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区块链社会学井英俱乐部
认知精进的修行:对自己诚实,直面傻问题

认知精进的修行:对自己诚实,直面傻问题

作者: 沛文沛语 | 来源:发表于2018-10-07 21:52 被阅读19次
在上个世纪数学史上,最轰动的事件可能是英裔美籍数学家怀尔斯成功地证明了费马大定理这件事了。在怀尔斯第一次定理证明的公开讲座系列中,一个听众提出了一个很小的,看似无关紧要的质疑,当时无论是其他听众还是怀尔斯,都没有觉得这是什么了不起的问题,那一点小缺陷怀尔斯只要在他的证明中补上几句话就可以了。但谁知这个小问题对整个定理的证明却是致命的缺陷,以至于怀尔斯和他的学生花了整整两年补救这个看似是傻问题的小漏洞。虽然最终怀尔斯完整地证明了这个世纪难题,但是他错过了获得菲尔兹奖的年龄(40岁),这成为他终生的遗憾。
大多数人在做报告时,倾向于隐瞒问题,夸大结果,甚至有时会挂羊头、卖狗肉,比如讲了半天自己的好方法,给出的结果却是使用别人的方法。这种现象在销售中更为明显。而发现这样的问题,其实只需要问一些看似简单的傻问题。在我的印象中,贾里尼克教授问很多傻问题时不时能发现隐藏得较深的大问题。
我最近在一次学术交流中遇到这样一件事,一个报告者说采用了基于大数据的深度学习做到了准确地预测潜在的信息安全问题,听起来没有什么问题,大家也没有什么疑问。当时我问了一个傻问题,如果不采用深度学习,就采用最简单的统计方法,是否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呢?
报告人对此有点闪烁其辞,一些听众觉得不该是问题,但是在我的追问下报告者承认,两者的差别并不大,其实他的结果主要受益于数据本身,而不在于后来采用了深度学习。但是,如果不和深度学习挂上钩,就不足以吸引人。在销售中你经常会发现类似的现象。《吴军:没有傻问题,只有不懂装懂的人。》

这里说一个我参加活动或演讲时候的一个体会,在碰到我感兴趣的演讲题目的时候,我会认真在提问交流机会到来之前,准备一个问题,并以此见这个问题和主讲人建立比较好的联系。在演讲结束之后再去交换名片就会有一个基础,可以在此基础之上去沟通更深入的问题。

吴伯凡:认知的“微创伤”
我们往往不自知地成了认知的留级生,尽管看上去是努力地升级并且觉得自己已经升级了。
升级、进化、蜕变,总是伴随着巨大的痛苦。消遣自娱式、不触及原则的努力无法让人实现“从猿到人”的进化。
有一年回老家与一位长辈闲聊时,谈起了我自己小时候一些可爱的愚痴。他说,有一次他看到我一手拿着镜子,一手不停在镜子后边想要抓什么东西。
大笑之余,我意识到,幼小的我内心一定经历了一次小小的“认知地震”,或者经历了一次认知的“微创伤”。
我们从小就不断经历着类似的事情。
当我们看到烧水壶时就要伸手去摸,结果被烫得哇哇大哭;看到筷子在盛水碗里里“变弯”了,我们百思不得其解……
正是这些“小地震”“微创伤”,促成了我们在认知上的进化。因为它们动摇、伤及了我们已经形成并且一直在管用的原则。
所谓“认知地震”,指的是你原有的、看似稳固的认知,由于某个事件或场景遭致坍塌。
而认知的升级,就是在认知废墟上重建认知。
我们多数人幸运又不幸地让自己的认知停留在了非地震带上,停留在子宫般温暖、宁静的“认知的故乡”,用安兰德的话说,我们虽然活着,但尚未出生。
在这一季的课程里,我试图要做的,就是与同学们在认知上持续地经历种种“微创伤”。
我们不仅要拥有自己的知识账本,还需要有一种严格地给自己做知识审计的习惯。
我和大家每天都在自己的知识日记里记下一页,上半页是:“以前,我一直以为,……”,下半页写着“没有人告诉我,……”《伯凡日知录》
刘未鹏:把一个知识交给完全陌生的人才说明你真正的掌握了它

