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日子一天天热起来了,放牛也需要找些阴凉的地方,河边就成了我们最经常的去处。
小河水并不深,大多能淹到小腿,河面上长满了翠绿翠绿的“窝窝菜”,一簇一簇挤着生长,一个个头顶圆圆的叶子像金钱草一样。
要是那头牛走到跟前,一口下去就只剩下一片光杆突兀的竖在水面了。不过也不用担心,过不了多久,它会再探出自己的小脑袋。
牛会顺着河道走,我们也沿着小河摸螃蟹。
找准一块石头,站在靠近下游的方向,用手轻轻的超自己方向翻开石头,这时候随着石头的翻起,河水会有一瞬间的浑浊,别犹豫,下手去摸。
若是有螃蟹,就用手掌先将它整个按在河面上,然后五指并拢将其握在掌心,就可以将它拿出水面了。
要说有没有被螃蟹夹过,那是肯定的,曾经有次,小拇指好像都夹淌血了。就这也阻挡不了抓螃蟹的兴致。
抓了螃蟹玩一会就又丢尽河里了,下次来了再抓。
并不是我们不吃,只是很小的河蟹,并没有什么肉,也就没人去吃了。
但是有给牛吃的先例,说是可以给牛败火,那时候也不懂,只是见到过有人在螃蟹外面包裹一层草喂给牛吃。
除了摸螃蟹,我们还抓鱼,像小拇指那么大的小鱼儿,有时还有泥鳅。
我们曾学着电视里的样子,点了堆火烤鱼吃,还别说,根本不能吃,要么被烟熏黑了,要么就被火烤焦了。
后来就再没提过烤鱼的事情,不过不安分的我们很快又找到了新的零食——核桃。
这时候的核桃还没成熟,还是青色的皮。刮掉青皮,敲开外壳,里面的果肉又嫩又脆,只是外面包裹的一层淡黄色薄膜不能吃,谁要是吃了,保准苦的直吐舌头。
吃这种核桃的代价就是两手乌黑,核桃的青皮会分泌一种汁水,给皮肤染上重重的颜色,要很久才能洗掉。
为了避免这情况,有人用尖锐的小刀,扎进核桃的屁股,然后上下一別,核桃就分成两半了。
我们没有小刀,就发明了水中磨核桃的操作。
将打下来的核桃带到河边,找块平整的石头,将其放进水中,把核桃放在水中的石面上摩擦,核桃的汁液会顺水流走,手就不会变黑了。不一会儿就能磨掉青皮,得到光秃秃的核桃了。
再热一些就有西瓜了,那时候村里卖的西瓜没有现在街上的大,所以也不是一次买一半、买四分之一,我们那时候一买就是一口袋,足足有一二十个。
去放牛的时候,挑一个小的,再准备一个勺子,整个下午的吃食就有了。
到河边后,我们会先把牛赶到山坡上吃草,把西瓜泡进泉水里,就去洗澡了。泉水冬暖夏凉,待我们洗澡出来,妥妥的冰镇西瓜。
拎着西瓜就开始上山找牛了。
上山途中要是谁能发现一根笔直的棍子,立马去砍了过来。
网上说:“没有一个男孩子能够抵挡一根棍子的诱惑”。这对我我和我的小伙伴来说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谁有一根笔直的放牛棍绝对是那时候最靓的仔,要这根棍子倒不是为了赶牛。
这棍子在我们眼里那一定是超越“绝世好剑”的存在,什么“独孤九剑”、“太极剑”杂乱的挥舞间都是信手拈来。
在遇到半路敢于冒头的杂草,那必然是一套横劈竖砍,心中豪情也是汹涌澎湃,就算此刻独面千军万马,我也杀他个人仰马翻。
夏天总是过的很快,那是一段又热又凉快的日子。下午出发去放牛的时候是真热,沉闷的空气就像桑拿房,没办法,再不走就赶不上别人的牛群了,只得顶着太阳出发。凉快是河水带来的清凉,站在河里,感受河水轻轻从脚边流过,那是数不尽的惬意。
还没多久呢,就说西瓜不让吃了,秋后吃西瓜容易拉肚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