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塞罕坝
含泪看完大结局。冯程念的那首诗一直回荡再我的耳畔“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爱这片土地爱的深沉。”从沙化的塞罕坝到林海塞罕坝,这些为之改变并付出毕生的大学生,劳动者和革命前辈的鲜明形象,深深的烙在每一位电视观众的心目中。
当第一批上坝的大学生们已白发苍苍,儿孙满堂时,再次重聚坝上。他们第一时间去看望的还是为塞罕坝造林事业牺牲的沈梦茵。当年她身怀六甲,被那片沼泽吞噬。她的另一半隋志超因此也孤独终老。这份情,让今天的我们为之动容。在现在这个浮躁的世界,有没有这样痴情的人儿呢。还有塞罕坝林场的于场长,就像他老婆说的,“我这辈子就爱听你说话,你得话总是那么实在,给人希望。”如今这个朴实的,从枪林弹雨中走出来的英雄已沉睡地下,但是他的骨灰撒在了塞罕坝林海之中。撒在那个他和他的战友奋战过的林海中。这样,他就永远守护在这里。还记得那个没念过书,老实巴交的,也犯过错蹲过大狱的张福林吗?他曲折颠簸的一生,让我由衷的佩服。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坚韧,吃苦精神,懂得感恩,又很善良。让我大吃一惊的是,这么一个大老粗的形象,会有一个文质彬彬的儿子,还是如今塞罕坝林场的场长。真为他感到高兴和骄傲。
曾经一起生活工作在一起的第一批大学生们,再次重聚林场。看到他们幸福的晚年,深厚的友谊。我心里惦念的还是隋志超,没错,他肯定又去看沈梦茵了。这个孤独的老人,每次面对着那片沼泽,心理一定充满了思念。人的一生能遇到挚爱,那是多么幸运的事。对于独生一人多年的我而言,除了羡慕还是羡慕。特别想对沈梦茵说,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都老了,而你年轻美丽的容颜永远停留在了我们每个人的记忆中。那些曾经为塞罕坝造林事业奉献一生的前辈们,有的已不在人世。但是他们的子孙后代依然守护者美丽的塞罕坝。 “最美的青春”火了,也让我认识了塞罕坝,一个让我感动的美丽地方。
我一直在沉思,有时候会幻想,而感动久久无法退去。作为普通人,我应该更坚定自己的目标,学业和工作更上一层楼,去做一份有意义的事。在这途中,需要比身边多数人要付出更多,更能吃苦;我想去看看塞罕坝,那个故事绵长的美丽塞罕坝,亲身体会它的与众不同,亲眼目睹那边林海;我想为这片热土牺牲的前辈献上一束花,表达我的敬意。
此刻又想起冯程念的一首诗: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作者:琉璃月
原创勿转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