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保险,大家可能会听到一个词,叫「现金价值」。
简单的说可以理解为,退保时自己能拿到多少钱,现金价值就是多少。
一般的长期保险,比如保障几十年的重疾险、寿险,或者长期意外险、长期医疗险,还有年金险,都有现金价值。
而短期保险,比如一年期的意外险、医疗险等,一般没有现金价值。
另外,现金价值的处置权是属于投保人的(而不是被保险人),这样退保的钱自然也属于投保人了。
对有些保险,我们还可以向保险公司申请按现金价值打个折进行保单贷款,具体要看条款约定。
大家如果想查询自己的保单的现金价值,可以打保险公司的客服电话询问,也可以直接看自己的保险合同。里面附有张现金价值表,清楚地标明了每保单年度的年末现金价值是多少钱。
举个例子,下面是健康保2.0保单样本里的现金价值金额表。这是份保额30万,保障到70岁的重疾险,分10年缴费,年缴保费 6780.13元。
![](https://img.haomeiwen.com/i16399265/405b540ef9d78e1a.jpeg)
请输入图片标题
和什么有关?
稍作观察,可以发现这份保单的现金价值呈现「先扬后抑」的形态。
![](https://img.haomeiwen.com/i16399265/a06bbc6e8605d1be.png)
请输入图片标题
刚开始的几年,现金价值远远低于已缴保费。
直到20多年之后,现金价值悄无声息的超过了所交保费,并在第32年达到巅峰。
之后,曲线调头往下,在最后一个保障年度结束时,它也完美的变成了零。
那保单的现金价值究竟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1)已缴保费
我们缴纳的保费越多,现金价值也就越高。前10年里,图中蓝色的线一直以较大斜率增长。
2)风险保费
每一年,我们都有机会罹患重疾。相应的,每年保险公司也需要从中扣除一定费用用作风险管理。
年龄越大风险越高,对应到图中,蓝线上涨的斜率越到后来也越来越小。
3)佣金
每卖出一份保单,保险公司需要向渠道支付一定的佣金。很多保险头几年的现金价值特别低就是这个原因。
4)管理费
除了上述费用,保险公司的日常运营也需要不少开销,比如场地费,广告费,人工成本等等。
5)利息
保险公司会拿你已交的保费去做投资,它能以一定的预定利率滚动生息,这样现金价值也不断增长。所以,从第11年开始,虽然不再缴纳保费,蓝线依然每年增长。
看了这张图之后,我们也能理解,为什么只交了10年的钱,就可以保障几十年。这是因为保险公司将长期的风险保费,平摊到了10年的缴费期里,均衡缴纳。
例子里这份是保障到70岁的定期重疾险,保单现金价值在保障期结束时为零。
如果是保障到终身的重疾险,那么到时候还会有一部分现金价值,可以在身故后返还。
当然,如果在保障期内出险,理赔了重疾,保单的现金价值也就自然马上变为零了。
重要么?
现金价值就是我们购买的保单所具有的价值。
如果您购买的是年金险、储蓄险,那么现金价值直接代表这份保险的保证收益,非常重要。
通过查阅保单现金价值表,很容易就可以计算出年化收益(复利),判断出值不值得买。
但对于保障型的重疾险、定期寿险之类来说,小保觉得,在购买时大家完全不需要关注现金价值。
以文章开头的样本保单为例,如果在第40个保单年度退保,能得到67662元。
但在这个年龄,出险的概率比40年前投保时可高太多了,这时想买保险还买不到呢。
万一出险的话,理赔金是30万,和67662元相比,差距巨大。这时退保,得不偿失。
既然购买的初心是寻求保障,为何还要关心几十年后退保能值多少钱呢?
更别提,到时候那份经过通胀贬值的退保金,您肯定是没有感觉的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