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曾做过一项实验,从上小学开始跟踪观察小孩,发现从小沟通能力强的孩子,长大后成功的几率高出50%。
从总统到乔布斯,从那些超人气的TED视频达人,到各级中小学的学生会主席,出现在聚光灯下的人物……
都是那些演讲和口才,沟通表达能力都很厉害的人。
只要我们身处社会,无论是学习、生活、工作还是社交,都离不开“说话”二字。
说话不仅对孩子性格养成至关重要,更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发展与成就。
说话,才是伴随孩子一生的核心竞争力。
01
为什么说语言表达能力
是陪伴孩子一生的能力呢?
大家好,我是王小骞,我是一名主持人,央视从业22年,我也是一位五岁孩子的妈妈,我的女儿早早五岁。
为什么会想到开这一堂课呢?
因为我跟所有的妈妈一样,有的时候,恨不得替孩子开口。
在女儿早早上幼儿园时,幼儿园组织学期末亲子party,要求小朋友和家长一起表演小节目。在表演前一天,我跟早早在家排练唱了一晚上的《童年》,排练时进行地愉快而顺利,早早也唱得很开心。
然而,在party演出时,早早两度上台,又两度下台,愣是没有表演成,还在舞台上大哭起来。
我当时都呆住了,又着急又心疼,明明排练的很顺利啊,不应该感到害怕啊。
这种感觉让我回想到了,在我20多年的央视主持的生涯中,我参加主持过无数的少儿表演类节目,看到过很多很多小朋友一上台小脸憋得通红的,也有在台上大哭,也有台下准备了很多天,上了台就忘词的...
没有想到,我的女儿也会有这样的一天...
当时看到这些小朋友,就让我有一个大大的遗憾,
替他们着急,甚至想替他们张嘴。
现在看到我的女儿,我也是同样的感受,既着急又心疼。
无论在社会处于什么角色,你都要在人前说话
无论你的分数考多高,工作职位有多好,
你都要口语表达,去获得自信,获得更多的机会。
口语是一个人自信的来源。
如果孩子在人前说话就哆嗦,只敢看着地面或者鞋尖?
做父母的在一边是不是特别无力?
孩子能说会道不是天生的,也不会遗传,需要有意识的训练和良好的语言环境。
这也是激发了我想要帮助孩子开口,将我的主持经验知识传达给孩子们,让孩子在脱离我们的保护下,也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能够表达自己的人。蜻蜓FM有声读物www.qingting.fm在线收听。
有了这么一个小想法之后,在生活中,我会有意识地去给我的女儿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通过游戏,讲故事,互动等方式,记录孩子的童言童语,激发孩子说话的兴趣,保护孩子的自信心和好奇心。
1. 在生活中用语言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早早交了个好朋友叫宝宝。宝宝姐姐说曼陀罗花有毒,种子毒性最大,早早记住了。回来后,对有毒植物格外感兴趣,问我还有什么植物有毒?我说夹竹桃等等。晚上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聊天,我说:“夹竹桃为啥叫夹竹桃?为啥不叫夹木桃、夹石桃?”
早早爆发出早式嘎嘎笑,然后平静认真地说:“妈妈,夹竹,可能是个地方。”听完,我的脑子里闪过一道亮光!在一个叫“夹竹”的地方发现了这种植物,由此命名,这个推测是成立的!
虽然这不是真正原因,但依然佩服孩子的推理能力!
四岁的年纪,有如此发散性思维,通过好奇心引领的下沉一层的合乎逻辑的推测。对待孩子的每一步成长,不干扰不打断,真真地看见,并送上不吝的赞美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
2.关于电子产品,与其粗暴限制不如好好利用,帮孩子形成自律。
我的女儿,早早会用她的奶味童声对着我说:“历史深处,总有一抹亮色。”“如果我们能获得长寿,等我们年老的时候,我愿和你卜邻而居,共度衰倦之暮年,此生之愿足矣!醒来觉得,甚是爱你…”
一字不差。两段文字分别来自爸爸的手机视频和我的手机视频,一段是爸爸配音的纪录片,一段是我和爸爸的演出,合诵的是朱生豪情信。
由此,推导如下:1.不必将手机等等电子产品视为孩子的敌人,与其粗暴限制不如帮助他们形成自律,到了约定时间就关,完全做得到。2.确保孩子在电子产品中看到的不是垃圾。
在我们的育儿过程中,经常通过对话、讲故事的方式,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在我跟女儿早早沟通的过程中,也学到了用孩子听得懂的方式,我也学到了如何和用小朋友理解的方式,“浅”入“深”出讲出内容。
王小骞女儿早早的童言童语来自蜻蜓FM00:0004:35
Lisa是一位80后妈妈,是一家世界500强公司的企业高管,管理着三四百人的小团队。
她通过朋友介绍找到我说,又很着急又很委屈:“王老师,我的孩子在学校里不爱说话,就连上台发言都不敢。
有一次参加家长公开课上,看到班级里所有的小朋友都大胆举手,积极发言,只有看到我儿子小小的缩在角落,连头都不敢抬一下,生怕老师提问他问题。“
他真的很聪明啊,怎么在班级里就蔫了呢??
听到这里,唉呀,我太能感受了。
当孩子还不能自信表达,做父母的更不能表现的着急,
做父母的,没有只把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能意识到口语表达的重要性这是一件好事儿,都是明智的家长。
我们做的第一步应该是保护他们的自信心。
我邀请孩子的妈妈来参加我们的口语课,第一节课,孩子还很紧张,怯生生的喊我“王老师好”,连简单的自我介绍都没有。
我邀请孩子和孩子的妈妈一起选择了一本故事书,分别扮演书籍里的角色,玩中学习,效果翻倍!
通过一个个小故事来让小朋友理解口语表达的精髓,让孩子的领会到口语表达的乐趣。
一节课后,这位小朋友就有了一个明显的改变,愿意跟我主动说话了。
课程结束后,我给孩子布置了一些预习作业,让孩子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在经过两个月训练以后,这位妈妈给我发来小朋友的照片说,小朋友参加了演讲比赛,还获得了一等奖,在课堂上分享故事,朗读作文。
还当上了学校里的小小讲解员,在校园内迎新生,大大方方的新同学和家长面前介绍校园。再也不是那个在课堂上,不敢举手发言,一说话就脸红的小男生了。
在与小朋友沟通中,鼓励小朋友大胆去说,一步一步的激发孩子的兴趣。
从激发兴趣到夯实基础,掌握方法到登台演绎。
在课程设计中,分为五个步骤:
朗读篇:激发表达兴趣,掌握声音的情感密码。
正音篇:扔掉塑料普通话,口语表达的基础。
气息篇:让呼吸上下贯通,声音好听的关键。
诗词篇:听故事学国学,表达出经典的深意。
剧场篇:演绎好小故事。
采用五个方面分步骤拆解训练方式,循序渐进,简单而可复制的训练模式,玩中训练,打造语言环境,让孩子开口说话。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越往后跑,对一个人的综合能力要求就显得格外重要。
综合能力有哪些呢?其中有一条,那就是在人前表达自己的能力。
不爱说话的孩子总是会被别人觉得性格孤僻,不够活泼。
不爱说活,连很多机会都与他们擦肩而过。
不会说话,越没有机会“说话”,明明有很多才能,却没有机会被发现。
他们常常被别人误以为是没教养、不懂事,甚至被认为内向、胆小、没用的标签。不受外人的喜爱,就连父母,也偶尔觉得面上无光。会说话的孩子和会考高分的孩子,你选哪一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