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一个夜晚,老同学带着老婆孩子来我们家玩。我们搬了凳子在屋前乘凉,大人聊天,几个小孩玩耍。他聊到他大女儿在学校被其他同学打,她不会还手,脾气太好了,就这样被同学欺负了。我记得上次我带着女儿去他们家玩,奶奶也说过这个事情。
我坐在那里思考,面对这种情况父母该怎么处理,该如何教育孩子。我的本能反应肯定是要打回去,不能让人随便欺负。
我女儿上了一年托班,也有过几次被打的经历,还有被抢玩具。集体生活,是很容易引发起矛盾爆发的。
我记得女儿第一次告诉我谁谁打她情景,女儿很不开心的低着脑袋,撅着小嘴,说完以后小眼睛里面都是泪水,委屈的钻进我的怀里哭。小小的身子在我怀里哭的颤抖,我感受到了她的难过和悲伤。
我听到女儿被打,回家哭,我很生气。我抱着她说,那你下次打回去。我们甚至做了打人练习,我打她,让她告诉我“你不要打我”,然后她再打我。我的目的是,通过练习,形成条件反应,可以让她更好的应对问题。
可是事实上,还是会出现,被别人打,被抢玩具,女儿回家哭。印象最深的是,前几天夜晚,关了灯,我问女儿,今天有没有不开心的事情啊。我感觉到睡在旁边的女儿,身体紧绷,然后朝着我的反方向蜷缩,哭着说,我不想上学。原来,今天有小朋友抢她玩具了。
我开始思考,她想表达什么。我站到她的角度,我突然明白了,她是在倾诉,她想要我听听她对不开心事情的描述和感受,她想要我给她一些安慰。
孩子被打,是孩子决定该怎么做,那么我该怎么面对这件事情呢。我需要做的是尊重她,不管她被打以后,如何处理,都是她根据当时的反应做出的决定,我不需要对她的决定做出任何判断和指责。
我开始会问,谁谁打你,你什么感觉,被他打在哪里,疼不疼,你想要做什么。你当时是怎么做的,有没有打他,有没有哭。是不是很难过,要不要妈妈抱抱。我也会问,谁谁抢你玩具,你什么感觉,你怎么做的,是哭了还是告诉他不要拿,还是什么都没有做。他知道你不想给他玩吗,你想要和他说什么。你不说什么,他知道你的想法吗?
女儿基本都会哭着回答,他抢我玩具,我不想去上学了,我今天一天都要待在家里。我要去我以前的学校上学(她上托班的学校)。
我不会再像以前那些去反驳她的说法,我会待在一边看着听,我认真做她的倾听者。在适当的时机,把她抱到怀里。
等到女儿哭的差不多的时候,我也不会主动教她怎么做,我会问她,你想和那个小朋友说什么,你有没有想过,你什么都不说,他以为你是愿意给他玩的。你想想,你怎么做怎么说,他会知道,你不想给他玩。
昨天晚上和今天早上,女儿又哭着说,不想去上学,因为有人抢她的玩具,我没有多说,主要是安抚和引导。早上快到教室门口的时候,我特地多说了一句,如果有不开心的事情,记得告诉妈妈。女儿很认真的点点头。
其实我也很清楚,在这类事情发生的时候,女儿处理的可能不一定好,毕竟她会紧张、害怕,这些都会影响她处理突然情况的。这种情况其实我们成年人也是会遇到的,事后才发现当时自己反应不足,处理的不够好。毕竟理论和实践差距很大,我们需要语言、肢体动作、情绪,三者相结合。
我不可能给女儿一个完美的环境,没有矛盾,没有打人,没有抢玩具,没有眼泪,没有难过和伤心。因为我们每个人在尘世中活着肯定会遇到很多我们不期望的事件发生,我们唯有面对才可以接触到真实的生活。真实的生活就是酸甜苦辣,缺一不可。
那么我希望自己在女儿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让她知道,我愿意倾听她的心声,愿意给她温暖。她这么小,她可以慢慢成长,慢慢历练。所有吃过的苦都不是白吃的,所有走过的路都不是白走的。只有经历风雨,我们才会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