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在各种讲座过程中提起来这件事儿:
对现在的我来说,毅力和坚持,都是并不存在的概念;之前也有过、用过这些概念,但后来我主动把它们从自己的“操作系统”里剔除掉了……
我在罗辑思维出品的“得到”上开通收费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之后,成了罗辑思维员工最喜欢的作者——这真的不是吹牛,因为我经常请他们吃饭。没有人不喜欢经常请客的人罢?
他们告诉我,他们内部开会的时候,说:
你看看李笑来,那么有钱还那么努力,他赚不到钱谁能赚到钱?
这话真的是莫大的褒奖,不过,确实有不对的地方。哪儿不对呢?
努力,对我来说是不存在的概念,正如坚持这个概念在我的世界里也不存在一样。
我一向有个看法,若是某件事儿你觉得需要努力、需要坚持才行,那这事儿基本上从一开始就注定做不成了……需要努力、需要坚持,说明你骨子里不愿意做啊!
“骨子里”并不是一个完全比喻的说法,我们的底层反应来自于内脑与脊髓连接处,也就是说,那儿还真的是大脑深处(你看,相对来看,“内心深处”是一个相当落后的概念)……你骨子里不愿意做的事情,不可能做好的,不可能做成的,不可能的,不信你就试试?再试试?反正你这辈子都放弃那么多回了,再多一次无所谓的。
思:这么多周的概念更新,比如对元认知,我的元认知在逐渐觉醒,前天老公在批评我对待婆婆的态度时,我没有像以往那样立刻像个刺猬一样怼回去,而是反思,是的,我确实有这样的毛病。但是我暂时还改不了,因为我不喜欢婆婆,但是我可以改变自己对她的态度,稍微温和一点。此外,我还发现了老公的思维方式。比如说,我老公就有“内心深处”认为想法是由“心”产生的,其实是由脑产生的。
我很早就想明白了这个道理。于是,我磨炼出一个策略:
无论做什么事情,在开始之前,都要想尽一切办法为这个事情赋予重大的意义,甚至多重重大的意义。
思:这篇文章,我前几天刚读过啊,怎么这个答案和问题还是没有对得上。当时还感觉被触动,今天读了上面的问题,竟然没想起来下面的应对策略。
比如说,以我目前的情况,用写文章赚钱,我是很难有动力的,至少不会有极大的动力——这只是大实话。怎么办?我得想出个办法,赋予它一个重大、甚至伟大的意义。于是,我决定,这个专栏赚到的所有税后收入,我都要捐出去,放到一个鼓励大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奖学金里去……
接下来发生的变化是这样的,我的大脑开始高度兴奋,注意力高度集中,创意层出不穷……
思:我现在建立的目标是锻炼写作,投稿打磨自己的技艺,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有安全感。同时为2年后儿子去更好的学校赚更多的生活费。那样很多事情其实就不用像现在这样纠结,烦恼了。现在想想,我目前的烦恼就是缺钱。但是我觉得自己的动力还不是很足啊,就比如说投稿,明明我还好写一篇文章可以有200块的收入,但是我偏偏不愿意用心花时间去写。这是为什么呢?我总是在拖延……天啊!!
为什么?因为我算了一下,在目前的订阅量下,相当于是每字一百元,于是,只要我写出个二三十个字的句子,就相当于能够自主一个优秀的学生一年的奖学金,两千块。一篇文章按两千字左右计算,那就相当于能帮助一百名大学生……这动力肯定是不一样的。写着写着高兴了,就不管字数了,超出一点就超出一点吧,反正得交税,这也是为国家做贡献啊!
思:我也计算一下,如果我一个月写5篇文章,按单篇200元算的话,就能多出1000元,一年就可以有工资外的收入10000元!这1万元,我可以把在外租房子的费用挡去一半啦。再花点时间,赚个20000元,我就不用担心在外租房子的费用啦。其实我现在想想,之所以纠结儿子是去泰州还是姜堰上初中,一方面是觉得以后的时间会紧迫,另一方面就是考虑到租房,租金的问题。
可是我想着想着,又觉得有困难,一个月5篇,我觉得有困难。觉得不敢想,怀疑自己做白日梦,怎么办?那还是我的动力不够强大?
所以,你现在能明白了罢?对于我这种人来说,一旦决定做什么事情,是用不着坚持的,用不着努力,一念一世界,在我们这种人的世界里,这不是那种苦哈哈的坚持,臭哄哄的努力,这叫什么?这是干脆停不下来啊!多有意思的事儿啊?谁敢拦着我我就跟谁急!
这种策略我用了一辈子。当年为了进新东方教书,要考TOEFL/GRE,要背两万多个单词。这一听就是苦差事。刚开始我也这样觉得:靠,这哪儿是人干的事儿啊?!
然后,我花了一个下午琢磨,有没有办法把背单词这事儿赋予一个重大的意义呢?很快我就想到了一个。考过TOEFL/GRE,拿到高分,在新东方教书,据说年薪百万,那……一个单词就相当于50块钱,这个爽啊!
原来我计划刚开始先每天背五十个单词适应一段时间呢,想到这一层,马上决定,不行,第一天就要赚上5000元!这一转眼都是许多许多年前的事情了,你能想象在那样的时代里,一天赚上5000元人民币是什么心情么?
