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村夜话
又到一年粽香时

又到一年粽香时

作者: 米苔花 | 来源:发表于2024-06-06 10:53 被阅读0次

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看到商场里各种口味的粽子,米粒里有夹着肥肉、蛋黄、火腿、油油的,又是咸味,又是甜味,还很腻,吃不惯。

越是这样,越发想吃家乡的粽子,特别是母亲包的粽子,可以粘点白糖吃,或者就直接吃,Q Q弹香……

那浓浓的情,蜜蜜的意,那艾草,那香包,嵌在心间,仿佛又见母亲包粽子的身影,过端午节时的喜庆和温馨。

那份珍藏的记忆,依然带着岁月的厚爱,在心头更加地浓烈着,一幕一幕刻在了我心灵的深处……

在翘首以盼中,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端午节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包粽子了,那时我们家乡人包的粽子,不像今天那么多种类,只有那种纯纯的家乡口味,端午节妈妈早早地就在屋里忙碌著。

母亲先将每片芦苇叶修整,清洗,再用大锅开水滚过,接下来就是选米泡米了,一般都是用比较大号的盆子或木桶接一些清凉的地下水浸泡,多少糯米浸多少水,多长时间正好可以起包。

印像中母亲都是凭感觉来的,因为从来也没见母亲去称米、量水,也没见定点计时,可每一次都搭配的恰到好处。

我专门跑去问母亲,她们都是笑而不答,一切准备好后,母亲便开始包粽子了,至今母亲包粽子的情形我仍历历在目……

母亲那双灵巧的双手包出许多精巧的粽子 ,母亲往往先选粽叶,大叶片一片包一个粽子,小叶片两片包一个粽子,母亲先把那叶片卷成一个漏斗状用左手拿好,右手在盛水的米盆里旋转着,为了筛沙子,把米倒进漏斗里,一半时在中间放上两个红枣,然后再在红枣上面放些糯米,当离漏斗口还剩一小点距离,再把上面的叶片翻过来,再用大拇指和食指把粽叶捏一个小棱,为了多留些空间,把叶片头扎好最后还要捆粽子,捆的绳子,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家用的是麻绳。

母亲是把粽叶撕成一绺绺当绳子,说是免得有异味,捆包粽子可是门技术,记忆中,母亲两手齐上还不够,最后还要用牙齿帮忙。

有时候邻居们会凑在一起包粽子,母亲教我和弟弟折叠粽叶,系绳子,我和弟弟认真的学起来,我虽是母亲手把手教的徒弟,但没一个人包的粽子样子有母亲的好看,母亲还总是夸我,说我包的粽子比弟弟的好看,弟弟还不服气 ,说母亲偏心眼。

母亲和邻居们包出的粽子,个个都是标准的圆锥体,秀气可人,尤其牢固,紧实。十个结成一束后,怎么煮都是煮不散的。

在一阵欢声笑语中,粽子已经像小山一样堆了两大盆,虽然我们这些孩子们包的粽子奇形怪状,母亲还一个劲的说:“包得好!包得好!”

父亲把母亲包好的粽子整齐地排在厨房的大铁锅里,待水盖住粽子后,再放上竹篦,用砖头压在上面,我们就在灶膛里使劲的加柴烧火,把火烧得旺旺的。

盼着可口的粽子快些熟,待到粽子的清香随着白腾腾的蒸汽弥漫开来,米枣香味飘出来时,香甜可口的粽子,终于出锅了,厨房热气腾腾,弥漫着粽子淡淡的香味,令人垂涎三尺。

这时,弟弟总是第一个跳起来忙去摘蒸笼盖子,我们姐弟俩毫不犹豫的从那热气腾腾的锅里提出一两个小粽子,湿漉漉的粽子烫得我们不断的把它从左手换到右手,又从右手换到左手,鼓起嘴巴吹气。

母亲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我们的身后,看我们那副猴急的神态,便会给我们一人一个碗,口里说着:“不急不急,慢慢吃!”

