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诗笔记(1)

作者: 尚云楼主 | 来源:发表于2019-01-18 16:28 被阅读524次
    我的学诗笔记(1)
                  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喜欢这首诗的原因恐怕是因为简朴的语言却传递着无比浓郁的情感。任何一个远游的人心中都有一腔浓浓的思乡愁绪。在千里之外的异乡看到来自故乡的故人,本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诗人笔下只问一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看似平淡无奇的语言却有丰富的想象空间,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思。

    我的学诗笔记(1)
                        凉州词(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读这首边塞诗,可以让人联想到那个“春风不入玉门关”荒寒的边地生活场景,可是诗歌营造的气氛刚好与这种凄凉的边地景象相反,它是热闹的,同是也是豪迈的。“它那明快的语言、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给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唐诗鉴赏辞典•赵其钧》)赵其钧的评论极其到位,他否定过去人们对这首诗作“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的评价,特别对于后面两句诗,他说,“清代施补华说这两句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为什么‘作悲伤语读便浅’呢?因为它不是在宣扬战争的可怕,也不是表现对戎马生涯的厌恶,更不是对生命不保的哀叹……”

    我的学诗笔记(1)
    感遇三十八首(其四)(陈子昂)
    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
    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
    吾闻中山相,乃属放麑翁。
    孤兽犹不忍,况以奉君终。

    这首诗用的两个典故,一个是魏国将领乐羊食子,一个是中山国君侍卫秦西巴放走幼鹿。

    乐羊为表忠心贪图军功而食子——据说是中山国君将乐羊的儿子煮成肉羹送与乐羊,报复乐羊(魏国国君魏文侯派他攻打中山国)。乐羊后虽立下显赫军功,却因食子肉羹受魏文侯怀疑他残忍而不受重用。

    秦西巴是中山国君的一名侍卫,中山国君有一次打猎得到一只小幼鹿,就交给秦西巴带回去。一路上老母鹿跟着他,悲鸣不已。秦西巴心中不忍,就放了小鹿。中山君以为他是个忠厚慈善的人,以后就任用他做太傅,教育太子。

    人生得失总在一念之间,一念为恶身名败,一念为善天地宽。诗人借古讽今,隐晦地表达自己对现状的不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学诗笔记(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rwn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