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网上又对这句话发起了讨论,自己感慨颇多,不吐不快。
“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事”,这句话相信大部分朋友都听过。中国人的一生好像追求的都是这句话,从我们出生开始,这句话就好像是被判定了的宿命一般要萦绕你一辈子,从未停歇。
什么年纪该做什么事,和“为你好”并称中国家庭式劝人金句之首,八零九零后相信人人都是深有体会。
你三岁时,爸妈说该上幼儿园了;你四岁时爸妈说该学画画了,尽管你一直都讨厌水粉的味道,还是听话顺从了。
你五岁时爸妈又说该学钢琴了,以后高考能加分,小小的你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高考,你只记得去买钢琴的那天爸妈兴高采烈,你瞥了一眼墙角看到了一把跟电视里穿着闪闪衣服的人一样的乐器,你跟爸妈说你想学这个,无奈只能被说了一声不务正业,就被牵起小手走了,直到多年后你才知道那是电吉他。
六岁时你该上学了;十三岁初中了;十六岁高中了,然后上大学了,你以为终于不用应该了,爸妈又跳了出来,你应该学个好就业的专业,而不是自己喜欢的,因为那不好找工作……
你心里念着罢了罢了,反正人生还剩下好几十年,听爸妈二十几年又有什么关系?
于是你望望角落里差点把你逼疯的钢琴,摸摸让你无数次过敏的水粉,背起行囊去了远方,心中想着的,却是终于可以没事的时候写写小说,再攒钱买个电吉他,这次终于不用再说不务正业了。
谁知好日子还没过上一个月,军训晒黑的脸都还没缓过来,爸妈又来了要求:“宝宝啊,咱是不是该争取个干部啊?过年回来前必须当上哈!”
听着爸妈的叮嘱,你很无奈,不感兴趣的课程已经让你很是抑郁了,好不容易有点课余时间,还得被迫去各种演讲竞选,你从小就是个淡薄名利的姑娘,没想过这些,只想做自己的事平淡一生
终于毕业了,幸运的找了份还算可以的工作,办公室的椅子还没坐到两年,爸妈又下命令了:“宝宝啊,有合适的赶紧谈对象吧,你看隔壁小霞比你还小一岁,孩子都去幼儿园了,抓紧哈,再没有过年回来爸给你介绍哈,不小了,应该成家了。”
你脑子里迅速过了遍电影,那年你十八岁,刚上大学,那个俊朗的少年鲜衣怒马,翩翩似公子,笑起来那么干净,全身都散发着清新的气息。
你跟爸妈坦白了自己的心迹,“什么年纪干什么事,小小年纪找什么男朋友,赶紧断了。”
这一次,你终于挺不住了,眼泪不争气的流了出来,模糊中你猛地联想到后面就是在应该的年纪找个爸妈觉得应该的人结婚,然后应该的年纪生子,应该的年纪生个二胎,相夫教子,了此余生。
你的青春和梦想,你的不甘与渴望,将永远没有人再为你买单。只剩下了轮廓模糊的回忆,夜半来轮回罢了。
不出意外,你的人生将从此被剧透到接近了终点,你终于开始反抗,却无力扭转。
身边八竿子打不到的远亲近邻突然都成了你的媒婆和红娘,督促你结婚生子的心思比每天追八点档的黄金剧场还要迫切三分。
后来你还是嫁了,对,你妥协了,“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事,大家不都这样吗。”
从此,你埋头鸡毛蒜皮,家长里短,忘记了自己也曾有过爱情和梦想,渐渐也变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人。
小区里有个大你一岁的姐姐坚持着自己的倔强和梦想,你抱着孩子加入了规劝的行列:“别太挑了,什么年纪做什么事,你都快三十了,找个差不多的得了,哪里那么多矫情。别不是有什么病吧?”
……
几年后,你的孩子也五岁了,你同样拉着他去买钢琴,历史惊人的重现了,孩子紧紧盯着电吉他,你觉得那眼神那么熟悉,但却怎么也记不起从哪里见过,最后,你拉起孩子的手走了,一如当年的爸妈,你说:“五岁了,应该学钢琴。”
从此以后你丢掉了你自己,开始了下一个什么年纪做什么事的轮回,忘记了自己的遗憾和初衷,你的青春和自我死在了那一刻,只是陷在了“应该”的沼泽里,陪着孩子长大,直到多年后离世才被一起埋葬了。
……
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事的现实故事,每一天都在你我身边上演,曾经的你是受害者,现在成了家长,却不自觉的成了施虐者,你焦急迫切的把应该的事加在了孩子身上,丝毫不问他的感受,再不济了就祭出大杀器“为你好”。
看,亲子关系多么和谐,五好家长舍我其谁呢?
