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者为高,愁空诸葛;老而不死,熬尽英雄。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这对联所写之人——司马懿
在历史上,我们知道诸葛亮外号“卧龙”庞统外号“凤雏”,却少有人知道司马懿外号“冢虎”他们都是经天纬地之奇才,但司马懿的冢虎却给人一种毛骨悚然之感。初次了解司马懿,是在《三国演义》,但因作者罗贯中有明显的的“拥刘反曹”倾向,我读到的是一个狡诈、多疑、阴险的司马懿;后因机缘巧合,黄雨晨同学给我推荐了电视剧《虎啸龙吟》,我又对司马懿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相比同时期的杨修、孔融,司马懿深明“韬光养晦”之道,行事不张扬、忍辱负重,大智若愚。有对比才能更好地衬托人物形象,司马懿的智慧很大一部分体现在了他与诸葛亮的对弈中;诸葛亮在军营中“事必躬亲”,凡事都要自己亲自处理,每天殚精竭虑,超负荷工作,最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与此同时,司马懿却享受着山镇美味、练瑜伽来活动筋骨、面对将士、君王的不满也毫不在意,保养身体最重要。最终他熬死了诸葛亮、熬死了曹操、熬死了曹操的儿子曹丕,也熬死了曹操的孙子曹睿;正如电视剧中一情节,曹爽向司马懿感叹道“你只用一天便簒取了我们曹家四代基业”,而司马懿却答道“我挥剑只有一次,可我磨剑却磨了十几年”,像司马懿这般“十年磨一剑”且有充足的时间去忍耐、去等待,便不愁剑拔出鞘的那一刻;我们在日常的学习也是如此,虽然有时努力了没有结果,但只要我们有恒心与毅力坚持下去,自己的才华便终有显露的一天。其次,有事需要有司马懿般敢于“忍辱负重”的精神,说通俗一点便是敢于“皮一下”‘不要脸’,在面临对方激将法对他进行各种辱骂时,他视而不见;在军中将士对他抱怨连天时,他付之一笑;甚至在诸葛亮送他女装折辱他时,他也欣然穿上。遇上此般“耍赖皮”“不要脸”的人时,我们虽然心生厌恶,却也无可奈何,这又是司马懿“大智若愚”的另一番体现。纵观整个三国,任由军师们绞尽脑汁地进行着“勾心斗角”的游戏,游戏的最后还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司马懿获胜。正如罗家伦在《新人生观》里所言“一个强者要有三个基本条件:最野蛮的身体,最文明的头脑,和最不可征服的精神。”纯粹的考智商,司马懿可能不及“卧龙诸葛亮”“凤雏庞士元”,但智商不是唯一量度,还有人耐磨的品性,正如司马懿对诸葛亮所说“我虽不及你,但我从不执着”。一句话总结司马懿便是“心态好,寿命长,不愁大业不得报”。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学会放手和一些适当的的“投机取巧”,找准时机与机遇。在为人处世上我们应有司马懿般有韧性——一张一弛,方能游刃有余;但在学科学习中,我们还是应有诸葛亮般“事必躬亲”严谨细致的态度。人的一生不只应看他精彩的宽度,还应看他所持续的长度,我们也不因一次小胜利而得意忘形、忘乎所以,而应持久稳定坚持下去,因为学习和人生一样,是一场持久战,张弛有道,方能游刃有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