我对区块链的认知精进的体会:关于有币和无币的区块链系统区别到底在哪里?为此我请教了公司内外的一些专家,还有行业内的一些专家。他们给我的回答都非常的模糊,都是在底层,但底层的区别又到底在哪里呢?这看起来是不是一个很傻的问题。但是我在工作过程中发现很多人其实面临着和我一样的问题。他们的问题形式表现为区块链上的币到底是什么?我在想如何不用计算机的语言,不从逻辑和程序的层面去解释这个问题。直到有一天,我听到了吴俊老师关于货币历史的一个课程,他讲到关于货币,其实有两种学术上的解释,一种是关于货币的记账功能,一种是关于货币的交易功能,如果说从机场的功能来看,最早要追溯到几千年前,美索不达米亚神庙里面的欠条。如果是做交易功能,那么更多是商品形态的货币。然后我就想起了我的这个问题,区块链上其实是一套账本系统。通过电子化的账本记录了所有的交易,他其实就和美索不达米亚的这套账本是一样的。通过一套可以交易的账本体系,完成了类似商品形态的货币的交易功能,只是在语言的意义上,我们还叫他货币。他在表现意义上是等价的,但是从本质上来讲,它应该是一套可交易的账本系统,而不是货币,那么有了对于货币的这一层的认知理解我就明白了,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应该更有准确的表述。语言不只是表达我们的思想,语言同时也也塑造我们的思想,当我们想到币这个词汇的时候,脑子里面浮现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硬币,或者一个商品形态的东西,因为它是一个具象的东西,而不是在数字货币里面,它是一个抽象的逻辑账本。因此我们所说的数字货币,它的本质和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不一样的,只是在作为交换的功能上表现为一样的。所以这是一个看起来很傻的问题,但是这个很傻的问题背后藏着另一个更加本质的问题有没有能力通过对方问的一个很傻的问题,把本子的问题帮助对方去迭代提炼出来,识别出对方知识体系中所欠缺的部分,这是一个专业高手才能做得到的。而不是从态度上去给一个简单的判断,这是一个太简单的问题。所以说没有傻问题,只有不懂装懂的人。 那么这个过程中我所遇到的,我认为的一些技术增加,其实他们可能并没有真正理解我的问题,因此他们所给的答案也并没有真正的解释我的困惑,或者说他们的知识结构里面也缺乏了我所需要的这一个部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我的知识结构的缺陷。有些时候也碰到了他们作为我心目中的专家,有点儿闪烁其词。

当我理解了这个问题之后,后面我再向很多人交流的时候,都会碰到他们,有同样的困惑,区块链上的币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我就把我所形成的这一套关于数字货币和商品货币的理解体系,分享给他们,基本上能够在五分钟之内给他们讲明白。

其实一个问题自己到底懂不懂是自己最清楚的,没有必要自己欺骗自己,不懂装懂,有一个傻问题,要勇敢的拿出来去问,进而去迭代出问题的本质。至于所谓的面子在认知精进的修行中,都是无足轻重的。

于不疑处生疑方是认知精进的法门。

相关文章

  • 认知精进的修行:对自己诚实,直面傻问题

    在上个世纪数学史上,最轰动的事件可能是英裔美籍数学家怀尔斯成功地证明了费马大定理这件事了。在怀尔斯第一次定理证明的...

  • 诚实

    诚实,是对自己最好的修行

  • 周言1~

    周一:诚实的最低底线就是对自己诚实。直面自己的真实感受,而不是“我很好”或“没什么”。自我分裂、不诚实,心累。 周...

  • 诚实面对自己,接纳自己;勇敢直面问题,解决问题。

    诚实面对自己,接纳自己;勇敢直面问题,解决问题。 去年我总加班,总熬夜,总生病发烧,身体严重透支,出现了...

  • 诚实,是对自己最好的修行

    李雪的《当我遇见一个人——母婴关系决定孩子的一切关系》是在来去出差的飞机上读完的。作为一个4岁孩子的妈妈,确有许多...

  • 诚实+直面

    看完了这本书,很久没看完过什么书了,我看书常常看一半就放下,怀疑自己的领悟力太强,看一半便知宗意,于是急急放下翻开...

  • 朗哲钟艺 第六期:卡地亚V6厂6K版蓝气球拆解评测

    大家好,我是朗哲钟艺,专注腕表最新资讯与信息,直面复刻工艺的好坏与不足,分享对复刻表的认知与理解,诚实守信...

  • 在关系里修行

    一个人修行修到一定程度,一定是诚实的,是对自己内在的诚实。 在关系中修行。那我们是不是先了解关系是个什么东西?关系...

  • 诚实,是最好的修行——读李雪的《当我遇见一个人》有感

    越来越觉得,我们内心很多的问题就是不诚实,对自己不诚实,对孩子不诚实,对他人不诚实,不愿意面对现实,不愿意接受现实...

  • 对自己诚实

    当我用手机下这些刚冒针尖儿的松塔,我想起泓默曾经在光的研习课堂上所说,摄影,只是一个空碗,里面可以包含所有你想呈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知精进的修行:对自己诚实,直面傻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utr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