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作家王安忆的小说《长恨歌》于1996年首次出版。她以海派细致入微的笔法向世人娓娓道来,从上世纪四十年代末至改革开放初的八十年代,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在几代人中展开,期间充满浮华、平庸、伪善和悲哀。
小说的开章带你走进最具上海特色的弄堂里巷,好似微窥的镜头深入到市井生活的肌理,犹如捧起旧时的记忆齑粉,慢慢观赏慢慢联想。贫富不一的楼宇房宅,取景生活的闺阁窗棂,以及从不间断的鸽群俯视,都造就了小说主人公王琦瑶的传奇一生。
“外婆看着眼前的王琦瑶,好像能看到四十年以后… 王琦瑶没开好头的缘故全在于一点,就是长得忒好了… 长得好其实是骗人的,又骗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
老人的判断没错,出自上海里弄一户普通小康之家的王琦瑶,就因为长相出众,性格略带清高和矜持,让其他高中女同学羡慕又渴望。于是就有同学吴佩珍主动把她带到片场,在那里认识了导演和导演的朋友摄影师程先生,让她的相片首次登上《上海生活》杂志,成为女校名人;相貌平常的富家女孩蒋丽莉为得到王琦瑶的友谊激动不已,与自己暗恋的程先生携手一道打造沪上名淑王琦瑶,使她荣获1946年上海小姐第三名。
这顶桂冠没想到在王琦瑶的心里竟戴了足足四十年,一碗号称选美的青春饭随着多次时局动荡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但王琦瑶还是以此为本不失时机地在普通人群中品尝。
漂亮的女子容易得到异性的爱慕,王琦瑶19岁时就很实际又老成,她不拒绝青年摄影师程先生的各类热情邀请,但爱慕虚荣的她毫不犹豫地瞅准时机,投入国民党大员李主任的怀抱,成为他在豪华公寓包养的“金丝雀”,可惜这段短暂的荣华随着李主任的坠机遇难告终。这便是她外婆讲的“没开好头”。
解放后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王琦瑶似乎也自食其力地隐居在普通里弄平安里,但她偶然透露的精致与讲究常唤她不自觉地重现过去的“美好时光”。与资本家出身的严家师母交好,从而仿佛又回到了曾喜欢的生活圈,打麻将、聚餐、游戏… 结识了败落的富家子弟、红色后代,当了干部的蒋丽莉,甚至到了知天命之年,还借助老“上海小姐”的余光与一帮渴求富有而心力不足的年轻人混迹一场。
经历了无数次的约会、厮混,似是而非的真情实感,却没有男人真正想娶她。她私生女的父亲康明逊早就向她表示“自己实在没有办法”;程先生看透了王琦瑶的真实人品,除了真心帮助也没有提过谈婚论嫁;王琦瑶曾幻想与她的崇拜者,小她二十多岁的“老克腊”共度余生,甚至把藏家底的一盒金条主动交给他,但“老克腊”拒绝了,痛苦了断后重现回归到真实生活中;只有那混混“长脚”一直惦记着她的宝藏,剥掉虚伪的假富少外衣,图财害命地结束了王琦瑶悲哀的一生。王琦瑶一直将当年李主任留给她的这盒金条当做她浮华人生的最后底牌,可惜连混混“长脚”打开后竟然有些大失所望。
小说题目选用唐朝白居易的诗名《长恨歌》,该古诗词本身就是一部揭露与歌颂统一,讽谕和同情交织的旷世名篇。作者的用意不难看出,正是以古为鉴将某一时代的虚华填入记忆的天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