其实我们所说的“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事”这句话本没有错,教育孩子,最佳的年龄段学习应该学习的东西的确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所谓的应该的年龄,是大数据平均数之后推测的结果,换句话就是姚明和潘长江的身高平均还是一米八,但碰巧还有好多一米七、一米六、一米九的人,你凭什么用普遍的标准限制个体的本能?
上学的时候有一次植树的活动,我们把苗圃里的树苗挖走,再运去需要的地方种好。
第二年这个活动再举行的时候,我看到前一年年从一个苗圃里起出的树苗有的已经长出新叶,有的还只是刚刚发芽,好奇的我就去问了一起活动的学林业的同学。
“很简单,这些树苗看着没有太大区别,但毕竟是不同的个体,我们没法保证他们的DNA完全一致,不是吗?栽的位置不一样,土壤也有差别,怎么能要求像机器一样一致呢,毕竟它们也是有生命的吗?”
现在的孩子像极了那时的树苗,都是有差异有个性的鲜活的生命体,个体差异是难免的。
我们太过注重普遍规律,生怕落下孩子成长的进程,铺天盖地的广告总是喊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应该的年纪霸占了孩子成长的几乎全部空间,完全没意识到孩子隐藏至深的兴趣爱好,才是未来更加有竞争力的存在。
我一位朋友小B,是个活泼的九零后,年幼的时候,大家都学琴,画画,只有他,一眼就喜欢上了非洲鼓,在那个年代的二线城市,还是个稀罕玩仍,而爱上稀罕玩仍的那年,他十岁。
庆幸的是小B的父母,教育的理念中似乎就没有过“应该的年龄”这个概念,也支持孩子的想法,小B乐此不疲的学会了他自觉很拉风的非洲鼓。
后来很遗憾,小B和我曾经从事的地产行业一夜之间让我们没了饭碗,在我们都在纠结是换个城市还是拼着老命从零开始改行的时候,喜爱非洲鼓的人已经不再稀少,而教课的老师却少的可怜。
小B乐呵呵的成为了一名非洲鼓培训老师,时间自由,薪水足,时不时还能搞点外快,比起原来挑灯夜战的熬项目,不知道看过多少次凌晨四点的街道的日子,幸福感上升了好几个小数点。
原来从来就没有孩子该做的事情,决定他底牌的,永远是他更加爱好的事情,因为爱好会让他勇往直前,奋不顾身,自觉自律的变为这个领域的高手,而不是一位的填鸭应付,或者仅仅为了充个门面。
作为家长,你又要坐不住了,那孩子错过了岁数怎么办,失掉了时机怎么办,被别人拉开了差距怎么办?焦虑的你先不要气急,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例子
从前有个年轻人,什么事都不太上心,对娶媳妇,赚大钱都不太乐衷,每天就做做木匠活,靠着手艺吃个温饱,日子也过得还行。
一天,他在一户人家发现了一本古老的画谱,这个小木匠被迷住了,决定开始学画,那一年他27岁。
古人常说:“三十岁后不学艺”,这位木匠虚岁可也28了,当然家人也是挺反对的了,耽误干活赚钱生孩子不是?
木匠没听,他画啊画啊,画出了自己的风格,后来偶然机会遇到了贵人提携,成了一代画家,他的名字就叫齐白石。
这世上只有自身醒悟的一刻开始的学习才是最为有效的,其他被迫式的效果远远不及。
美国有一位老人,碌碌无为了一辈子,在他90岁的时候,觉得应该学点什么,要不一生都虚度了。开什么玩笑?身边的人除了想笑真的不知道说点什么,毕竟已经这般年纪,活到哪天都是问题。
后来,这位老人不但活过了一百岁,还在一百岁时写了一本举世闻名的小说,小说的名字是《杀死一只知更鸟》。
……
太多的例子告诉我们,什么年龄就该做什么事,这完全就是一个不适用于所有人的假命题,更多的情况下,人的成长和进步没有一条特定的杠杠,只有你自身选择的节点罢了。
下一次,孩子想要电吉他的时候,拜托已为父母的各位别再套上应不应该的框框,孩子喜不喜欢,才是你要考虑的重点。
也不要再为自己的懒惰和不调查就下结论的行为,用“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事”,去敷衍了。毕竟你非孩儿,安知孩儿之乐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