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山词海中徜徉了多年,访过杜甫的草堂,观过太白的金樽,赏过义山的锦瑟,看过清照的莲舟,听过东坡的歌吟,但最让我难忘的,还是你手中那把长剑!
不错,李白的那柄剑也很有名,或许也杀过人,但终究象征或者装饰的成分多了些,通常是花前月下、饮宴酒酣之际舞弄把玩,用来助兴罢了。
而你的那柄剑,周身泛着幽冷的寒光,摄人魂魄的剑气中溢满了豪情,更裹挟着惊天的愤怒。
你的那柄剑,渴饮过胡虏的鲜血,斩杀过小人的头颅,掠获过叛将的反骨。你仗着它,从800多年前兵祸连结的金统区冲出重围,决然南渡淮水回归大宋。
你原本指望继续仗着这把剑,挥师北伐,定鼎中原,收复失地,然而懦弱的南室朝廷没有给你机会。
时光荏苒,但你“了却君王天下事”的那份忠君报国的信念始终未变,可惜镜中颜凋,帽边鬓改,英雄如你也因此常常泪洒衣襟。
凝望着破碎的山河,灰色的天空,你禁不住仰天长叹: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但朝廷不信廉颇。
你却“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甚至去世时也连喊三声“杀贼”,然后气绝身亡。
你就是辛弃疾。
对你这样的大丈夫、真男人,所有的赞美之词都是那样苍白无力。我,惟有重温你一阕阕经典,从中感悟你超迈刚健又温情脉脉的人格魅力。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遥岑(cén):远山,此指沦陷区的群山。玉簪螺髻:形容远山如玉簪,如盘起的发髻般形状不一,高矮不同。吴钩: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弯刀,后泛指锋利的刀剑。唐·李贺《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此以吴钩自喻,即空有一身才华,但是得不到重用。鲈鱼堪脍:用西晋张翰典。《世说新语·识鉴篇》记载:张翰在洛阳做官,在秋季西风起时,想到家乡莼菜羹和鲈鱼脍的美味,便立即辞官回乡。后来的文人将思念家乡、弃官归隐称为莼鲈之思。脍(kuài ):将鱼肉切成细丝。季鹰:即张翰。
求田问舍三句:以三国时刘备批评许汜在国家危难之际只知置地买房之事,借此责备那些贪图一己之利的人。才气:胸怀、气魄。树犹如此:东晋桓温北征,见昔日所种柳树已然十围,叹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此处借抒发自己不能抗击敌人、收复失地,虚度时光的感慨。倩(qìng):请托。红巾翠袖:女子装饰,代指歌女。揾(wèn):擦拭。
词意:
南国秋季,千里萧瑟寥廓,水天一色,无边无际。遥看如女子头上玉簪发髻似的群山,心中平添愤恨忧思。夕阳斜照着西楼,孤雁凄惨悲鸣,楼头孑然伫立我这个思乡游子。看着手中的宝剑,我使劲拍遍了楼上栏杆,也无人领会我此刻登楼的心意。
别提莼鲈美味,西风劲吹之时,潇洒如张翰,料也难归。更别说只图一己私利的许汜,自然无颜面见胸襟广阔的刘备。国事衰弊如此,但流水无情,仍北伐无期。叫谁去请那些歌姬舞女,来为我擦拭英雄失意的眼泪。
这是辛弃疾的名篇之一,充分反映了那个特定时代的现实和矛盾。全词通过写景、联想抒写了词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失意和抑郁悲愤的心情,极大地表现了他诚挚无私的爱国情怀。
善于用典和以文为词是辛作的特色,但他对典故的使用绝不是简单的铺陈,相反往往具有鬼斧神工般的演绎而摇曳人心。在他的笔下,看似松散的古文句式,自由不羁,变化多端,但无不语气生动,语义连贯,且节奏顿挫,铿锵有力,决非一般文章的套用和罗列。
记得介绍苏轼的诗歌时引用过林语堂的赞誉:“即便浴池内按摩筋骨亦可入诗,俚语俗句用于诗中,亦可听来入妙。”在辛弃疾那也一样,几乎无文无意不可入词。
既然再次提及苏轼,我们不妨再稍稍展开下。
说起豪放词的代表,我们一般称苏、辛,其实他俩的文风还是有一定的区别。
苏词的豪放主要表现为清旷、淡泊和豁达,说到底是一种文人的豪放;辛词悲壮、倔强和刚健,是英雄的豪放。
也即是说,苏轼毕竟是一介文人,他的词只是“乌台诗案”后失意落寞才写的,大多是“余力为之”,而辛弃疾却像屈原、陶渊明、杜甫等先辈一样,他是用整个生命在写词,且表现的都是正面意志,用今天的话来说,全是满满的正能量。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吟诵辛词尤其他的爱国词时常会情不自禁地拍案击节,沉醉在他设造的或古典或自然的意象中不能自拔,被他的一腔至死不悔的爱国热忱感染得涕泪交加。
这是一名真正的战士,一位顶天立地的男人,一个携着燕赵奇士侠义与豪情的英雄。
那么,这位英雄来自何方?
