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是夸张了,但绝对有这个意思。
前几天,弄指甲的时候有一位妈妈跟我闲聊。她说自己的孩子比较内向,在想是否把幼儿送出兴趣班,可正愁着什么样的兴趣班合适。
基于职业本能,我多口问了几句。
我:你是基于什么而认知到宝贝是内向的呢?
她:他只跟照料长大的家中祖辈能自由交谈。像我跟爸爸不常在身边的,也要花点时间熟了才能自由对话。怕是因为只跟长辈接触少了跟外界交流的机会,所以才那么内向。
我:那他跟你们熟络后,会像话痨一样吗?或是能主动跟你们交谈吗?
她:能是能的,就是需要的时间。看来孩子还是带在父母身边比较好,对吧!
我:能跟家人在一起确实不错,也需要家人用心照料才能提炼出好处。不过,就刚刚你分享的讯息,我必须说,你孩子未必内向,只是拥有着良好的安全意识。首先,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做到看见任何人都能侃侃而谈。就说成年人也无须非要跟陌生人交流,我邀请你观察一下在有需要的情况以下,孩子能否跟有关人士开口提需求。只要他具备基本的沟通能力,你又何必非要他活得像个外交官?
她:想他外向点,也是为他好。你说那些课是否能改变他?
我听出来了,这位妈妈认定了孩子内向并认定了这是问题。
我:那些课程确实能给予孩子沟通的技巧。那么何不先让孩子去试课,看看孩子是否提兴趣再做决定?毕竟钱付了,孩子才哭闹着不想去,对你对他也是煎熬。记得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个性却无法改变的。
————————————————————
透过这案例,我想说的是家长是如何毁掉自家宝贝的。
从以上的对话,确实看到一位家长细心的观察孩子并分析了孩子需要改善或被提升的空间,只是某些家长却无法判断这个度。像这位例子,明显的家长是以自己的度衡量孩子的发展,首先如果这孩子不具备交流能力,那么,确实该好好计划计划如何引导他的发展,必要时,还需要寻求专业的协助。可这位孩子能跟家里人交流,只是没有跟不熟的甚至是陌生人交流的意愿,这就意味着内向?那么,我也是,因为我也不喜欢跟第一次见面的人交谈,除非必要比如工作面试。今天先不提这些双标。
如题,这么关爱孩子的家长,我为何觉得她正毁掉自己的孩子呢?因为她正在给自己孩子贴标签,贴上“内向”这个标签。首先这标签的正确率有待商榷,再来,如果连自己家人都给自己贴上“内向”这个标签,并已经将之视为“问题”,那就表示这位孩子除非哪天达到妈妈心里标准的“外向”,不然,他将拥有着“个性内向”这问题。
多么大的指控,就把一位孩子定为“有问题”、“不够好”、“需要改善”。试想想,当自己家长觉得你“有问题”,你还能觉得自己没有问题,自在的活出自己的生活吗?
所以,这个标题有夸张了的嫌疑,却绝对是事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