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母亲节,很多人都在寻找名著里的母亲形象。《红楼梦》写了七百多个人物,有名有姓的就有三百多个。其中有不少典型的母亲形象。
一、父母子女,只为缘分一场
英莲和黛玉,与自己生身父母的缘分,都只有短短五六年。英莲小时候长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深得父母疼爱。元宵节失踪后,英莲的父母因为“半世只生此女,一旦失去,何等烦恼,因此昼夜啼哭,几乎不顾性命”,封氏因为思女成疾,甄士隐半路出家。可怜的英莲母亲晚景凄凉,终归没有等到亲生女儿的回来。而这都要拜贾雨村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所赐,他明明既知道英莲所在,也知道英莲母亲的住处,却为了仕途讨好贾、薛两家,对英莲的去向始终隐瞒。
![](https://img.haomeiwen.com/i17318788/5dfed1604e5ca0b9.jpg)
黛玉的母亲贾敏,从小娇生惯养,长大嫁给了林如海这个探花,算是前半生如意。无奈俩人年近半百,却只有一女黛玉,生得聪明俊秀。夫妻俩爱如掌上明珠,假充养子,聊解膝下荒凉之叹。无奈疾病弄人,贾敏只能舍爱女而去。她唯一能为女儿做的,就是让黛玉去投靠外祖母。虽然黛玉觉得贾府是“三百六十五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但起码贾府保障了黛玉衣食无忧,还可以读书自娱。自始至终,贾母和宝玉待黛玉如亲人,王夫人和凤姐对黛玉也是照顾有加。贾敏之爱子女,虽然半途舍弃,但好歹还是为孩子寻找了不错的依靠。
![](https://img.haomeiwen.com/i17318788/dcfe30be813769fb.jpg)
二、慈母多败儿,恨铁不成钢
王夫人和薛姨妈是亲亲的两姐妹,都是儿女双全,都是儿子不成器,全靠着女儿指望将来。不过宝玉比薛蟠靠谱一点,虽然不肯走仕途经济,但是多少还有点才学,所以王夫人还是把他当做晚年的依靠。
这老姐妹有点意思,王夫人初次见黛玉,评价宝玉是“孽根祸胎,混世魔王,疯疯傻傻”的。薛姨妈则因为薛蟠是“独根孤种”就过于溺爱,遂致“老大无成”。薛姨妈对儿子是极不满意的,未入贾府前,薛蟠想收拾自家房屋居住,薛姨妈立马戳穿他是“怕被拘紧了,想任意妄为”。
宝玉被贾政暴打,王夫人觉得宝玉虽然该打,但是自己只有这一个孽障,如果弄死他,就要自己失去倚靠,是有意绝了自己。在王夫人的眼里,宝玉的作用主要是给自己养老送终,保障自己后半生的荣华富贵。所以王夫人会放声痛哭“你替珠儿早死了,留着珠儿,也免你父亲生气。这会子你倘或有个好歹,撂下我,叫我靠哪一个!”在王夫人心目中,只要有个儿子在就行,不管是“珠”也好,“宝”也罢。
在这场挨打闹剧中,薛蟠被大家认定为告密者,薛姨妈对此深信不疑。薛蟠自己无趣问起宝玉挨打是为什么,薛姨妈正为这个不自在,便咬牙痛骂“不知好歹的冤家,都是你闹的,还有脸来问”。当薛蟠表示无辜,薛姨妈立马补刀“你还装腔呢!人人都知道是你说的。”薛蟠很愤怒“人人说我杀了人,也信了吗?”薛姨妈也是够狠,继续戳刀“连你妹妹都知道是你说的,难道他还赖你不成?”可见在母亲的心里,这个不成器的儿子完全不值得信任。
当一家人吵吵闹闹最后言归于好,薛蟠决定重新做人的时候,薛姨妈先是指责儿子“发昏”,并对他改邪归正的誓言不以为然“你要有个恒心,那龙也下蛋了”。
不信任也罢,薛姨妈还坚决不肯给薛蟠找好姑娘娶亲,生怕他糟践了人家。其实薛蟠似乎也没有那么不堪,但是母亲给他的人生前途判了“死刑”,这是他一生的悲哀。
三、相依为命,为母则强
刘姥姥是个久经世代的老寡妇,膝下没有子息,当女婿接她养活后,遂一心一计,帮着女儿女婿过活。当年关将近,一家老小穷得叮当响时,刘姥姥并不气馁,相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舍着自己的老脸,冒着严寒,到贾府低声下气打秋风。幸得凤姐和王夫人资助,顺利度过难关。此后二进荣国府,一是报恩,二是进一步联络感情。自己更是豁出去了,大胆表演,最后满载而归,还无形中结交了巧姐的姻缘。
刘姥姥的刚强,豁达,肯吃苦,使她能够逢凶化吉,勇度难关。
四、随波逐流,生生断送了孩儿性命
尤老娘也是积年的老寡妇,可惜她没有气性,随波逐流,任由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在宁国府沉沦,最后生生断送了两个年轻的生命。想着忍气吞声换来晚年幸福,结果却是一场空。
五、有限格局,母爱给不了你太多
赵姨娘从家生女儿奋斗到荣国府的姨娘,还生有一儿一女,不可谓不成功。只是她卑微的出生限制了她的格局,纵然她也疼爱儿女,希望他们攀上高枝。但她见识浅薄,对贾环非打即骂,言语粗俗,经常挑唆贾环干坏事,不能引导儿子走正路。而对于女儿探春,则完全无法负起教养职责。当女儿很出息了,又指望女儿的抬举,却不料加剧了母女嫌隙。横亘在母女之间的鸿沟,无疑是赵姨娘自身无法逾越的局限。
这些形形色色的母亲,虽然都无法摆脱各种的宿命,但总体上,她们对于儿女都有或深或浅的爱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