到了第二个月,我觉得很不过瘾,于是开始每天赚1万元人民币,试了试,觉得也不是太难么!——当然,后来真到了新东方开始教书,发现年薪百万是扯淡,税前都做不到,我连讲课带写书,好不容易折腾到税后年薪 50 万……在那里赚了七年的钱。算算每个单词竟然粗略相当于 175 块钱……也是醉了。
所以,你看,人和人之间的差异,往往只不过是一念之差,可实际上的价值差异,却是整个世界的差异。
思:唉,以前当我想法有点不切实际的时候,理性就会对我说:别做百日梦了!现在读了那么多书,发现白日梦其实可以做。想到才能做到,此外,有个梦想,可以给你无限的激励。
一念一世界。这是很实在的道理,一点都不虚。所以,对我来说,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上每周跟大家一起升级一个观念,就相当于带着几万人每星期都要穿越到下一个“平行世界”,真的很爽,爽到根本停不下来的地步,你觉得我需要坚持吗?我需要努力吗?你现在还觉得这两个概念有意义吗?它们完全没用。所以,在许多年前,我就把这两个概念从我的脑子里剔除去了。
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其他人需要坚持、别人需要努力才行的事情,在你这个“别人家的孩子”的世界里,是“干脆停不下来的事儿”,是“谁不让我做我就跟谁急”的事儿,除了上面提到的“为它赋予很多意义”之外,还有很多其它的方法与技巧。
思:知道了这个方法后,我可以为我的孩子做些什么?把这一段读给儿子听?问问他,将来最想要的是什么?要达到那个目标,现在必须做什么?怎样去做?
当你决定习得某项技能的时候,在你已经“想办法赋予了它很多正面的意义”之后,还可以想尽一切办法为“没有它的存在”赋予很多负面的意义。拿出一张纸去罗列,花几天甚至几个月去罗列:
如果我没有这项技能,那现在有什么事儿我根本做不了?根本没有机会?
进而,在将来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会失去怎样的机会?
如果我最终竟然没有掌握这项技能,我就跟哪些人是一样的?他们的生活究竟因此有多么凄惨?
不仅要罗列,还要“展开想象的翅膀”,把可以想象出来的细节“栩栩如生”地写下来——相信我,这会“吓到”你的大脑(准确地说,是把那种你所需要的恐惧深深埋入你的潜意识),然后它就会在很多时候自动工作了,催促你赶紧弄,否则它就焦虑,它就害怕,它就不安生……
另外一个尤为重要的技巧是:
想尽一切办法去寻找拥有那项技能的人以及人群(买房、学开车……都是社交化学习),尽量与他们共度大量的时间;如果没办法一对一交流,起码也要时刻关注他们……
思:不需要坚持的三个方法:赋予它正面的意义;想象没有得到它后的负面意义;加入这样的人群
社交,从来都是学习活动中的一部分。
你可能并不知道,如果你的朋友都是胖子,很有可能发生的是,你会慢慢被“传染”成一个胖子。这不是开玩笑,这是现实。首先,因为你的朋友是胖子,那些胖子的存在会影响你对“肥胖”这个概念的理解;而后,更为重要的是,当半夜他们叫你出去吃夜宵,笑嘻嘻地说,“喝点啤酒呗”的时候,你会欣然接受……
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深刻。
所以,当你与拥有某项技能的人(最好是人群)在一起的时候,你就会不由自主地“发现”、“感受到”那项技能其实是很自然的,很实用的,没有它根本不行、甚至完全不可能的……
这些判断上的变化会极大地影响你的行为,你的感受,于是,很多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很艰难”、“很痛苦”、“很难坚持”、“没有毅力根本做不完的”事情,在你的世界里完全都变成了“真好玩”、“停不下来”、“要是能多玩一会儿就更好了”的事情……
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办一个“新生大学”的原因——仅仅相互见得到,相互知道对方的存在,对于学习者、追求进步者来说,都是巨大的价值……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而已。
思:很多简单的道理,就是不点破,不明白。读到这里也更坚定了要为孩子找一个更好的读书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以前还不是很相信,认为人有自控力,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但其实,通过学习,通过自己的经历,发现了,自控力真的是极少数人才有的。
另外,你可以到我的微信公共帐号“学习学习再学习”(xiaolai-xuexi) 上回复“镜像神经元”,可以看到一篇文章《别人打针你会疼吗?》,去了解一下什么是“镜像神经元”——这也是为什么学习必然是一种社交活动的根本原因。
所以啊,你也把“坚持”啊、“毅力”啊什么的,从你的操作系统中剔除掉算了罢。
思考与行动
1. 你有没有什么事情是自己做起来兴趣盎然毫不费力,别人却常常慨叹自己学不会、坚持不下来的?
好像没有。我对写作兴趣盎然,但是没有毫不费力,还是得费些力气的。但是相对于身边的人,我的写作能力又算是好很多了。
我老公倒是有,比如说,他修理东西,我看着都烦,也觉得自己学不会坚持不下来,但是他行。
2. 你最近在“坚持”做什么事情?马上开始试试,用文章里说到的这些手段,把那件事变成“干脆停不下来”的事儿——试试罢,很有意思的!
我最近坚持写作啊!是的,我得用这些方法试试。
3. 你现在知道为什么要尽量远离那些“负能量深重”的人了嘛?他们对你的实际影响可能比你能感受到的、能想象出来的大,且大出很多很多倍——因为那影响是“骨子里”的,深入你的潜意识的……于是,很多的时候,你甚至会在被影响之后都不知道已经被深深地影响了,你说可怕不可怕?你有这样的经历吗?愿不愿意写出来给这里的朋友看看?
有啊!周围的人都是不努力进取型的,3年之前我就是不努力也不进去,因为大家都这样,和大家在一起很安全。但是,我现在知道要努力进取了。可是时不时的还是被环境带着,不那么进取。比如写作,拖延得要命。有时候在办公室写着写着,看到大家追追剧我也就懒得写了。被深深影响了。
所以我在想,以后,是不是不要经常待在办公室里,以免被同事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