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IT·互联网社会热点
贾跃亭:“别只看特斯拉......”

贾跃亭:“别只看特斯拉......”

作者: 四方译官 | 来源:发表于2020-01-10 11:48 被阅读0次

导语:特斯拉上海厂的制造成本比美国的Model3生产成本降低了65%,但在中国的售价却比美国本土高出2.5倍,并没有更省时、省钱、省力的特斯拉 ,你为何要买?

二十年前,北京互联网刚兴起的时候流传过这样一个笑话:有两个乞丐在街上行乞,乞丐甲立了一个牌子上面写:beg(乞讨),结果碗里只有几块铜板;乞丐乙也立了一个牌子,上面写:beg.com,结果收到全是百元大钞。

谁曾想,这则笑话竟一语戳中了互联网20年的发展轨迹。

1.互联网

当今这些做到市值傲视群雄的企业,都是通过互联网帮用户节省大量时间或金钱,解决了消费者痛点,产品因此受欢迎才壮大的。比如淘宝,解决了用户不出门也能购物的难题;搜索引擎让人动动鼠标,不用到处问人就能找到自己想知道的答案。

很多人认为FF(Faraday Future法拉第)是在效仿特斯拉的发展轨迹,但特斯拉只是一家卖车的企业,而FF长规划中,卖车并不是我们的主营业务,我们希望的是通过数字生态系统的内容和共享出行的方式实现盈利。

我作为一名学会计出身的老板,坚定的认为做企业的核心就应该只有两件事:融资和做产品。当然,我也是这么做的。2014年6月,我为“布局海外战略”而去了北美,当年11月,我带着自己的汽车梦和“生态化格局”回来了,在这个崭新的大格局里,我将先秒小米、再秒苹果、最后秒天秒地秒空气。

从一开始,我就把自己视为成功者中的一员。我设想如何将一家普通的做电视、娱乐的公司,发展成为第一流的“乐视帝国”,一个有能力,有资源,有资金,同时颠覆世界的大公司。 

这就是我跟其它造车企业的本质区别。

2.“断层式”消费

我后来懂了,国内市场存在明显的“断层”式消费特性,第一次消费就要最好最新的产品,不是走循序渐进的消费轨迹,而是一次性到位,直接跳过低端市场奔向高端新产品。当这种“断层式”的消费习惯,结合“市场驱动创新”的乘法效果后,在很短的时间内,中国就会一跃成为引领世界消费潮流的主要市场,这也就是为何FF一开始就砸钱在高端车上的原因。

电动车是否真的环保?就长远发展看来,电动车更有效率也更节省能源。但这并不是近几年国内企业扎堆做电动车的原因。

除了环保、补贴之外,电动车还带来一个更大的契机——电动车很有可能让汽车业重新洗牌,新企业有机会冲击巨头成为全球产业发展中主要的参与者。

内燃机引擎发明至今已超过一百年,这项技术的开发与制造上,早已建立稳定的供应链,新企业很难打入,相对来说,电动车辆的动力系统却仍然缺乏标准,有些零配件甚至还没有名称,相关解决方案仍待提出,说白了,这是一个人人都有机会的市场。

3.逆袭

从赔4亿美元到赚1亿美元要多久?答案是:三个月。这是特斯拉2019的逆袭。

特斯拉2019年第三季财报净利逾1亿美元,和第二季大赔4亿美元相比,宛如由地狱升天堂。财报公布后两天,特斯拉股价大涨近30%。

但,这真的是件好事吗?

特斯拉转亏为盈的代价是“大砍成本”和牺牲原有的“高净值”粉丝。

除了关厂裁员、大砍制造及原料成本此外,只花十个月就建好的上海工厂,也是特斯拉削减成本的利器。

现在起,为追求持续获利,特斯拉今后必将贯彻抛弃“高端”,往低端走。这是一场“趋势与市场”的赌博,特斯拉最终会否“赢了趋势,输了市场”?

4.窒息的梦想

特斯拉也好,大部分的电动车企业也好,大家现在面临的其实是相同的问题:“创新力不够!”

特斯拉的电动车打到市场什么痛点?比起开汽油车,更加省时、省钱、省力?特斯拉上海厂的制造成本比美国的Model 3生产成本降低了65%,但在中国的售价比美国本土高出2.5倍,若企业节约成本,无法反馈给消费者,他们又为何要买呢?

所有合格的创新者都应有机会推倒旧有模式,特斯拉横空出世时,市场也抱有高度期待,但现实却是,它“未颠覆使用者习惯”。

在汽油车时代,司机操控着方向盘开车,中途没油就找加油站。在电动车时代,司机仍在做同样的事,只不过中途加油换成中途充电。它提高了什么效率?又颠覆了使用者什么习惯?

其实,不少特斯拉用户买车,不是用来开,而是用来“炫”的。如《经济学人》形容:“许多富豪喜欢标榜自己的环保意识,特斯拉生产的电动车,正好满足他们这种心态。”

特斯拉在过去15年很好的实现了电动汽车的普及,但特斯拉的本质还停留在卖车上,商业模式上并没有很好的特点。

特斯拉的诞生开始于窒息的梦想,而且,很可能也终结于此——绝非偶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贾跃亭:“别只看特斯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tup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