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喻老》言:“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早在3000多年前,中国已经出现了象牙筷子。先秦时代,筷子被成为“梜”,到了汉代,又称其为“箸”,直至明朝时期,便开始称“筷”。
关于筷子的传说,层出不穷。有一说法,是姜子牙受到神鸟的启示发明了丝竹筷;又有一说,是妲己为讨纣王欢心将玉簪发明为筷;更有说大禹治水时,为节省时间用树枝捞取食物,发明为筷。缘何而来,无法深究,但筷子,却是我们华夏民族,每一位中国人所必不可少的食用餐具。
那双我们所司空见惯、使用繁复的筷子,却孕育了太多了文化内涵与礼节哲理。
《咏箸》
——朱淑贞
两个娘子小身材,捏着腰儿脚便开。
若要尝中滋味好,除非伸出舌头来。
筷子的两头,一圆一方,圆为天,方为地,象征着天圆地方,包含了人们对天长地久的美好祈愿。两根筷子,构成一双筷,合二为一,暗合太极阴阳理念,得生两仪。筷子的标准长度为七寸六分,代表着生而为人,便有七情六欲,与动物有着本质的不同。点穴、按摩、刮痧,行走江湖,携带双筷,必定有用武之地。
此外,筷子还是送礼佳品之选。送与新人,“珠联璧合,快生贵子”;送与恋人,“成双成对,永不分离”;送与朋友,“平等友爱,和睦共处”;寓意无穷。
看着那一双筷子,仿佛就能望见幼时,长辈们悉心教导自己如何用筷吃饭的场景,夹起第一块肉、第一颗菜的喜悦,回想之时仍然难平激动之情。一双筷子,承载着中国人数千年的的情感和记忆,蕴藏着深厚的文化积淀。筷子夹起来的不仅仅是食物,更是家的味道、爱的味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