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碑(二十三)

作者: 微樯 | 来源:发表于2020-12-17 22:27 被阅读0次

黄土高原秋日早上的阳光斜斜地照着,三个面南坐北的烤烟房烟熏火燎的,就像几个竖着烧熟的大红薯,等待着老神仙剥开皮尝尝里面金黄色的烤烟。

李根儿的嘴微微张开,像是等待秋风刮过来几颗甜枣儿吃似的。他的头用劲向后仰着,就像站在台下的观众盼望着戏台上蹦出来他最喜欢的名角儿一样。跟前的老神仙嘴里衔着旱烟锅,却不记得抽,以至于一滴口水顺着嘴角流下来都不知道。

几个后生打开一个烤烟房……看着烤得有点焦黑的烤烟,所有人都不说话。但是他们的眼睛却没有闲着,就像一架架雷达一样,从李根儿扫到老神仙,再从老神仙扫回到李根儿,仿佛不扫出个答案决不罢休似的。

“这烟成了!”

李根儿听老神仙说这话,心想他是不是急糊涂了。要不就是烤烟把村里最有深度的人给弄疯了或是弄憨了。要是这样,那就麻达了。要没老神仙,烤烟坊怎么办?

老神仙却不急,悠悠地抽了一口烟。一股熟悉的烟香味随着淡青色的烟雾飘进了李根儿的鼻孔,他忍不住伸出两个手指,从老神仙眼袋里撮出点旱烟,放在烟锅里点燃。于是,另一股烟香味紧跟着飘出来,和老神仙吐出的烟香紧紧拥抱在一起,久久不散。

老神仙一边抽,一边解释。原来,这一房只放了几串烤烟,为的是试验,而其它房的烤烟还有一天才出,这样就可以把试验房的烟当成其它房的矫正器。火大了,降温,火小了添柴加碳。听了老神仙的话,李根儿才知道烤烟真是技术活。

第二天,李根儿比头天整整早到了一个小时,刚9点,他就圪蹴在烤烟房外面,从老神仙烟袋里掏烟抽了。此时的阳光从东边普照过来,大地一片黄澄澄的色泽,烤烟房的西北面却落下了七齐八豁的暗影。这暗影的色温就像李根儿有点焦虑的心思一样,虽然面对着阳光,可依旧觉得有点凉。

烤烟房周围到处弥漫着烤烟味道,但是在场的人都很惬意。他们都是抽烟的人,在烤烟房干活,免费抽烟,能省不少钱呢。而且这烟都是自己亲手种的,抽起来自是有一种熟悉的亲切感。抽烟人有个习惯,抽烟前总是先让让别人,一方面是客套礼貌,另一方面探探别人的意见。看看李根儿他们吞云吐雾起来,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熟练地把烟锅塞进烟袋里舀烟。他们舀好烟,用拇指狠狠压一下烟锅,然后把李根儿的烟锅借过来对个火,农村人真是勤俭的好代表,他们不会再多费一根儿火柴去点烟。

阳光照着,金黄一片,烤烟房周围或站或坐或圪蹴,十几个人人人嘴里叼着和烟锅,烟雾从人们的吸气吐纳中不断喷薄缠绕消失。在淡青色的烟雾中,开烟炉的时间像一个旅人,一步一步一分一秒地向着烤烟房走来。

看见老神仙拜神一样一脸恭肃,大家都整整齐齐站排在他身后,每个人心里既渴望又紧张,每双眼睛都聚焦在前面无语的烤烟房的砖红色墙壁上,仿佛要把砖房穿个洞,看看里面的烤烟到底怎个样。

“好,好烟!”就像一道道阳光落在烤烟叶的上边,这些烟叶透出一股极具生命力的金黄,让在场的人都喃喃自语地夸赞。就像做豆腐的喜欢尝尝热豆腐一样,老神仙挑来挑去,选择了最小的一片烟叶烟叶,小心地分给众人。看着众人满意的眼神,老神仙和李根儿对视了一下,脸上瞬间覆上一层快乐的颜色。

看着成色极佳的烤烟,李根儿下一步就得日谋夜算地想办法和县城的卷烟厂取得联系。那里的卷烟在全地区都有点名气,甚至盖过了地区卷烟厂,最后地区卷烟厂不得不县卷烟厂改名,叫“地区卷烟厂分厂”。这里出产的延河牌香烟因其物美价廉,甚至远销到临近几个省份,有时候你要买延河牌香烟还得走后门。所以只要和卷烟厂建立联系,村里这点烟叶还不够烟厂塞牙缝呢。

第二天,李根儿带了一筐土鸡蛋到了乡政府,起先乡政府还待理不理的,饭经不住李根儿的软磨硬泡,他们答应全力以赴。其实,他们一听李根儿说这件事,心里就同意了,因为每多一个致富典型,他们的政绩薄就多了一页可供夸奖的内容。而之所以掰扯半天,那是故意做给李根儿看的,这样李根儿就会领他这份情。

对于李根儿拿来的土鸡蛋,乡政府领导严肃地批评他以后不许这样了,一边将土鸡蛋递给年轻的干事:

“给厨房说,下午吃鸡蛋韭菜盒子。”

回到家的时候,李根儿还没有回家就去了老神仙那里。听到这个消息,老神仙又给李根儿提要求——明年把烤烟面积扩大一倍。李根儿一拍大腿说“咱俩想到一块去了。”然后又商量了一下烤烟的具体事儿,李根儿才回到家。不知道是饿的还是高兴的,那天他吃了平时一顿半的饭,晚上还虎虎生风地和婆姨活动了半黑地。

相关文章

  • 路碑(二十三)

    黄土高原秋日早上的阳光斜斜地照着,三个面南坐北的烤烟房烟熏火燎的,就像几个竖着烧熟的大红薯,等待着老神仙剥开皮尝尝...

  • 郑路碑

    保康发现“郑路碑” 碑上的字迹有的很模糊了 寻找故事里的“郑路碑” 在保康县马桥镇,“郑路碑...

  • 万佛书画院施申财临曹全碑全文

    ​《曹全碑》是一块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又名《曹景宗碑》,碑高二百五十三厘米,宽一百二十三厘米,立于东汉灵帝...

  • 路碑

    在你必经的路口, 我等的太久太久。 老成了不流泪的石头, 伸不出该拥抱的双手。 只好标上一条坦途, 让你——再往前走……

  • 碑记 | 泗水县泉林康熙“泉林记"御碑

    泗水县泉林康熙“泉林记"御碑 康熙御碑,又称赑屃碑。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皇帝第一次游泉林,曾作《泉林...

  • 路碑(九)

    白天,在工地上,人多眼杂,月生只能和李根儿说悄悄话,但收工以后,尤其是喝两口小酒的时候。就可以一五一十地掰扯。 月...

  • 路碑(一)

    “大爷,请说说你们村子的情况。” “走开,走开,嫑耽误我喝西北风。”上世纪70年代,面对县广播电台的采访,崖窑村的...

  • 路碑(四)

    打架时痛快,打架的后遗症有时候却久治不愈,尤其是心病。 打架的第二天,李根儿照常到工地,但是二十人就来了仨。 “柱...

  • 路碑(五)

    安静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这是此刻坐在医院走廊上的月生大脑里突然冒出来的信息。 医院的走廊里,面对面放着四把长椅。...

  • 路碑(七)

    夏日的早晨,明得早。太阳却慢慢腾腾睡够了觉,不声不响来临,照在只能走三驾马车的街道上,也照在李根儿的千层底布鞋的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路碑(二十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uwhfhtx.html