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876387/c4ee397f802f8e05.jpg)
我看完的第一感受就是牛逼、尖锐、深刻、丰富、幽默,比《烈日灼心》好很多,类型片真就那样吧,就是好看而已,你可能会着迷,但《狗十三》是会真正触动你内心最深处共同的生命经验的那种……成长之痛是最日常的暴力,你不能报自己喜欢的兴趣小组,你也留不住自己的狗,你关心的是平行宇宙,大人们关心的可不止他们口中的柴米油盐,hypocritical,伪善。
过后看了一些评论,多数都在说影片探讨的是中国式成长教育、残酷青春和成长之痛,我却觉得不止于此,远比青春成长的阵痛丰富得多,狗和13岁一样的地方在于都没得选,其实人都一样没得选,生死不由己,这是生命的悲哀,是电影带给我的最后的感受。
李玩抓着流血的手跑进淋浴间冲洗,瘦弱的身子颤抖着,挣扎着要爬起,很震撼的一幕,这样的影像才有力量,比《嘉年华》好,张雪迎值一个影后。高放想吻李玩,她说我没想那样,高放说我以为你想要个安慰,李玩回说:是的,但不是这样的……幽默、牛逼。看到这你以为拍的是个女性青春残酷物语,然后结尾她弟弟学滑冰,李玩漠然地看着,拍得好,再想想狗,这就是生命的悲哀啊,一层层走得更远,厉害!
用曹导在采访里提及的喜欢的作家塞林格的话说:长大,是人必经的溃烂。
![](https://img.haomeiwen.com/i79631/b9371874bd1a8652.jpg)
李玩的狗爱因斯坦丢了之后,她后妈出主意合谋爷爷奶奶爸爸买了只一样的新狗硬说就是爱因斯坦,李玩一气之下说:你们怎么是这样对待错误的呢?她弟弟要去公园玩,爸爸骗他说先吃饭再去公园,李玩说他爸怎么能用一个谎去圆另一个谎?原来大人们对待人、事和物这么的不当回事,不认真,一味的和稀泥;弟弟有次拿着撑衣杆把奶奶的额头打流血了,被她妈妈大声呵斥,爸爸又出来当老好人哄骗弟弟,李玩对她爸说:弟弟应该去跟奶奶道歉,奶奶说弟弟太小不懂事不要紧,爸爸也这样说还骂她是个死孩子,溺爱,没有是非观,同样是和稀泥,大人们随心所欲,要么没原则的溺爱,要么随意大声呵斥打骂......当李玩发现大人们世界的真相如此,从气愤到无奈再到表面勉强的接受,她用力反抗过,但被爸爸暴力压制,恐惧过后她快速成长,明白无谓的反抗是没用的,她选择了主动去接受,成为大人们眼中懂事的孩子,这就是社会世俗意义上的成长,但她并未完全放弃内心的道德原则,她相信平行宇宙,演讲没什么人感兴趣她就选择放弃,这样的事情以后多着呢,后来在路上偶遇爱因斯坦,她装作不认识,因为这样也许对她和狗都好,但痛苦并不会消失。
![](https://img.haomeiwen.com/i79631/6d9cbf8b34638715.jpg)
爸爸总是把对她的所有行为都说成是出自于爱,她也慢慢选择了包容和接受,也许是她渐渐明白那是时代对爸爸压制的后果,这是她对爸爸的爱。
大人们也不易,但并不能以此粉饰大量的伪善和错误的观念,你有一天成为大人,尽量不犯但可能免不了犯同样的错误,但不代表那是对的,勇于直面和承认错误、诚实面对自己的内心,如此,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和真正好的亲情才可能建立,不然尽是些在和稀泥的爱的名义下模糊不清的价值观,只会是笔笔永远也算不清的糊涂账。
虽说如此,我还是更想看到和说那些亲情温暖的瞬间,那样的人性才有希望。
![](https://img.haomeiwen.com/i79631/41b5fc614fb9a12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79631/f0bb892b76040cfd.jpg)
电影和文学不同,也各有其所擅长,但每每看到真正的好电影,总让我感受到它的文学性。
就是有一点,前三分之一老让我感觉像在看电视剧,包括李玩的爸爸、爷爷奶奶演得都太像电视剧了,电影感差了点,开头没多久半夜找狗那段,我认为拍的也不是很好,曹导真的是把电视剧当电影拍啊,惯性。
尽管这样,在微博上看到陈令孤的评论说得很好,就用他文章的这句话作为结尾:这是一部伟大的关于人的电影。
![](https://img.haomeiwen.com/i16876387/b7383304903a1268.png)
