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孔子说:君子惦记道德,小人惦记土地;君子惦记法度,小人惦记利益。
子曰:“放(fǎng)于利而行,多怨。”孔子说:一切行动都从实际利益考虑出发,心中就会充满怨愤之气。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以礼让为国,如礼何?”孔子说:如果能以礼制谦让来治理国家事务,那还有什么难的呢?但是如果不能以礼制谦让来治理国家,那还要礼制做什么呢?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孔子说:不要担心忧虑得不到职位,应该担心忧虑你拿什么才能本事胜任这个职位。不要担心忧虑别人不知道自己,只须担心忧虑自己实际做得怎么样。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说:曾参啊,我的学说可以用一个道理贯通。曾子说:是的。孔子走出门后,学生们问曾子:这话说的什么意思呀?曾子说:先生学说的核心理念,就是忠和恕两个字罢了。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说:君子明白的是义,小人明白的是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就要向他看齐比肩,看见不贤明的人,就要反省自己身上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毛病。
君子在面对利益的取舍面前,他会有原则,不唯利是图。一切所应得的利益,要看是不是合乎道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对于唯利是图的人来说,稍不如意或者没有满足私利时,内心就生出很多幽怨愤怒。一味追求私欲的人,每天都活得惶惶不可终日,生怕自己少了这个、丢了那个,心底永远都没法得到满足。一个不知足的人,心底当然会时刻充满怨恨之气。所以说,君子怀德,才能知足常乐。
从外在讲,行为注意限度,仪态注意节制,是“让”;从内在看,吹牛皮、炫耀、逞英雄、好表现,是 “让”的反面。“让”的精神,既是谦让,又是礼让,
先求自己有道德、有本事、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再去求别人的赏识,这是孔子反反复复说给学生的道理。总之,一切都应该向自己求索,而不是无休止地求索别人。这才是君子的一个典型为人处世和工作就业的时候,尽心竭力就叫“忠”。那“恕”呢?孔子自己下过一个定义特别有名,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这个角度看,所谓“恕”,就是将心比心,或者今天常说的“同理心”。忠是自我要求,恕是人际准则,结合起来正好是孔子不断在说的仁德的两个侧面。
要灭的“人欲”不是人的正常欲望(比如饮食男女之类),而是指膨胀了的偏私之欲和个人野心。
一个人只要有心都能学会、都能做到。但后半句的事情就没这么简单了:往往遇见表现不如你的人或者有小毛病的人,做了不得体的事或者错事,你可能就不以为然了。要做到跟优秀者的对标,也要看到平庸者的缺点,并且不放低标准,引以为戒。
当今商业社会,不乏利欲熏心者。为了利于己,可以牺牲其他人,也可以背叛原则。我认为,从长远看,无论多大数额的获取,那是蝇头小利。商业合作一旦出现道德,后续不可能再有合作,也不会再得到人心,职业生涯不过尔尔。从人际上来说,不会选择这样的伙伴,朋友产生亲密关系。
无论是顾客还是合作者,都有务必忠于的责任。
合作还是私交,一旦发现道德问题,不论是不是在我身上产生,都会疏远。不太清楚我这样是不是会有偏激,道不同不相为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