等到粽子稍冷后,我们便迫不及待的剥开粽叶,用一支筷子对着那雪白晶莹的粽肉扎进去,把粽子放在盛有白糖或是蜜糖的碗里轻轻一滚,然后将其高举过头,昂首慢慢的咬。嚼的口舌生津,不腻不粘,香气泌入心间。

我们感到再也没有什么比这一刻更幸福的了。我们姐弟吃完了母亲包的粽子,母亲又要我们挨家给亲戚好友送粽子,母亲按照人数多少,分好粽子,让我们去送给叔叔、奶奶、伯伯家。

去送粽子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每去一家,奶奶、婶婶们都会给我们一些瓜子,水果糖之类吃的东西。对于我们这些小孩子。自然是高兴的,连蹦带跳送了一家又一家,每一家他们都会说同样的话:“回家后,告诉你母亲,多谢她送來的粽子。”

当时我十分不解,送来送去真麻烦,母亲总是说:“你们还小,不懂,你们照做就是了 。”

如今我明白了母親为什么要在端午节给亲戚送亲手包的粽子,她的心里装着太多的亲情,母亲让我们姐弟俩包粽子是想让我们传承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

端午节那天,家家户户都是要在门前挂上青青的艾叶菖蒲和别的叫不出名来的青藤避邪祈福。

自家的门前,那绿色青翠的艾叶,散发着浓浓的植物天然清香。

端午节的早上,母亲总忘不了给我们戴香包 ,香包挂胸襟,长大福随身,香包是用棉织品和丝线绣成的,包里除了装些雄黄,苍术外,还要装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驱虫除秽的作用。

到了晚上,妈妈便要把白天摘来的艾叶,长命草等我不知名的叶子煲成水,用来给我们一家人洗澡以驱邪。

那时只觉得用这些叶子水洗澡很好玩,味道异香,可没想到可以驱邪什么的,只是晚上倒是没有那么多蚊子咬我们稚嫩的肌肤, 睡觉也香甜了⋯⋯


(补充: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悲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门上插艾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或以之消毒,赛龙舟等等,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 ,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

相关文章

  • 又到一年粽香时

    文/李卫星 前几天,我和爱人去超市,看到冷藏区涌现出了大量的粽子,有大的有小的,各种馅料的,实在是丰富的很。我猜想...

  • 又到一年粽香时

    今天是端午节,这是中国比较早的节日,也是一个美食节。可自己却有些郁闷——一是正在上高三的女儿回来了,距离高考只有十...

  • 又到一年粽香时

    晨练的时候,我看到有人采艾蒿;下楼的时候,瞧见邻居的门上挂着红色的纸葫芦;放学的时候,瞥见小朋友的手腕上系着五彩绳...

  • 又到端午粽香时

    也不知道是不是端午节快到了,臭小子最近又念叨起想吃粽子,有一天晚上特地交代我第二天去早餐店帮他买粽子,我说早餐点的...

  • 不再追问

    不在追问彼此的消息 年少一别再无音讯 今年又到粽香时 年年不忘粽香味 每年不见送粽人 就这样粽香又添思念情 不在追...

  • 端午戏作三首

    《又到端午》红红樱桃俏枝头,青青艾叶香满楼。又是一年品粽时,烈烈阳光淡淡酒。 《由品粽入禅》抛却五色烦恼丝,卸下二...

  • 端午节

    又到一年粽香时,彩豆嵌糯米,红橙黄又绿。门前挂起艾草嘞,携亲驾车游故里。 山花烂漫,秀荷塘。荷叶似伞...

  • 又是一年粽香时

    包粽子、吃粽子是中国人的传统风俗,以前在老家时,吃的都是甜粽子。到浙江后,吃的最多的是咸粽。 来浙江的第一年,国庆...

  • 又是一年粽香时

    转眼,又是一年端午节,大街小巷处处飘着粽香。邻居、亲戚你来我往,把自己亲手包的粽子与人分享,满脸洋溢着喜...

  • 2019-06-03又到端午粽香时

    每逢五月初五日, 总有一份特别的纪念。 关于佳节?或者是一个人? 绿绿的叶子,包裹着夏天的热气和清香, 犹如一串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又到一年粽香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typ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