人可以早10年对我说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3oST0q1CvgL2FCFV5uajNA 今天...

  • 愿你我都不曾是陈寻与方茴

    最近和朋友聊天,聊起毕业后的时光。她对我说,刚毕业时她在追一部电视剧《匆匆那年》,并且极力向我推荐,说我看后...

  • 多希望有人懂我

    这个世界真的不缺深情的人,缺的是懂你的人。确实,我们每个人,从一出生,就要背负很多。多希望,有人懂我。 我们活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多希望,刚毕业时也有人对我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qxw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