1140年5月28日,辛弃疾出生于山东济南历城,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此时,中原大地已沦陷了十多年。为了家族的安危,他祖父辛赞忍辱接受了金国的伪职,但“变节”的耻辱感始终挥之不去,于是他只能将爱国主义教育灌输给“宋裔金籍”的辛弃疾,后者就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熏陶下成长的。
作为一名热血男儿,每天看着骨肉同胞被异族占领者虐待蹂躏,他的内心饱受煎熬,义愤填膺。他从小就立志要抗金复国、建功立业,以解君父不共戴天之仇。
但这需要机会。
倘若不是金主完颜亮好大喜功贸然南侵,或许辛弃疾一辈子都等不到南渡的机会。但这个傻子就来了。
他没想到的是,他一出兵,后方动乱就开始了。不但宋人反他,契丹人也反了,甚至连女真人也不买他的账。不久,完颜亮兵败采石矶,旋即为部下所杀。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辛弃疾拿起了爷爷赠给他的那柄祖传宝剑,振臂一呼,立马拉起了2000多人的义军,随后又加入了以耿京为首的另外一支起义大军。
然而,当他受托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后北还时,竟然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怒火冲天的他艺高胆大,亲率十八骑、五十多名豪杰之士竟然驰袭五万人的敌营,并生擒叛将,然后一路与追兵周旋,终于渡过大江,回归宋境,使张安国在临安闹市处斩。
那是1162年,辛弃疾才22岁。
他惊人的勇敢和过人的胆略,震动了南宋朝野上下。他豪迈倔强的性格和北伐的热情,尤其是“归正人”的标签,却让对他一度信任有加的新皇帝宋孝宗心存疑虑,更遭到那些投降派的猜忌和排挤,所以终其一生也未得到真正意义上的重用,甚至被闲置家居长达二十余年。
这首词大约作于1170年,辛弃疾时任建康通判,距他南归过了七八年了。期间,他曾写了不少著名的北伐建议,如《美芹十论》、《九议》等,但均未被采纳。
那天,他登上南京城西淮水河边的赏心亭,极目远眺群山,那份收复失地、统一河山的使命感油然再生,但恶劣的黑暗现实又让他限于进退两难的无可奈何中。
辛弃疾的人生字典里,原本没有后退两字,他浑身上下都是铁血傲骨,生命哲学里始终激荡着义无反顾、激流勇进的天性。然而,身份的特殊性,加上投降派不断的诽谤、污谗对他构成了一种致命的下行压力。
由此,我们在一部《稼轩长短句》里常看到两股力量的碰撞、对峙、纠缠以及冲击和消长,看到辛词壮阔炽热、震荡盘旋、变幻莫测的各种风姿。这种进退两难中的尴尬和挣扎几乎贯穿了他一生,同样贯穿在他的一部部作品中。结果,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无一例外的是他那英雄失志的沉郁悲慨形象。
此刻,他仿佛就站在我眼前,可当我谦卑地向他致意的时候,他却一转身飘然而逝,空留下清瘦挺拔的背影。
我拔起脚,毫不犹豫地追随了过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