其实多多少少,电影都是这样,不论是狗十三,还是我不是药神,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还有黑马电影无名之辈,故事的好坏,决定了一部的电影的口碑,而真正一部电影的票房却是取决于这部电影的口碑的,其实现在的人一张电影票,谁看不起呢?但是选择的肯定是从朋友圈,或者是从朋友口中听到某某电影多好多好,然后才去电影院观看。
![](https://img.haomeiwen.com/i16876387/cdbd8b6b87aebc3e.png)
近些年来,我国电影也是高速发展,咱们国家在2017年3月1日起,国家为了更好的发展影视行业规范不合规的行为,让电影市场发展的更顺畅,开始实施《电影促进法》,2018年又成立了“国家电影局”,电影参与版权开始往下沉,下段的电影市场逐渐活跃,影视公司也开始对接个人投资者的资金,而一些想第一个吃螃蟹的投资者也开始开始尝试涉足电影这一块,包括早期的于宇昂,参与“红海行动”刘力鸣,以及参与“战狼2”的宋歌,一直到2018年暑期档,“我不说药神”“西虹市首富”,直接引爆整个电影参与市场
![](https://img.haomeiwen.com/i16876387/769d3eff77d0d8f8.png)
当然,电影版权认购其实也是一种投资,那投资肯定就会有风险,如果小编说每一部电影都可以收益多少多少那都是扯淡,所以不管大家是在哪里看到的影视版权参与,直接给你许诺稳赚,不讲出其中的风险性,那小编就要提醒您认真考虑一下这个机构的真实性了,所以大家在参与电影版权认购的时候,尽量去挑选一些成本比较低的电影,票房稍微有点起色,我们的本金就不会亏,比如一部电影的成本是5000万,票房1.7亿回本,做到3个亿,我们就可以获得接近一倍的收益。
![](https://img.haomeiwen.com/i16876387/e103f01d59b97de8.png)
那小编呢可以在这里可以对于影视行业不太懂的朋友算一笔比较明了的账,电影《狗十三》的成本是500万,最终票房是5000万,首先先缴纳3.3%的增值税,再捐赠给国家电影基金5%,最后再和院线方分账,分给院线方58%,剩余的33%-39%才是投资人可分配的资金。通过计算得出 我们出品方《投资人》可以拿到1650万,除以成本是500万,也就是3.3倍的收益,如果参与了版权的五万,最终获得的票房回利则是16.5万(包含本金)
《我不是药神》的成本则会高一些,5000万的成本,最终票房则是31亿,还是先把一些税务和影院的分成去掉,最终我们出品方(投资人)能拿的则是%39(数据从猫眼专业版提取)也就是11.28亿,除以我们的成本5000万,最后则是22.56倍,也就是说如果投资人参与了10万的版权认购,最终获取的第一次票房分红则是225.6万
![](https://img.haomeiwen.com/i16876387/adb3411491726870.png)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成本3000万,最终获得票房9.52亿,一样除掉一些相关分红跟税收,片方最后能拿到的是1.9亿(数据从猫眼专业版提取)除掉我们的成本是3000万,最终则是6.5倍,以上所述,咱们可以自己代入,就知道获益。
还有咱们的黑马电影《无名之辈》同样是3000万的成本,票房达到了7.94亿,最终出品方拿到的则是2.79亿,除去差不多是刚好10倍的收益
相信说到这里,聪明的人则会想了,你说的这么好听,部部电影都盈利?首先呢肯定不是部部电影都能盈利的,就像小编上面就讲过,电影版权认购,其实就是投资,那投资肯定是有风险,怎么控制好风险,就看选择跟怎么样的出品公司去做了,一个公司总有自己公司的风控和考察团队去筛选。
![](https://img.haomeiwen.com/i16876387/e6b24e46b6c94883.png)
不论在选择电影题材,还是选择电影项目,只有自己亲身去体验了才能知道其中的利与弊,外人说的再多都是挺官方,不管你是了解了现下的电影行业,还是正在了解的道路中,还是对电影行业持有考察,怀疑,顾忌等疑虑,皆可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小编都会一一去看,小编是电影公司行业6年的工作者,公司也有一些市场上最好的电影的少量份额。
![](https://img.haomeiwen.com/i16876387/636122a0ac851a20.png)
最后祝大家生活愉快,万事顺利,有意者可看上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