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之梦

作者: 别摇我的可乐 | 来源:发表于2018-05-23 00:57 被阅读176次

  2010年末,春节将至,西北某城小镇,老李头自杀了。第二天村民自发地为他准备后事,老李早已经没有家人亲戚。凛冽的北风吹散了人们的沉默,大家开始三言两语的讨论他的死因,他的生平。三个月前他开始咳血,后来愈演愈烈,在村主任的强制下,他被带去了医院。那张诊断单上写着几个冰冷的字,肺癌晚期,他举起那像扫帚般细的臂膀轻轻挥手拒绝了村主任筹款为他治病的提议,转身慢悠悠的走出医院。他没有回家,而是去了公墓,那里有他的青春,中年,晚年的一切记忆,那里埋葬着他的妹妹,老婆,两个儿子和女儿。在村里,老李唯一说话的是他的发小老张,听到老李自杀的消息,并没有惊讶,只是苦叹一声,便让儿子拿出他那些工具,他要为他的老友做最后的送别,为他写墓志铭。年轻时,老张也是个文化人,经常为村里死去的人刻墓碑。他又苦叹一声,点燃一支香烟,便开始刻。墓志铭是这样写的:

        悲亦悲兮生别离,喜又欢兮死相随。          人生如梦亦如幻,朝如晨露暮如霞。          春风竟不知君意,一朝吹去不复还。          此生心碎泪亦干,只留荒地土一堆。

写到这里,老张失声大哭,悲痛不已。唤来儿子,说到  “送去吧,让他早点团聚”。

    2008年,庄稼刚刚收割完,疲倦的他正在梦里遨游时,隔壁小张的敲门声打断了他,他起身开门,小张上气不接下气的说到:“  叔,叔,二哥出事了,警察在村口找你呢  ”,老李哦了一声,便跟他去村口。“ 李念辉是你儿子吧 ”,那警察头问道,老李木讷的回了句是。“  你儿子死了,吸毒还不上债,活活被打死的 ”。老李去了派出所,看到了停尸房的儿子,那冰冷的躯壳,似乎有点陌生,他已十二年没见过他了,可老李没哭,只是问了句:“啥时候可以回家”。一周后,他在村后面山上的公墓埋了二儿子,那天,他坐在那里,没说一句话,坐了一下午,最后是老张把他叫回家留他吃了。这一年,他58岁,他那个从小放养,十六出去就没再回来的二儿子念辉,现在终于安静的睡在那里。

  2003年,非典肆虐华夏大地,村里都在预防这个可怕的病魔,只有老李,还是天天去村后面的山上,或者就是呆在家里,从不出来,跟他养的牛说话。可他不知道的是有一个更痛心的消息不久将到达他的耳里,他那捣蛋调皮的小外孙去湖边玩耍,不慎踏空溺水死了,尸体都没有找到。半个月后,他的女儿李念珠因为受不了婆家人的指指点点,在后院跳井自杀。老李家离亲家家三十里,那天,他跑着去的,没人知道他那瘦小的身子那天怎么有那么大的力气,他没说一句话,默默的抱走了女儿的尸体,回家了。只留下女婿和亲家那不可一世的嘴脸在那里尴尬。他去了村后面的山上,老张和他儿子陪他去的,他埋了女儿,在坟前不停的捶打自己,大哭。长这么大,老张第一次见老李哭的这么伤心。这一年,他53岁,他心爱的外孙和女儿念珠,他身边唯一的亲人,双双离世,之后,他再也没哭过,泪水早已经表达不了他的心痛。

  1999年,这几日他和老婆整宿睡不着,过两天女儿就要出嫁了,这个家里已经好久没有这样的生气了,三年前,念辉不听他俩的话,辍学去西安打工,到现在还没消息。他想让儿子回来参加念珠的婚礼,又知道根本找不到他,便哀叹一声,又去忙活去了。女儿婚礼这天,他笑的很开心,大醉回家。可仅仅过了两个月,老婆脑溢血突发,坐在板凳上洗脚的她再也没起来。他知道她太累了,为了这个家,他父母走的早,家里一切都靠老伴打理。只是她死的时候,也没看到她的小儿子。埋葬那天,大雪漫天,村里人全部出动终于让老李老婆入土。第二天他就赶走了女儿,每当看见女儿,他就想起了老婆。这个破烂不堪的家里,却有着随处可见的回忆不停的刺痛着他坚实的内心,门外老婆生前种的树,他穿的衣服和鞋,家后院养的几只鸡。每每触碰或看见这些,他就想起了老婆,想起了他们俩艰苦的前半生。这一年,他49岁,女儿出嫁,他可怜的老婆终究没能熬到下一个世纪,便匆匆而走。

    1994年,念珠已经19岁了,俨然成了家里的劳动力,早没念书的她也能像母亲那样,做针线活,做饭下地,念辉穿着他的白衬衫跑进了初中的校门。他暗下决心要将念辉送到大学校门,他同老张去了西安,到处揽活。六月小麦黄了,他知道是回家的日子了,他买了文具给念辉,买了衣服给念珠和老婆,给老母亲买了最爱吃的点心,欢喜的回家了。可是,他到家的时侯,他的老母亲已经剩最后一口气,他跪在母亲炕前,撕心裂肺的呼喊着。只是,母亲这次,再也不能应他一句。父亲死了28年了,是母亲撑起了这个家,是母亲把他独自带大,在那个思想禁锢风暴的年代。终于今天,这个出生于半封建年代还裹着小脚坚毅的女人走完了她的一生。母亲入土的那个下午,炽热的太阳放佛要把小麦晒熟,他就圪蹴在坟前,一声不吭 。生活并不给他伤痛的时间,他还要收割麦子,因为念辉还小,比起别人家,家里没有劳动力。七月母亲三七后他又出发了,生活还得继续,他还梦想着送儿子去大学。这一年,他44岁,生活刚刚起色有点盼头,可他的老母亲离开了人世,他很伤心。

