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孙子兵法》,大家一定认为这是一本为了教人们打仗的书,作者一定是个战争狂人。这次利用假期读了由华杉编著的《华杉讲透孙子兵法》一书,方对该书有了新的认识。
1. 我能深切感受到孙子是爱民不战的兵圣。兵法讲开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这是一种宏大的情怀,从国家层面讲用兵是大事,需要谨慎小心。此后又讲“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致战。”“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该处意思不要因为一人或者某些人的喜怒而发起军争,勿将国家存亡和军民生命当做儿戏。这实际上是一种劝诫。如今,有人随口就说动枪动炮,真是狂妄呀。兵法更进一步提出战争就是打消耗战,对国力的消耗十分严重。“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述述。近师者贵卖,述述贵卖则百姓财竭。”真正有战略眼光的将领,不会去打消耗战。从这一点上来讲,三国时诸葛亮六出祁山,是不是就是在打消耗战呢。每次出兵都是劳师远征,期间粮草耗费,牛马损失,国库支出,人员折损应当相当可观。虽其有报国之志,过人智谋,但却缺乏兵者的战略。蜀亡,与其有很大的关系。
2. 对于用谋,指出“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用兵不能只是交战,交战实际上是对人员最大的消耗,是最下等的战法。用谋略,用外交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正途。这就需要国君及将领有较高的素质。不是谁都能领兵战斗,“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具备了这些素质方能成为常胜将军。所以选将任能是一件既重要有困难的事情。所以用兵前要计算国力,兵力,粮饷以及是否有合适的将领。
3. 是要算计。这个算计不是诡计,而是计量。要计量敌我双方国力,兵力,财力,优劣。“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故较之以计以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孙子注重对战前的准备和研究,他认为如果战前如果无胜算就不要轻易出击了。这亦是大智慧。如果我方优势大切有利可图,可一战而定胜负,如果实力相当,就是消耗战,不如不打,如果没有胜算,最好还是从长计议。如果从战斗中寻求机遇,几乎难有胜算。
4. 如何衡量将才。其认为“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圣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孙子认为真正的将才是没有什么大名气的,没有用过太多的奇兵。反而能战胜容易打败的敌人,并且不易被别人打败。这种将才心思缜密,不会轻易犯险,就算你是奇兵如剑,我自成磐石,无懈可击,但是一旦你的兵力不如我时,我变不会错过挫败你的机会。这样的才是将才。这一点可能和我们的常识不太一样,我们记住的都是那些用奇兵制胜的统帅,他们的事迹一直是我们所称颂的。但是我们不要忘了,那样的战绩是因为及少,方成为经典。正因为不可复制,方使后人不可项背。实际上有更多的统帅不放过任何一场该拿下的战争,不让敌方轻易取得胜利,一步一步推动战况向有利于我放的方向发展。此为能将也。所以,我们应该反思,在工作中,那些天天谈创新,谈突破的人真的不太值得推崇,因为创新何其难,而是那些勤勤恳恳,不断在现在工作条件下不断优化工作程序,不断总结经验,确保工作稳步进行的人才值得敬佩。求其外,不入求其内。
5. 做事不要轻易亮出底牌,要善于调动敌人。孙子认为“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作战派出正兵作战,以奇兵设伏,出其不意,打乱对方的计划,或者正兵诈败诱敌,奇兵突然出战,出其不意,而诱敵之正兵变换为奇兵返回作战。无论是作战或者做事,永远为自己留一张底牌,不被对方看透自己很重要。这张底牌也许会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所在。
《孙子兵法》是一本讲用兵之道的书,真真的不是兵行诡道。它告诉人们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事前缜密计量,始终懂得变通,事后善于修治。我觉得这是一本好书,强烈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