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三农,农村,农民,农业贵州省贵州最热门
从产地高效到餐食安全 贵州加快现代水稻产业体系构建

从产地高效到餐食安全 贵州加快现代水稻产业体系构建

作者: 网讯 | 来源:发表于2018-06-20 11:31 被阅读2次

    编者按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要求“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措施。

    追溯历史,我们发现,2007年,由农业部、财政部依托中央与地方科研优势力量和资源,启动建设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该体系以水稻等50个主要农产品为单元、产业链为主线、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各个环节紧密衔接。

    2009年,由省农委和省财政厅等牵头,贵州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随之启动。作为主要技术依托单位,贵州省农科院18个研究所中的水稻、旱粮、园艺、油菜、果树、畜牧等研究所先后承担了国家在贵州省的22个国家产业体系和1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院436名科技人员参与其中。如今围绕农业产业进步和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体系团队充分发挥技术成果和人才优势,加强农业科研与示范推广,提升支撑和服务农业产业能力,为贵州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和新农村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引言

    2018年5月23日,贵州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考核评估工作会在省农科院召开,来自省农委、省财政厅、贵州大学和省农职院的专家领导组成的考核评估工作组,对2013年至2017年期间建设的省级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进行综合评估,依托贵州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贵州省水稻研究所)建设的贵州省现代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顺利通过考核,以90.7分的最高评分直接进入新一轮体系建设。

    依托于贵州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等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与团队力量,贵州水稻科学家们通过贵州省现代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项目,以全省优质高效高产水稻产业为主线,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特点和优质水稻品种资源,开展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的系列科研与产业服务,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优秀成果。

    水稻产业体系首席专家朱速松研究员(左一)向工程院院士万建民(左二)介绍贵州水稻生产情况。

    特色品种选育+高效适用技术

    贵州现代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专家们深知,水稻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为此他们在水稻种质资源的利用与创新上下足了功夫。以前辈收集整理的5000多份地方水稻种质资源为基础,他们在国内外各水稻科研单位和生产基地先后引进了数万份育种材料,筛选出数千份适宜贵州山区特点的育种材料。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专家们像候鸟、像工蜂,从黔东、黔南、黔东南、黔中、黔北和黔西南等全省不同的稻作区,到海南的南繁育种基地,潜心研究不同生态类型区域、不同栽培环境条件下水稻新组合的适应性和经济性,配套栽培技术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调研特定区域人群和特殊群体对水稻品质口感以及品牌等多方面的需求,开展水稻育种材料筛选与创新,亲本测配与田间管理,新技术的理论研究与实验验证……

    2013年以来,水稻专家们围绕山地高效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要求和优质、特色、高产、抗逆的研发重点,创制优质、特色、抗逆的各类新材料25000余份,80多个新组合参加省级以上区域试验,育成9份不育系和9份恢复系通过省级技术鉴定,10份新品种(材料)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全优785”“健优388”“川谷优T16”等20个杂交品种(组合)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其中贵州特色香禾品种苟当1、2、3号筛选出的32个籼稻杂交稻品种(组合)已在全省各稻区广泛推广应用。

    丰富多彩、差异明显的自然生态环境,决定了贵州多元化的水稻品种和种植模式。

    黔东南是中国特种水稻“禾”的主要产区,但“禾”种植区域狭小、产业链条单一、产业规模效益不高,好资源未得到好的应用。体系首席科学家、水稻所所长、研究员朱速松博士,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多次带队到黔东南州黎平、从江、榕江等县,深入乡镇考察并搜集整理贵州禾资源材料,对贵州禾的农艺性状、品质和食味进行多年跟踪研究,并与国内外水稻科研机构合作,克隆出贵州禾中的香味基因,开展贵州禾的提纯复壮、杂交改良和抗病虫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改良研究,挖掘出贵州禾中独特的营养品质和价值。作为农业农村部水稻专家指导组成员,朱速松还率先在贵州省开展水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功能性水稻研究,成功地定位了水稻品质等性状基因10余个,克隆基因2个。

    体系遗传育种与品种选育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向关伦,30年来专注于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将育种理论与贵州自然生态条件结合,通过两系不育系鉴定评价等研究拓展了贵州杂交水稻研究的平台。

    体系成员、水稻遗传育种与品种选育功能实验室研究员王际凤博士,15年坚持针对稻米品质开展育种研究,培育出的高产抗病水稻杂交品种(组合)T香优557稻米品质达国标1级、适应贵州中高海拔地区种植、单产达660kg/亩。

    针对水稻不同栽培区域特点,以杂交水稻的高产栽培、轻简化栽培和高产制种试验示范为主要内容,2013年至2017年,体系科学家们在全省安排部署了67个点次3580亩的核心示范区和5.63万亩辐射带动区,平均单产分别超过了840公斤/亩和700公斤/亩。

