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

作者: silence_ff6f | 来源:发表于2018-10-30 23:05 被阅读0次

豆腐,算是儿时的一点回忆,也是属于一代人的印记。它代表着什么,有什么特殊的含义与象征么。对于我而言,它或许就像《平凡的世界》中的馍馍、窝窝头一般,一种时代的象征。

对于豆腐,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便是:吃豆腐汤了。但这并非好听的话。豆腐对于贫苦的农名而言是比较接地气的,毕竟便宜,一块巴掌大的豆腐以前只卖三毛钱,一大锅豆腐也就几块钱罢了。因此,老人过世,举办葬礼的时候便是以豆腐为锅底,豆腐汤应运而生,便也留下这不好的名声。

其中滚泥豆腐是小时候常吃的一道菜肴,虽已多年未再吃过,不过那份回忆却是终生的。到底滚泥豆腐的来源是什么,细问母亲,母亲也答不上来。

粗略搜索了一些关于滚泥豆腐的资料,有如下解释:

(一)历史渊源:滚泥豆腐是全州人对豆腐的一种特有吃法,其食用历史已无从考究,据传在唐代以前全县就普遍食用,其历史至少在1500年以上;

(二)“泥”的作法:泥,其实就是一种酱料,取原已腌制好的辣椒酱一大碗,加入切细的葱、蒜及香菜,放入热油锅内炸炒,炒得满屋生香时取出装碗内备用;

(三)豆腐的煮法:先熬一大锅紫苏汤,在汤锅内加入打成方块的水豆腐然后烧煮,待豆腐煮成灰黄色且浮于汤面时即可食用;

(四)食用方法:将豆腐从滚开的汤锅内捞出,放到酱泥里滚两滚,让豆腐周身粘满香泥即可使用;

(五)药用及营养价值:滚泥豆腐因为是用紫苏汤煮的,有驱寒散风之功效。过去农村缺医少药,老百姓如果伤风畏寒得感冒,就会煮一锅热腾的白豆腐,配的香喷喷的辣椒酱,吃得呼辣喊热、满头大汗,其风寒或感冒不治即愈了。封建时代农民清苦,在寒冷的冬天里,一家人或数家人聚在一起,煮豆腐充饥解馋。

尤记年幼时,一家人亦常围坐在灶台边上吃滚泥豆腐。

首先这灶台也是十分有意思的。这种灶台也不能称作完全意义上的灶台,算是南方所特有的,样式如同野营时用石头架成的简易生火的地方。方言称作“称架”。用一个铁圈,铁圈四周焊上三条铁柱,其中两条铁柱间隔较大,为添柴的“灶门”。铁柱另一端稍尖,将铁柱敲入泥土夯实的地面中便成了烧饭做菜的灶台。这种简陋灶台的好处是冬天烧饭时便可烤火,南方的冬天没有暖气,还是非常阴冷的;缺点显而易见,火力不足。“称架”上架着过锅,锅的提把也不像现在的,而是用铁丝编成麻花,捆扎在两边,一手便可提起。麻花在锅的正上方,因此不至于被四处乱串的火苗烤得滚烫。

一家人一边闲聊一边添柴、烤火,待锅内的汤底翻腾得像波浪时,即将切成方块的豆腐下锅。有点像是吃火锅。锅内的豆腐漂浮上来即是熟了,便可捞出,放入提前调制好的辣椒酱中。用筷子拨动着豆腐,使豆腐滚上一两滚,裹上一层辣椒酱。滚泥豆腐尚有余温时入口最佳,尚有余温的的豆腐促使你的舌头不断搅动豆腐,味蕾能充分的感受到辣椒酱的香味和豆腐的滑嫩,再一口咬下,辣椒酱的香味产生的味觉和豆腐嫩而爽口的触觉便融合一体,好似吃肉一般。当然,这一定时冬天食用才最能吃出滚泥豆腐的美味、趣味所在。不仅解馋、满足了胃,而且饶有趣味。我每次都不待豆腐的高温散去即迫不及待地入口,因尚有余热,嘴便不自觉地发出“扑哧”、“扑哧”的声音,同时半张着嘴,但又怕豆腐从嘴中滚出,还需半仰着头,这吃相惹得爸妈一顿大笑。最后一顿饭下来,被辣椒辣得和豆腐热得大汗淋漓,浑身舒畅、痛快。

如今生活都好了,吃滚泥豆腐的已不多见了,但那种吃滚泥豆腐的氛围,是吃过的人一定永远无法忘却的。

一首山歌唱得凄凉:炮仗声声逢过年,萝卜豆腐滚泥吃,更哭泥里无油绵,我们穷人好可怜。老一辈已经背着我们爬过了贫苦的年代,当代人已经体会、感受不到那般艰辛的岁月,只知所谓的“岁月静好,活在当下”,可又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也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罢了。满纸荒唐言。

虽不必忆苦思甜,但也需心存敬畏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杂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qzn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