  1984年,念辉躺在他怀里睡的那么甜,念珠和大儿子念福在外面正在嬉耍,老婆准备着晚饭,老母亲在那剥着豆子,他好久没有这么幸福了。昨天老张告诉他,队里准备实行分产到户,他家里人口多,以后劳动力充足,以后的日子可美着呢,他憨实的笑了,因为实在饿怕了。他万万没想到,他美好的愿景不过短暂的几天,念福走了。那天,在学校里,念珠被人欺负,当大哥的他自然要保护她可爱的妹妹,那是年轻气盛的年纪,11岁的他,因为农活的锻炼,早就像个大人,一股脑的就上去打,可对方几个都不是善茬,失手用石头砸中了念福的太阳穴,再加上拳打脚踢,还没送到医院就没了。他和老婆听到消息,发疯地从地里跑到学校旁,他的大儿子就这样没了,任他夫妻两人再怎么呼喊,他都不在起来了。这一年,他34岁,如这个国家一样,他的生活也逐渐迈上正轨,可大儿子突如其来的死讯,让他悲痛不已。

  1972年,在刘大婶的介绍下,他和邻村的冯仙花结婚了。半年后,念福出生,但他却有点担忧,家里成分不好,孩子以后得跟着他受苦。而一想到这些他就只能找自己的发小老张抽闷烟。这一年,他二十二岁,刚刚成家立业,属于他的时代刚刚开始。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他那个本来和睦的小家庭,一夜之间被吵架,因为父亲是镇高中的校长,他亲眼看见那些人如何的折磨自己的父亲,不停息的批斗,侮辱和折磨,父亲这个一身傲骨的知识分子,撞墙自杀了。可是,他还是个孩子,他并不知道这对他以后的生活意味着什么,他只知道他以后要挑起生活这幅沉重的重担,这个家就剩他和母亲。这一年,他十六岁,懵懂无知的年纪,却与自己可敬的父亲永别,他只知道泪水代表着伤心,于是他哭到声音沙哑。

  1960年,三年自然灾害,到处缺粮,母亲每次熬的粥,米可以数的过来,父亲却经常把粮食给学校的孩子吃。他那可怜的妹妹,就这样活活饿死了,那时,他不知道,死亡意味着什么。母亲骗他,妹妹去了一个可以吃饱饭的地方。这一年,他十岁,第一次经历亲人的死亡,都没来得及伤心,便被饥饿打断。

  1950年,建国后第一年,百废待兴,他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里,可是他并不知道,未来的一生将会是一场梦境。

  村后面山上花开了,又是一年清明节。唯有老张还记得去那里烧几张纸给老李。那么老李来过这个世界吗?没人知道,他叫什么?没人知道,那几个坟头是谁的?没人知道。

    事实上,在这个虚构的故事里,有几个却真实的现象,一是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推动了中国男性比例的急剧上升,一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国农村妇女自杀比率达到一个峰值。这是两个特别值得深究的现象,我用这个故事除了能告诉你这两件事之外,其实更想告诉你的是,我们的父母,爱人,朋友,终究会依次离开我们,唯有你————是最后一个离开自己的,所以人生来就孤独,如同一次梦境。更想告诉你的是,坦然面对生命中的每一次永别。

相关文章

  • 2018-05-22

    ——如梦之梦

  • 浮生若梦,若梦非梦。浮生何如?如梦之梦。 ——庄子《如梦之梦》 Ⅰ.暮色 “彻底的寂静,给沉沉夜色增添...

  • 胡歌 心有猛虎细味舞台(Part 2)

    ――2013年10月《电视剧》 谈《如梦之梦》:体力透支倒不会,情感上的确很累。 我还记得《如梦之梦》在北京保利...

  • 胡歌 时间的馈赠(Part 2)

    ——2013年10月《小资·格调》 《如梦之梦》圆了一个梦 Q:现在《如梦之梦》正在巡演中,这部长达8个小时,又是...

  • 从一个小人物解读我心中的《如梦》

    【如果你喜欢,还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态有料”】 “浮生若梦,若梦非梦,浮生何如,如梦之梦”——庄子《如梦之梦》在一...

  • 如梦之梦

    昨夜睡得早 做了长长的梦 许多过去的面貌 模糊地浮现 却又转瞬间消逝 像梦里醒来的庄周 辨不清与蝴蝶的周旋 只是刹...

  • 如梦之梦

    起来工作了,别做梦了...... 小王是被邻座的刘大姐叫醒的,看他睡了好一会儿,马上都两点了,领导要来查班了,看到...

  • 如梦之梦

    2010年末,春节将至,西北某城小镇,老李头自杀了。第二天村民自发地为他准备后事,老李早已经没有家人亲戚。凛冽...

  • 如梦之梦

    “你这一生中的迷,必须要用其他的迷才能解开,就像有的梦,必须穿过其他的梦才能醒来。你必须一个一个地走过,才能走出这...

  • 如梦之梦

    很高兴,再次与你相拥, 在梦里。 我庆幸睡前关掉了闹钟。 ——————————————————— 我们足足有8年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梦之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tmk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