    产业体系专家还与相关产业部门合作开展“稻+”模式的研究应用,成效显著。

    在湄潭县优质米园区的贵州满地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稻虾共生”综合配套技术试验示范,体系专家的技术指导和服务贯穿稻虾品种选择、田间栽培与养殖管理、水资源利用管理、收获管理等各个环节,可观的收入增强了企业投入的信心,3年时间“稻虾”从42亩发展到485亩,稻谷+小龙虾每亩产值达8250元。在官堰村以“水稻-油菜+大闸蟹”种养模式开展“稻蟹共生”综合配套技术试验示范,534亩“稻蟹共生”稻田实测净增收入178.89万元,平均每亩净增3350元。

    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团队

    近年来,贵州水稻产业发展得到了全国水稻界顶级专家的鼎力支持,袁隆平、张启发、万建民、陈温福、谢华安、张洪程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多次到体系以现场指导和学术报告等方式,为贵州水稻产业发展献策献计。还有黄宗洪、周维佳、杨占烈、陈文强等众多的贵州水稻专家,通过水稻新品种(组合)的育成和现代栽培管理技术集成推广运用,为贵州粮食安全努力着……

    在体系下设的水稻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水稻遗传育种与品种选育功能试验室、栽培与加工功能实验室和黔东南、黔南、遵义、铜仁4个综合试验站的“一中心两室四站”,除负责人分别由来自省农科院和黔东南、黔南、遵义、铜仁农业科研单位的朱速松、向关伦、刘业海、王国忠、张尚兴、韦伟、车崇洪等水稻专家担任外,还聚集了省“十百千”层次人才、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象等众多潜心水稻的贵州水稻科研精英,从中国农科院及中国水稻所、南京农大、沈阳农大和华中农大等农业科研院校,以招聘引进和自主培养方式培养了8名博士。来自内蒙的闫志强是2018年3月省人博会上引进的博士,有感于贵州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水稻科研团队和谐的科研氛围,他说,“这么好的环境和条件,我怎么能够拒绝啊。”

    在田野大地书写科研成果

    “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并不只是产业体系的口号,更是具体的目标任务要求。围绕贵州水稻产业体系的职责任务,在体系首席专家朱速松带领下,体系专家们奔忙在贵州山区的水稻基地、产业园区,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和“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用深入基层一线的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履行科技特派员、科技副职等职责,将农业专家和农业科技的价值体现在田间……

    大到全省水稻产业布局规划,小到具体企业园区的稻米生产加工品质安全、病虫防控,体系专家都在思考着,调研分析全省主要稻区产业发展的动态变化,先后发表科研论文98篇,编制了8套杂交水稻高产制种技术规范规程,完成了《贵州省水稻生产绿色发展战略研究》等40余份对策研究报告和发展规划,为全省水稻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2014年至2015年,体系成员、水稻栽培与加工功能实验室研究员罗德强博士在洪水镇挂职,针对当地红米产业发展中品种多而乱、品质参差不齐、品牌效应不够等现状,利用体系优势,在当地建立优质水稻示范基地并引进“内香优937”“小红稻”等优质高产红米品种试种,全程栽培管理采用体系专家创立的水稻“五五”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在当地农户全程监督下,现场测产结果,红米单产从原来的平均500公斤/亩提高到近600公斤/亩,最高亩产达650.8公斤。村民代远富试种的11亩优质红米,比往年增收近万元,他感叹道:“原来种谷子还有这么多道道。”2016年以来,借助乡村旅游与特色红米产业的相互推动,罗德强引导成立的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以连片种植的300多亩优质红米为基础,大力发展以“柳岸水乡”农产品商标定名的优质红米产业,随着产业链条的拓展和延伸,越来越多的农户正分享着红米产业发展带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多丰收的喜悦。

    水稻产业体系着重水稻品质提升和品牌创建。2016年12月启动的“贵州省十大优质特色粮油产品”推荐评比,优质稻占6个,“茅贡”大粒香米、“茅坝”大米两个产品来自体系;2017年10月,国家粮食局组织的“中国好粮油”遴选推荐,贵州省入选的贵州茅贡米业有限公司、贵州湄潭茅坝龙脉皇米有限公司也是体系的良好合作伙伴和服务对象。

    众多荣誉彰显水稻专家团队价值

    由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院士领衔,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贵州省水稻研究所等18个科研单位承担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以贵州水稻超高产栽培专家、省农科院副院长、体系成员周维佳研究员为主集成创新的“五五”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为核心技术应用,在贵州兴义万峰林水稻高产基地实施杂交水稻超高产示范,由中国科学院谢华安院士主持的现场测产验收,最高单产达1079.2公斤/亩,创贵州水稻单产历史最高纪录和当年全国水稻高产记录。由周维佳主持完成的《“贵州杂交水稻‘种三产四’和精确栽培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获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二等奖。此外,体系各综合试验站还先后获8项市州级科技进步或成果转化奖项。2016年起,结合自育品种示范与转化,在遵义、黔东南、黔南、黔西南、安顺、毕节等市州的水稻产业园区和稻作区,各类科研、生产与营销资源不断整合,优良水稻品种和现代稻作技术持续创新推广。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在500多万亩水稻田中进行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增产稻谷1.5亿公斤以上,增加产值达4亿元。(2018年06月20日 《贵州日报·科技周刊》通讯员 裴晓红 本报记者 周静 徐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产地高效到餐食安全 贵州加快现代水稻产业体系构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tgt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