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学生我们爱成长公考
国考在即,如何备考申论?

国考在即,如何备考申论?

作者: f49a81c5ce2a | 来源:发表于2018-11-16 23:19 被阅读2次

文/公考集中营

文章首发公众号,大家可以通过公众号找到我

申论改如何准备,先谈“对手有什么招式”,而非空泛的谈“我还有什么招式”。任何不立足于“对手招式”的出招,都是自我感觉良好。

先说一个看似无关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说话?

原始社会人们打猎为生,打猎完了就吃,吃完了就睡。有一天,老张打了一头野猪,老李抓了一条大鱼。老张的野猪吃不完,于是想和老李换一块鱼肉尝尝。他捧着一块野猪肉走到老李面前,手舞足蹈:“嗯嗯,啊啊啊啊啊!”半天过去,老李明白了他的意思,切了一大块鱼肉,给了老张,老张嫌小:“呜呜啊啊啊。”半天过去,老李又懂了,给他又多切了一点。

积年累月,老张和老李的交流越来越畅,“我想换鱼肉”这句话,也从一开始的“嗯嗯,啊啊啊啊啊!”慢慢演变成了更为简单的“嗯嗯,啊嗯啊,啊嗯!”。老张说了,老李就懂了。

继续积年累月,逐步变成了我们现在所说的“我想换鱼肉”。越来越多简化的声音符号,让老张和老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上面的故事,我们想得出的结论是:语言是为解决问题而生的!

如果大家始终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老张和老李没有交集,他们便不需要语言了。只有当简单的肢体动作无法满足人类描述和解决复杂问题的需求时,才出现了语言!

任何语言的存在,都是为了描述问题,然后传达想法。否则我们干嘛还要说话呢?

申论是语言,既然是语言,那么它必然是要描述一个问题,传达一种想法。

了解这一点,我们才好去说,把这段语言描述的问题,清楚的找出来,有条理的给出解决方案,才是我们应对申论,应对所有语言类问题的唯一方法。对申论,对行测,都是这样。你连人家想说的是什么都不分析清楚,盲目的积累素材,套用领导人讲话,你不偏题谁偏题?

申论为了考察你对复杂问题的分析能力,自然不会简单的从一个层面去分析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申论材料几乎都是在以“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这样的形式出现,实则是从不同的角度去描述问题。

比如我们随便扯一个问题,比如我想考交通安全,那我会这么出题:

材料一:描述一个具体事件:

20xx年,x省x市发生了重大交通安全事故,一辆小汽车与一辆大客车发生碰撞。现场一片狼藉血流成河(简单描述一下事故的惨状),造成了x死x伤的惨剧,道路拥堵xx公里。

材料二:采访一下处理事故的警察,从警察这个专业的角度谈谈事故。

xx日报的记者采访了负责处理该事故的xx警官,“事故发生时,小汽车从右侧驶过大客车的视野盲区,这种大客车驾驶座比较高,后视镜大小又有限,因此。在右侧会存在一个xx米的视野盲区。再加上是山路,发生事故的现场正处于一个崎岖不平的山道。同时,大客车司机是从xx市开往xx市,已经驶过上一个服务区100公里,因此大客车司机可能很疲劳。种种因素加起来共同造成了该事故。

材料三:从死者家属角度,谈谈事故造成的惨重后果。

xxx是xx中学的一名学生,他本来应该在学校和同学一起准备高考,现在却躺在xx医院。“我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都被撞死了,呜呜哇哇。爸爸开车很注意交通安全的,那天我们一起去xx市走亲戚,然后天晚了他怕赶不到,于是开的快了点。经过那辆大客车的时候,路只有两股,客车占住了内侧的车道,我们不得以从外侧超车,没想到车就撞了上来。现在我考试也不能去考了,家里人也都没了。”

材料四:从大的层面谈谈我国交通安全事故的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数量呈上升趋势,2014年多少起,2015年多少起,分别造成多少死伤。从统计数据来看,造成事故原因前三名分别是a,b和c。且呈现出多发于夜晚,一死死全家,大车事故多等特点。

材料五:交通专家的角度谈谈事故。

xxx是上海交通大学交通研究所的教授,谈到交通安全,他认为:目前我们的道路设计上有xxxx的情况,红绿灯的设置xxxx,我们研究所目前正在开展交通模型研究,通过xxxxxxx(某个名字很复杂的技术),建立信息化交通管理平台。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向国家争取资金。。。。平台建立后将带来xxx,xxx等好处。

材料六:说个正面的事,xx市政府开展了交通安全教育活动什么的。

xx市政府于20xx年x月x日起,开展了持续1年的“交通安全进万家”活动,xx市长说:“交通安全就是经济发展。”在活动期间,交通事故数量降低了多少多少,死伤人数降低了多少多少,直接经济损失减少了多少多少。交通事故的减少还释放了医疗资源,据统计,活动期间,医院收治交通事故病人减少了多少多少,交警出警数减少了多少多少。

材料七:谈谈人们交通安全意识的改变。

10年前,横穿马路的情况非常多,车子速度也慢。现在,人们都会去走人行横道。在城市,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怎么怎么样,在农村,怎么怎么样。

看到没有,各个材料其实都是在解读交通安全问题。表面看起来说的很多事,其实只是角度不一样。

如果我们换个题材,一样可以出一套申论题目,比如,如果我想出贪污腐败:

材料一:谈一个具体贪污腐败事例,谁谁谁贪污多少钱,判了多少年。

材料二:采访一下判案的法官,谈谈审讯过程,犯罪嫌疑人态度等等。

材料三:采访一下贪官家属,家属的角度说说:他一开始不想贪的,是怎么样慢慢贪污。

材料四:大的层面谈谈我国反腐现状。

材料五:中央党校教授谈谈产生贪污的深层次原因。

材料六:正面的事,某地开展反腐倡廉活动,谈谈做法和效果。

材料七:谈谈官员意识的转变。

虽然看起来讲的是贪污腐败,但是和交通安全那个题,套路是类似的。当然材料排列顺序可能有小变化,谈问题的角度可能也不完全一样,加个别的角度也有可能。但是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内容。

把申论如何描述问题的套路搞清楚,你才算懂了申论,才有可能见招拆招。

那么申论会怎么出题?

无非就是:

一,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概括一下事故发生的原因/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概括一下本案中xxx贪腐的原因。

怎么答?先看材料:

事故发生时,小汽车从右侧驶过大客车的视野盲区,这种大客车驾驶座比较高,后视镜大小又有限,因此发生了。。在右侧会存在一个xx米的视野盲区。再加上是山路,发生事故的现场正处于一个崎岖不平的山道。(简单描述一下现场环境)。同时,大客车司机是从xx市开往xx市,已经驶过上一个服务区100公里,因此大客车司机可能很疲劳爸爸开车很注意交通安全的,那天我们一起去xx市走亲戚,然后天晚了他怕赶不到,于是开的快了点。经过那辆大客车的时候,路只有两股,客车占住了内侧的车道,我们不得以从外侧超车,没想到车就撞了上来。

分条化简:1.大客车违规占道,同时小客车右侧违规超车。2.大客车设计上形成了视野盲区。3.现场环境恶劣,崎岖不平,且道路设计较窄。4.大客车司机疲劳驾驶。5.小客车超速行驶。

二,根据材料四,谈谈我国目前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哪些特点。/根据材料四,谈谈我国目前的贪污腐败有哪些特点。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数量呈上升趋势,2014年多少起,2015年多少起,分别造成多少死伤。从统计数据来看,造成事故原因前三名分别是a,b和c。且呈现出多发于夜晚,一死死全家,大车事故多等特点。

分条化简:我国交通安全事故近年来数量上呈上升趋势,所呈现的特点有(字数紧张的话这句就不要):1.多发于夜晚。2.一死死全家。3等等。

三,对材料六中划线句子“交通安全就是经济发展。”,你怎么理解?/反腐的同样也可以类似的给一句话。

xx市政府于20xx年x月x日起,开展了持续1年的“交通安全进万家”活动,xx市长说:“交通安全就是经济发展。”在活动期间,交通事故数量降低了多少多少,死伤人数降低了多少多少,直接经济损失减少了多少多少。交通事故的减少还释放了医疗资源,据统计,活动期间,医院收治交通事故病人减少了多少多少,交警出警数减少了多少多少。

分条化简:交通安全就是经济发展,体现在以下几点(字数紧张的话这句就不要):1.交通安全减少了由交通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2.释放了医疗资源。3.减少了交警警力资源的浪费。

四,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

这是最后的大作文,要写的话,首先你要意识到人家是让你解决问题的。因此,你的作文是围绕问题来写。

如何解决问题?

如果我问你,我的车坏了,你要怎么修?

1.自然先谈谈是怎么坏了,是没法启动?是开起来噪音大?是方向盘转不动?问题先明确了,才好谈解决问题。

2.为什么会产生这个问题?是对车子的保养不重视?是发动机磨损?是油箱漏油?是需要加机油了?

3.这时候才能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思想上要重视,要检查部件,要添加易耗品。

4.那么通过这些思考,车子的问题一定能够解决好。

那么回到题目,我们要谈的内容的框架也就出来了:

谈谈目前我国交通安全的现状是什么样?出现了事故多发等情况,如果不解决好,会对人们生命财产带来xxx,xx等损失。

产生该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问题,很多人对于交通安全不重视,认为,认为。;道路的设计可能怎么怎么样,有的地方道路过窄,有的地方道路不平整。;对司机的教育可能不到位,具体谈谈。;然后再写几条。

那么要改善上述问题,可以:人们要自觉提高交通安全意识,认识到什么。;要进一步加大道路设计的研究,通过xxx的方式,聘请专家学者。;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

最后展望一下未来。

人家的目的是让你把问题解决好,那么解决问题大的思路不能错。否则,你去谈一堆感想,一堆我要怎么做怎么做,你并没有把人家给你的问题解决好。而这些的内容,才是你可以挖掘亮点,填充所谓素材,发挥你语文功底的地方。

切记政府招一个公务员,不是让你去发表感想,表明态度的。政府需要的是能处理问题的人!

回到我们的题目“如何准备申论考试”。

通过上面的分析,你把人家会怎么考,给你什么模式的材料弄清楚,把有可能出的题目弄清楚,当你拿到一篇申论题目,你就会发现,区别仅仅在素材的不同。而掌握了考官出题的思路,才有可能把每道题目答的完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国考在即,如何备考申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pgv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